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宣布收购家乐福中国,延续了零售行业618年中大促的热点。这一事件之所以受到高强度的关注,有多方面因素合力助推。
其一是商超领域家乐福这张特殊名片终于以另一种方式实现自救,引发整个传统零售业的洗牌;其二是,苏宁大手笔收购万达百货后,再将家乐福中国拉入麾下,中国线下零售版图瞬间被划分出了新的格局;其三也是更为核心的一点,即为何家乐福抛弃长期“追求者”腾讯、永辉,而是与苏宁“闪婚”?
而这几大因素结合,也将引发零售行业几个新的变化趋势,全场景、全品类、全渠道布局的O2O融合模式将开始加速释放协同效应;同时,零售行业生态化布局的优势也将加速体现。
高举开放大旗,看苏宁智慧零售的价值与格局
家乐福自1995年进入中国以来,在中国线下商超领域建立起了强大的品牌效应与用户粘性。但在国内零售市场变革的当下,其错过了最佳的转型机会,发展日渐疲软。也因此,将视线转向投身中国互联网零售商实现自救。
国内零售巨头更是对家乐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近两年以来,包括腾讯、永辉、阿里等头部零售商纷纷抛出橄榄枝,尤其腾讯系还与家乐福签署了投资意向书,甚至今年国美也与家乐福展开各方面合作。在经过长时间的接触与合作后,家乐福却意外的投身苏宁。背后的原因无疑是苏宁相比腾讯、永辉等更具备O2O融合优势,同时,苏宁全场景、全品类布局的优势更容易与家乐福形成合力,将家乐福中国融入智慧零售生态,产生跨品类、跨业态的协作效应。
其次,苏宁智慧零售生态以开放作为基调,一方面为苏宁建立起了最为完善的线上线下业态族群,另一方面依托业态族群,衍生出了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如智慧物流、智慧供应链、智慧管理等,同时拥有大数据、云计算、AI等全套的零售解决方案。这些能力集合成的生态也具备多维扩张、赋能的价值普适性。这对家乐福中国、甚至整个传统零售行业来说都是实现借力转型的最好捷径。
如果我们将苏宁收购家乐福中国与苏宁今年以来的一系列战略结合来看,则更有说服力。首先是在拉斯维加斯CES上公布的智慧零售大脑(RaaS),RaaS将整个零售环节实现数字化打包,实现产业链各环节的无限网状协同。在此基础上,苏宁还发布零售商业系统开源、四五计划等,进一步向行业开放智慧零售能力。从这个维度来看,苏宁要做的是通过对行业资源、产业各环节的整合,构建一个协同的零售生态,跳出零售商流量、商品经营的范畴,从各维度放大零售商价值。这是苏宁智慧零售的格局,也是家乐福中国投身苏宁的根本原因。
收购万达百货、家乐福中国背后:苏宁更大野心浮出水面
苏宁自90年代初成立以来,经历了三次重要的转型,前两次是结合行业的变化趋势实现自身的迭代与升级。而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驱动下的转型则是苏宁在稳固基盘,抢得先机后,更大格局的体现。
如今,零售下半场的形态悄然明朗,无论是阿里的新零售,还是京东的无界零售,亦或是腾讯沿用的智慧零售概念,殊途同归的本质是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无限场景渠道,这样的未来趋势共识,在苏宁的智慧零售生态下已经得以落地。
当下,苏宁智慧零售模式的基础设施已经搭建完成,并进入了快速复制的阶段。自90年代初成立,苏宁即将走向第四个十年发展之路,加大整合力度、拓宽智慧零售生态的覆盖面也成为苏宁接下来的重点所在。万达百货及家乐福中国的收购成为开启下一轮战略的一个信号。
数据显示,在全球零售行业,如苏宁这样的大型零售公司占比不足0.5%,数量庞大的中小微零售商才是零售的真正的核心,但与此同时,占据大多数的中小微公司,却在数字化时代生存维艰。它们如同家乐福中国、万达百货一样急需快速转型,但无论从哪个层面来看,凭借自身去构建更加高效的供应链体系、服务体系实现降本增效都很困难。
所以,如何借力成为关键所在。这对于苏宁、阿里、腾讯这样的公司来说,才是破局未来的核心,也是产业互联网在零售行业未来的巨大机会。而苏宁则奋力迈出了第一步。自然,从这样的未来行业发展趋势来看,苏宁拥有着更加长远的商业布局与战略格局。
事实上,在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以来,除了收购万达百货及家乐福中国这两大重磅消息之外,苏宁在开放赋能、实现产业互联网布局的路上已经实现了广撒网,并取得了非凡的成就,苏宁小店和零售云店就是智慧零售大力扩张的成绩体现。苏宁零售云在智慧零售大开发战略以后快速开出了3000余家,并迅速成为四六级市场新的流量黑马。仅在618期间,零售云业态销量同比暴增566%。苏宁小店更是全面开花,在前不久结束的618大促期间,苏宁小店就共计服务了70座城市,35000+社区,活动累计覆盖人数达1.2亿。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苏宁在资源及产业链方面整合力度的加大,这种生态效应也会加速释放,带动整个传统零售行业的加速靠拢、借力转型,而苏宁要成为传统零售基础设施、转型跳板的野心也更加明晰。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蚂蚁集团架构大调整:CTO线变革引领技术新潮流
- 蔚来智能驾驶重大调整:组织架构重组,从"半成品"到"端到端"解决方案革新
- 滴滴致歉“臭车”事件,日产本田合并谈判引关注,新车市波澜再起
- 三星助力国内手机厂商争夺高端市场,竞争升级,谁将脱颖而出?
- 美团骑手过度疲劳工作?强制下线跑单超时者,保障骑手健康与安全
- 王自如离职风波揭开真相:董明珠批绯闻无聊,职场风波需理性对待
- 2024车市冷静观察:十大热门车型背后的真实故事
- 中国云服务市场风起云涌: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三强争霸,市场份额七成谁主沉浮
- 微信小店“送礼物”功能全面推进:腾讯回应:逐步灰度测试中,小心谨慎不冒进
- 雷诺集团权衡日产与本田合并:利益最大化需谨慎抉择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