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深圳市发生一起特大电信诈骗案件,事主常某(男,41岁,深圳某着名IT企业工程师)是一名高科技人才。2014年底,诈骗分子称常某的公民信息有可能被人盗用来洗钱,并帮他转到公安局去报案。随后以改号电话和钓鱼网站的手段,冒充公检法人员等方式骗取了1127万元人民币。
深圳IT工程师40天被骗1127万 新型诈骗值得警惕
连致力于高科技的尖端人才都被骗,普通人的财产安全岂不是更岌岌可危?
根据《广州日报》的相关报道,诈骗分子利用植入“木马”病毒盗取账号、密码,远程操控事主电脑运行嫌疑人发给事主的“资金清查”软件进行网银转账操作,先后在1个多月的时间内陆续转走常某银行账户内的人民币1127万元。案发后,广东警方经查确定犯罪地点是在巴厘岛,于是协同印尼警方抓获39名犯罪嫌疑人。《羊城晚报》成,嫌疑人中有34名台湾籍嫌疑人,5名中国大陆籍嫌疑人,涉案金额4000余万元。
电信诈骗为何屡禁不止?
诈骗短信、改号电话、扫木马二维码、上钓鱼网站,都可能让辛苦钱付之东流。并且,由于电信诈骗犯罪具有“取证难、追赃难、处理难和办案成本高”等“三难一高”的突出特点,并且犯罪手法不断更新,出现了扫描二维码植入木马程序进行诈骗的新方法,破案率也较低。根据此前《经济参考报》的文章,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警方人士表示,运营商完全有能力通过技术手段解决多数安全漏洞,而运营商负责人常称“这是行业规则问题,企业无法改变。监管成本太高,不愿投入这笔钱”.多地民警一致认为,由于运营商拦截不力,能够虚拟任意号码的网络电话仍处于无人监管状态。
除了运营商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之外,信息社会的发展也给了犯罪分子以可乘之机。信息社会中,大量私人信息被我们有意无意地放在了互联网上。特别是在一些休闲娱乐网站的注册上,人们以为不涉及金钱就掉以轻心,其实很多犯罪分子正是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和密码设置习惯,用这些网站上的账号密码去套公民涉及钱款方面网站的账号密码,从而实现诈骗和盗窃的。另外,公民信息在网上肆意被倒卖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都反映出了信息社会的脆弱一面。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诈骗者更具有“动物精神”,极富“进取心”和“创新能力”,这也就是诈骗者能反复说服事主,能变着花样骗钱的原因之一。而监管者和查处者由于是“帮别人办事”,因此在“创新能力”上往往落后于诈骗者,这也是导致破案跟不上犯案的原因。
- 坦克400柴油版:回归实用主义,售价24.98万元起,不花哨的硬派越野车
- 优步CEO揭秘:马斯克拒绝合作无人出租车业务,背后真相究竟如何?
- 青岛消防新装备:机器狗,3.6小时不间断救援,实力演绎科技救援
- 王兴兴直言:国内教育体系陈旧,亟需改革
- 马斯克飞行汽车试飞:颠覆传统交通,200万飞行新时代?
- 俞敏洪反思教育弊端:传统教育改革迫在眉睫
- 马斯克砍向自动驾驶监管:裁员美国交管局,自动驾驶监管人员减半,引发行业震动
- 字节AI团队大变阵辟谣后:揭露背后不实信息的真实面目
- 360董事长周鸿祎宣布:取消抖音送车门槛,2月28日直播大放送,不再夸大宣传,真实抽奖!
- 北京新规:燃油车占用充电车位将被罚款+拖离,绿色出行新风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