中新网北京9月28日电(吕春荣)今天发布的《中国电子政务年鉴(2014)》指出,截至2014年12月,中国政务微博认证账号达到27.7万个,粉丝量总计43.9亿人次。2014年是中国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的一年,越来越多的群众正感受着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带来的变化。
中国政务微博粉丝超43亿人次
9月28日上午,《中国电子政务年鉴(2014)》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年鉴》是由电子政务理事会组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发行,记载党中央和国家机关及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的主要状况,汇集国家主管部门指导电子政务发展的重要文件,收录年度电子政务的专题报告和观察评述,整理电子政务发展水平的基础数据的工具书。《年鉴》每年编印一册,《中国电子政务年鉴(2014)》记载2014年的事件。
2014年是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随着手机网民的激增,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迅速,拓宽政府服务新路径,催生政务新媒体。2014年政务新媒体的发展总体较2013年有大幅提升,政务类、民生类、服务类信息与服务深受网民热捧。
《年鉴》指出,到2014年12月,中国政务微博认证账号(含新浪、腾讯两大平台)达到27.7万个,同比增长42.1%,粉丝量总计43.9亿人次,人均关注政务微博账号为3.2个。
另外,政务微博年发布量达1782.3万余条,同比增长20.1%,转发评论量达2.3亿条,同比增长17.5%。在发布量明显增长的同时,评论转发比、原创微博量方面也有明显提升。我国政务微信公众账号17217个,推送内容超过300万次,推送微信文章达到1200余万次,累计阅读量超过15.3亿次。
全国31省份全部开通政务微博
《年鉴》指出,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政务APP约400个,通过360手机助手、91助手、QQ应用宝、百度助手、豌豆荚、iOS的APP Store六大平台下载总量超5000万次。
2014年,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已全部开通政务微博,进驻微信平台,其中江苏、河南、浙江等七个省份的政务微博数量超过6000个,江苏、浙江、广东三个省份的政务微信数量突破1000个。超过一半的政务微博、微信分布在区县以下区域。
《年鉴》称,政务微信在2014年迅猛发展,与政务微博有所不同,政务微信借助订阅号、服务号,更为注重“微服务”的实现,使公众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的使用查询、申报等服务。
其中,“贵州发布”实现“一号进入、尽知贵州”,涵盖近90个全省重点政务微信和近60个政务微博账号,涉及省直已开通的29项网上办事项目,用户可以足不出户、随时随地查询或办理。
《年鉴》分析,“两微一端”成为发展新模式,微博是浅社交、泛传播、弱关系的平台,微信是深社交、精传播、强关系的平台,根据微博、微信的自身特点,二者相互协作、互为补充已成为政务新媒体发展的新趋势。特别是政务微信平台可通过二次开发方式叠加整合各类应用,能够实现行政办事等便民服务功能,以政务微博为发布平台,探索微博矩阵建设,政务微信为应用平台,打造多微联动,与政府网站、政务APP相互促进,更加丰富政务新媒体功能作用。
电子政务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延伸正在加快
《年鉴》称,2014年是中国电子政务快速发展的一年,越来越多的群众正感受着电子政务向基层延伸带来的变化。
各地十分重视公共服务应用的发展,为民服务应用不断延伸拓展,政务受理和公共服务事项向社区延伸程度和水平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社区就近办理服务事项的数量明显增加,覆盖面不断拓展,人民群众满意度日益增高。
与此同时,许多地方打破“部门条条为主”,变“专项窗口”为“综合窗口”,统一服务事项办理、共享办事材料、减少人民群众多次往返、优化流程减少申请材料、提供社区“一门式”为民服务等做法越来越普及,提高了群众满意度,为民服务优质便捷逐渐普及,社会成效显著。
《年鉴》指出,社区管理服务效率普遍提升,部门进入社区的工作任务全面梳理,大幅削减无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的工作事项,将社区工作人员从繁重的行政性事务中解脱出来,极大改善了社区管理和服务工作的环境和条件,社区管理和服务效率得到了普遍提升,推进了基层政权稳定和社会依法治理。
传统工程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新形势,亟待尽快转变
这份《年鉴》认为,传统工程管理体制已不适应新形势,亟待尽快转变。当前,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快速兴起,移动互联网正在渗透到各行各业,而电子政务管理模式已明显不能适应这些新变化。
《年鉴》具体指出,电子政务项目从初设、报批、立项、建设周期过长,系统投入使用时,当初项目设计时的背景却已发生诸多变化,导致电子政务发展在信息化快速更迭中滞后,难以满足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求。
另外,中国电子政务项目长期存在有建设资金、无运维经费的现状,系统维护经费、人员难以保障。(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