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科技圈又掀起了一股热浪,起因是3月18日全新发布的黑鲨游戏手机2首次实现了“全程DC调光护眼”,据悉这也是近几年唯一一款在保持图像显示素质的前提下实现全程DC调光的OLED屏幕手机。此消息一出,犹如石引千层浪,几乎突然间就吸引了大批玩家、用户,包括工程师在内的关注与讨论。
魅族系统工程师随后发文表示接下来一定要引入DC调光技术:“昨天有人跟我提到DC调光,说实话,我一开始也不懂,就赶紧上网补习了……一个字,做!!!。”华为工程师则表示关于DC调光的Demo已经就位。此外,小米等厂商先后也表示了已正在尝试DC调光技术。
那到底为什么,一时间业内外人士,包括一些KOL都将目光聚焦在DC调光这一手机配置上呢?甚至令业内的工程师还要上网补习?
简单来讲,DC其实就是直流电的意思,这种解释看似粗暴,但人们为了能够在OLED屏幕上实现DC调光这一手段,却着实走过了一段“长途旅程”。
因为长久以来,为了让人类在不同光线条件下更加舒适地观看电子屏幕上的内容,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自动改变屏幕亮度就是这样一个手段。
而通过DC调光手段的改变屏幕亮度方式,其原理是通过提高或降低电路功率,非常直接地改变屏幕的亮度,从而抛弃了传统的频闪调节亮度方式,使得屏幕对人眼的伤害大大降低。
众所周知,在手机的LCD时代,因为背光模组的存在,可以很轻松的实现DC调光,但手机OLED屏幕在低电压下,却会出现糊屏现象,而想要进一步校正产生偏差的屏幕色彩,其技术难度和成本也会成倍提高。
早年间,三星就曾在其OLED屏幕的手机中,尝试使用过DC直流调光手段,但这一不计成本的做法,却导致了手机屏幕在低亮度下的偏色失真,显示效果令人大失所望。虽然此后也有厂商多有此想法,但在技术等条件的限制下,业界已经逐渐放弃这一手段。
这也导致了目前的采用OLED屏幕的手机厂商,大多采用了成本较低、技术也较为成熟的PWM调光,通俗来讲,就是通过不断地打开、关闭屏幕来实现亮度的调节。
也就是说,PWM调光技术其实是一种“骗”术,通过这种办法可以轻松地“骗”过眼睛。在这个“骗”局内,灭屏的持续时间越长,人们会觉得屏幕亮度越低。反之,点亮的时间越长,灭屏时间减少,人们也就会觉得屏幕越亮。
而这种交替闪烁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频闪。不同的人对频闪的敏感度有非常大的差异,低频的频闪会导致许多眼睛敏感的人,在观看传统手机屏幕时,经常会感到眼睛酸涩或是疲劳,甚至还可能引起偏头痛,严重时甚至会影响视力。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曾详细阐述了LED频闪与眼部疾病的联系,但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关于低频的PWM调光问题在业界一直没有被解决。
目前,业界对于普遍采用的PWM的调光频率,同样也没有一定的标准,因为当频闪高到一定程度之后,它对眼睛造成的危害可以忽略不计。但是具体到频闪数值,多少Hz才能称为安全,业界也从来没有给出定论。但可以肯定的是,频闪频率的越低,对人眼的伤害就会越大。
而这一次,黑鲨新一代游戏手机利用其独有的独立图像处理芯片,实时分析屏幕显示的内容并进行调节,配置了AMOLED低亮度闪眼保护开关选项,完美解决了DC调光下屏幕显示的问题,成为近年来全球唯一一款实现全程DC调光的OLED屏幕手机。
且不谈其他,仅这一技术手段的率先实现,就能有效缓解玩家长时间使用手机所带来的眼部疲劳情况,这也是诸多业内外人士及玩家讨论“DC调光护眼”这一配置的根本原因。
在这方面,不得不说,在重视用户体验,同时为用户健康着想的黑鲨科技,显然已经走在行业最前沿,同时也让各路手机巨头先后效仿。
下面是黑鲨游戏手机2开了DC调光后和ROG和IQOO的效果对比图。可以看到其他手机在低亮度情况下会有闪屏的斜条纹,而黑鲨游戏手机2由于有DC调光,则没有屏幕闪动。
图一黑鲨游戏手机2
图二:IQOO
图三:ROG
为了将屏幕频闪在这一现象进行科学总结,有第三方评测机构选取了市面上采用OLED屏幕的主流手机,通过专业仪器,专门进行了一组测试。(前面也说到,因为业界对频闪的标准并未有统一的定论,所以这一实验结果,仅仅是为业界提供一个参考,从另一个角度,同时也能解释DC调光引起业界热议的起因。)
(黑鲨游戏手机2测试结果)
(其他部分主流OLED屏幕手机测试结果)
而实验结果也直观地证明了,采用DC调光后的手机屏幕,完美规避了低亮度下屏闪的问题。
其实自诞生以来,黑鲨科技就一直致力于用户体验及技术创新上的突破。曾经的液冷散热、专属游戏空间等方面都在引领行业潮流。
在未来,黑鲨科技还会带来哪些惊喜,我们不得而知。但此次黑鲨游戏手机2在视效方面为玩家乃至业界实现的这一重大突破,这无论是对于玩家还是行业来说,都是值得肯定与期许的。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GitLab将告别中国区用户:是时候选择新的“极狐”或保护账号了
- 苹果明年推至少22款新品,阿里非洲首站启动,科技新品盛宴拉开帷幕
- SUSE预测:未来私有AI平台崛起,让我们共同见证AI的未来
- AI伴侣“小奇”:奇富科技重塑金融服务体验的探索之作
- 揭秘软银孙正义神秘芯片计划:打造超越NVIDIA的未来科技新星
- 大模型创企星辰资本获数亿融资,腾讯启明等巨头入局,人工智能新篇章开启
- 大模型独角兽阶跃星辰融资新动态:数亿美金B轮,揭秘星辰未来之路
- 哪吒汽车创始人资金遭冻结,1986万元股权风波引关注
- 本田与日产酝酿合并:明年6月敲定协议,新公司社长待本田推荐
- 金融大模型新突破:百川智能Baichuan4-Finance引领行业,准确率领先GPT-4近20%,变革金融业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