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天,我独自驾车从重庆出发,经贵州、云南,用了两天时间到达老挝。这一趟横穿老挝腹地的旅行,巧合的是,换汇的机会让我发现中国新兴科技“出海”的“惊天秘密”。
01潜藏在老挝的中国标志
印有中文“云从科技”的摄像头赫然出现在老挝外贸银行的ATM机中。
吃晚饭的时候上网查了一下:
“老挝是我国“一带一路”重要合作伙伴之一,老挝外贸银行(BCEL)2018年9月从云从科技引进了IBIS生物识别系统,对银行从内控管理到业务发展,从精准营销再到客户体验均产生了良好的反应。”
我开始对这里的“云从科技”有了兴趣,它是如何用默默无闻的工作,变成了我在异国他乡的自豪感来源。
据了解,云从科技2015年孵化于中国科学院。公司成立后,先后与公安部、民航总局、中科院、中国邮政、中国联通等建立了联合实验室,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产品标准的建立,参与数十个人工智能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定,承担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三大人工智能平台。从技术、资本,到政府认可,云从科技都是一支实实在在的“人工智能产业化国家队”。
2018年Gen Market Insights发布的全球人脸识别设备市场研究报告,云从科技以12.88%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超过二、三名之和。这意味着在全球4998家人工智能企业中,云从科技的份额比50个企业的平均份额加起来还要多,成绩令人惊艳。
如果把中国比作一台科技创新的发动机,那么老挝等周边国家会随着发动机的运转频率持续共振。
连老挝都在享受着最新技术的普惠,还有多少家我们没有注意到的“云从科技”也在将中国的技术、影响力慢慢扩散带到全世界?
在中国,人工智能又是怎样一副如火如荼的景象?
02新兴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威力
1999年,美国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提出一个著名论断。他说,商业新法则就是“互联网会改变一切”。
自提出这一论断至今,已经过去整整二十年,每个人心中早已有了答案。在今天,我们虽不必再探讨互联网的意义,但也面临相似的困惑:人工智能将如何改变一切?
“在人类未来二三十年,一定会发生一场巨大革命,这场革命就是技术革命。技术革命就是信息社会智能化,人工智能的出现,会推动世界智能化。”任正非近日接受媒体采访时给出了答案。
正因为此,国家多次强调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正如任正非所言,人工智能的出现推动整个世界智能化。这其中,自然也包括经济智能化。
人工智能如何让经济变得智能?或者说,人工智能如何重塑经济?
先来看经济的增长。
根据埃森哲咨询公司发布的报告,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望将中国经济年增长率从6.3%提升至7.9%。
同时,将提高16个行业的企业盈利能力,平均提高38%的获利能力。制造业、农林渔业、批发和零售业将成为从人工智能应用中获利最多的行业。
随着人工智能在经济各领域的渗透率不断提高,各行各业的面貌也因此发生改变。
以目前人工智能应用最火热的三大行业——安防、交通、金融为例。借助人工智能技术,我们可以对让社区更安全;到 2019年底,人工智能每天服务超过2亿人次旅客;另外,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银行用人工智能来提升用户体验。
相对于上述第一梯队来说,教育、制造、电商等领域,目前尚处于人工智能应用的第二梯队。
云从科技创始人周曦认为,各行各业引进人工智能技术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今年人工智能将会出现规模化应用落地。
未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可能要更多依赖人工智能的发展。人工智能可以给行业带来新面貌,对供给侧和消费端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被人工智能改变的不仅是各行业的面貌,还有职业结构和从业方式。
此外,普华永道今年的报告显示,92%的中国高管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在未来五年内显著改变他们从事业务的方式。中国企业正通过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来提高竞争力,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传统视觉设备误判率可能高达20%,人会犯重复的错误,但人工智能通过对错误的学习,可将误判率下降到3%以下。”
“接下来说说,人工智能技术在优化生产参数中的应用。胶源产地、加工厂、批次数千个复杂因子都会影响橡胶质量,引入人工智能后,混炼胶平均合格率提升3%-5%,年增千万元级的利润。”
03正视短板
虽然实体经济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已经有了初步的成果,但仍有大量问题需要探索。大量的数据、丰富的应用场景、足够的算力、活跃的用户,这些对于人工智能的使用至关重要,但这些条件对于不少企业来说还有较大差距。
据最新统计数据,目前中国从事AI领域研究的专业人才约有5万人,美国为85万人,是中国的16倍。在AI领域工作10年以上的资深人士占比,中国为40%,美国为70%。项目研究所获风险投资方面,美国曾长期领先于中国,但近期中国的投入有大幅增长的趋势。
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阶段美国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还远远领先于我们,我们正在努力扮演着追赶者的角色,赶超的历史时刻总会到来,但不是现在。我们只是获得了参与主导历史进程的宝贵机会。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