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16年的发展,由京东开创的618全球年中购物节已经从一颗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亿万网民年中的狂欢即将上演,为此各大电商平台运足底气策划各类营销活动开始吸睛,商家也是施展百般武艺在这年终狂欢上一展身手。这样的狂欢势必让车企垂涎,风传已久的“线上购车,线下到家”总是受限于各种障碍,难以真正实现。
今年不一样了!北汽新能源将携手京东真正实现“一键购车 送车到家”试水购车O2O,作为第一个在电商平台真正实现送车到家的车企,也将成为购车必须线下交易的终结者。买车不必非得东奔西走,多一种选择,躺在家里也能轻松购车。
我们先上京东看看北汽新能源是如何实现“一键购车 送车到家”这种神操作的。据悉,北汽新能源京东官方旗舰店于2019年初开店营业,三款明星车型,达尔文智能车EX5、EX3和EU5已成为当红流量王。近期的大力度优惠也推动店铺关注度快速升温,数据显示,目前已有31.5万人关注店铺首页的618“钜惠风暴 限时抢GO”活动。可以看到,未推出送车到家活动之前,北汽新能源官方旗舰店的关注度和成交量已经小有成效。
无论是综合优惠最高4.5万、至少200元京东卡的保底抽奖、还是专为最新上市定位为“女性街潮大包包”的萌宠小车LITE R300准备的线上购车全年鲜花大礼,都可以看出北汽新能源倾力服务于消费者的诚意。
通往便捷道路上的限制与障碍可以清除,但想要消费者真正接受一键购车,对车企来说是极大的挑战。首先是消费者对品牌的信心,其次是对产品质量一致性的认同,还有强大的智慧物流支撑体系。北汽新能源自提出品牌提升战略之后,接连推出了一系列掷地有声的举措,给消费者耳目一新的感觉。作为中国领先的技术驱动型电商和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京东向合作伙伴、品牌商和多个领域开放了技术和基础设施。此次,北汽新能源与京东强强联手,打造“一键购车 送车到家”活动,既是北汽新能源品牌提升,服务提升的又一诚意力作,也将是名企联合京东开展跨界强强联合的又一经典服务案例。
那么此次重磅推出的“一键购车 送车到家”究竟是怎么实现的呢?
我们了解到,为了秉承提供给消费者最优质体验的原则,北汽新能源“一键购车 送车到家”试点服务目前仅针对LITE车型,暂限北京地区购车用户参加。活动时间是2019年 6月16日-6月25日,活动期间,顾客在京东旗舰店下订单,只需一次到门店选车、试驾、交付尾款,就可免费获得送车到家的服务,省去以往购车上牌、装饰等繁琐流程,省时、省力、省心。“一键购车 送车到家”仅有四个步骤,分别是:
1. 京东下单
2. 试驾及核销
3. 上牌及装饰
4. 送车到家
下面是分解动作,手把手拆解操作流程。
1. 京东下单:顾客在北汽新能源京东官方旗舰店,下订整车订单时,可选择“送车到家”服务,支付订金后会收到短信核销码,可凭核销码到门店核销。
2. 试驾及核销:顾客凭核销码,到线下门店试驾,确定最终选购车辆,并核销京东验证码,完成合同签订、支付尾款等正常的购车手续。
3. 上牌及装饰:两个工作日左右,门店会完成车辆的上牌、交税等手续处理,根据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爱车装饰、装置车牌等增值服务。
4. 送车到家:经销商门店按客户预约时间,通过板车将车辆安全运达客户家里, 客户只需在家门口坐等验车收货。
除了首页的优惠政策外,针对京东618活动,北汽新能源还有一项专属福利:京东618首位“送车到家”的体验用户,可享受特别装饰运车服务,收车的同时还有神秘礼物相送,可谓是诚意满满。
时间不多快上车,京东618一键开抢吧!
- 小米召回SU7标准版车型,春运低价票来袭,12306客服回应,你怎么看?
- 智谱管理层变动引关注:两名高管离职,公司未来走向成谜
- 特斯拉召回超120万辆汽车:安全隐患不容忽视
- 小米召回SU7标准版车型:OTA升级解决,这次为何小米首度召回?
- Anthropic推出全新API:AI信息验证之战再掀波澜
- 未来解码:英伟达引领机器人技术产业融合,智造新篇章
- 网易云下架SM娱乐版权歌曲:数百万用户将受影响,版权之争再起波澜
- 百川智能全新模型Baichuan-M1:颠覆医疗循证模式,三大推理能力引领全场景深度思考
- 武汉阿里巴巴总部即将亮相,共绘数字产业新蓝图
- iPhone 16在禁令后苦尽甘来:苹果即将与印尼达成协议,解禁在望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