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是新闻的“新闻”,却在昨天被无限放大甚至被误读。随着上海中小学2015学年度课程计划的公布,有关小学阶段考试科目设置的问题引来舆论关注,特别是期末考试不考>外语>(课程),更被误读成是“减负新举措”,其实这是本市多年来反复重申的一个“老规矩”。
在市教委下发的新学年课程计划中规定:“小学阶段不进行期中考试或考查。小学一、二年级可进行期末考查(一年级不得进行书面考查);三、四、五年级期末考试仅限语文、数学两门学科,其他学科只进行考查,考查形式可灵活多样。”由此,坊间有舆论表示,期末连>英语>(精品课)也不考了,是不是表明本市的减负力度在加大,而且英语学科的作用在减弱。“其实这完全是误解,小学期末大考不考英语,已是多年的规定。”上海市教育学会小学教育管理专委会常务副主任、新黄浦实验学校校长王洪伟说,本市的小学基本上都已执行和做到了三、四、五年级期末仅考语文、数学两门学科的规定,外语仅仅是考查科目,且一般是以平时的课堂学习评价为主。记者查阅了2007年至今历年的本市中小学课程计划,小学阶段的期末考试与考查科目设置的要求均完全一致,根本不存在今年出“新规”之说。
记者发现,早在2007版的课程计划中,本市就明确提出“各区县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得举行全学区、全区(县)性的任何形式的学科统考统测。小学生的学业评价实行等第制”,这些规定一直延续至今。而且,在如今的课程计划中更是做了进一步的细化规定,提出“倡导通过观察了解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测验等情况进行教学评价,并通过分析诊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区县的学业质量监测和学校内部考试的命题要科学合理,考试内容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不随意提升考试难度、增加考试次数,不按考试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不得对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进行全学区、全区县范围的任何形式的学科统考统测(包括学业质量监测);不得对四至八年级学生进行全区县范围的学科统考统测,区县若要进行学业质量监测,每学年不得超过1次,且只能随机抽样监测,随机抽取的学生比例不得超过本年级的30%。”“严禁学校组织中小学生参加任何形式的联考或月考”。
王洪伟表示,本市的课程计划在严格规定小学阶段考试科目、考试形式等方面坚持了近十年,取得了明显效果,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现在不仅外语学科,其实所有的学科都越来越强调平时的课堂教学要做到‘随堂清’。例如,小学低年级不布置回家作业,这就要求每天每门学科的作业要在课堂内当堂完成,这对个别学生来说可能比较难做到,但底线就是要让他们在校内做完,教师有义务帮助他们在放学后先把功课做完、做好后才回家。还比如,个别学生可能也做不到‘随堂清’,但老师必须帮助他们做好‘单元清’,不把问题和缺陷留到期末考试、考查时再去集中弥补。”他说。
(新民晚报)
- 马蜂窝孙云蕾:以数据、场景、智能体重塑目的地旅游产业,引领产业升级新潮流
- 网络文学反洗稿自律公约:平台应建立AI创作规范,共同抵制抄袭风潮
- 百度引领未来出行:IDC报告预测MaaS及AI大模型解决方案市场,2024下半年中国市场百度将一马当先
- 华为笔记本Linux版换Windows系统:轻松解锁高效办公新篇章
- 微软警告:量子竞赛美国不能落后,否则将失去整个竞赛
- 北汽蓝谷业绩亮眼,极狐品牌销量大涨,新能源市场再添新动力
- 亚马逊首批“星际通信”卫星升空:探索宇宙,迈向未来
- 微短剧冲击长视频市场:爱奇艺CEO龚宇揭示行业亏损真相
- 零跑汽车:朱江明大股东再增持,稳固持股力挺成长
- ChatGPT搜索新功能:网购也能轻松搞定,还能记住你的偏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