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ES2019国际消费电子展上,中国企业Rokid发布的AR眼镜一经亮相便吸引众多眼球。AR从2012年进入到大众视野,曾有人称它将引领技术革命。而近期入选2019杭州准独角兽榜单的Rokid,通过智能眼镜产品,让可穿戴的个人AI变为一种可能。
本文编译自美国媒体ARPost对RokidRlab负责人Frank Rao的采访,文章原题为“Rokid Puts the‘Smart’in Smart Glasses”。
在智能音箱市场取得成功之后,总部位于中国的Rokid正准备进军美国,并希望在智能眼镜市场中复制这一成功。RokidRlab负责人 Frank Rao与我们讨论了公司的起源以及Rokid Glass的发展方向。
Jenna:Rokid是如何开始的?
Frank:Rokid成立于2014年,一开始我们并没有考虑AR这个方向。我们的第一款产品是陪伴型机器人,那是一个带显示屏的智能音箱,它面向市场的时候Alexa和其他智能音箱还未出现。
Jenna:你们是如何过渡到智能眼镜的?
Frank:当我们开始了智能音箱业务,于是我们就会想,“下一个使用AI的合理场景是什么?”所以我们开始着眼于智能眼镜。我们将智能眼镜视为我们已经在机器人中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的自然延伸。我们在美国有一家分公司,并于2016年初开始研发。
Jenna:你希望能填补市场上哪种消费者需求?
Frank:人们非常注重互动和沉浸式体验,但缺乏对环境的理解以及人工智能该如何发挥作用。我们的眼镜具有物体识别和面部识别功能。2017年我们推出了第一代眼镜产品,目前已处于生产阶段。我们的目标是B2B市场,而不是B2C。B2C市场已经有很多竞争对手。
Jenna:你认为在什么样的场景下会使用Rokid Glass?
Frank:参观博物馆的时候,参观者可以借助Rokid Glass去了解更多博物馆的内容,我们更倾向与博物馆合作,而不是直接向消费者出售眼镜,我们还看到了仓储的机会,还有线上和线下的购物体验能够有机结合。
Jenna:公司的目标是什么?
Frank:我们希望最终进入消费市场,但可能需要另外两年多左右。在这段时间里,我们还在研发双目AR眼镜,你可以通过USB-Type-C连接到任何设备。我们希望人们以最低的成本享受AR的体验,也希望通过游戏和内容消费体验方面做的更多。我们的重点将继续是B2B,我们认为打入AR市场需要时间。
- 美国华盛顿特区撞机事故调查揭新篇章:数据揭示真相
- 腾讯云NodeJS SDK打包体积过大引发热议,官方致歉并承诺后续优化
- 2025春节档大战:票房破60亿,电影市场再创辉煌
- 揭秘周鸿祎:DeepSeek 如何打破开源壁垒,引领真正的Open AI革命?
- Anthropic引领Claude AI新纪元:双向语音模式开启,对话更人性化
- 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揭露硅谷病态优越感:别让自以为是阻碍进步
- 小米SU7交付破万创新纪录,连续四个月销量飙升,实力引领市场
- 春节潮汕小城爆满,年轻人‘爆改’春节去南方小城过大年,美团旅行:假期前三日订单增长51%
- 2023年合资燃油车与新能源车型大PK:谁更胜一筹?
- 机械舞步的机器人引热议,9.9万买个机械奶奶靠谱吗?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