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由三声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新文娱·新消费”年度峰会在京举行,企鹅影视高级副总裁韩志杰出席并发表了题为“寒冬之下:回归用户价值与创作初心”的主题演讲。
过去一年,从市场大环境到内容制作的方式,影视行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变化,韩志杰认为创作者要回归用户价值,保持创作初心,打造优质内容。他从IP、明星、用户价值三个关键词出发分享了经验,介绍了腾讯视频在选择IP上的三个标准,就如何处理流量明星与作品演员选择的关系展开讨论,并给出了关于“用户价值”的三点总结。
不过度神话IP,也不过度唱衰IP
2018年,电视剧行业的既定模式与规则正在被打破,一些被冠以高期待值的IP剧,最终表现平平,而一些非IP剧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一夜之间却成了爆款。针对这一现象,韩志杰表示,腾讯视频未来依然储备了很多大IP,平台对待IP的态度是:不过度神话,也不过度唱衰。“IP本身也没有错,而是市场对IP的认知出了错。‘IP失灵’本质也不是IP的势能出现了衰减,而是偏离IP价值的创作失了灵。”
今年以来,大IP失败的案例不在少数,韩志杰总结了业界对IP存在的误区:被数据所左右、过度迎合和讨好市场、将精力和预算压在流量明星而非内容创作。谈到如何选择IP的问题上,韩志杰分享了腾讯视频的三点标准:不看重小说数据,更看重它的故事是否足够好,是否具备大众性;不看重作者是否是大神,更看重作品本身的影视化可行性;不看重请来的卡司,更看重幕后的制作团队是否有充分的驾驭能力,是否具备创新性。他认为,只有这三点标准实现平衡,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IP的价值,让作品真正赢得观众的喜爱。
在IP的储备和开发方面,韩志杰表示,腾讯视频一直坚持“合理”与“合适”两个维度:在IP的储备方面,要分类分众,充分考虑可转化的空间与价值,符合平台的定位以及匹配用户的需求;在IP的开发上,要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进行合理化的影视开发,“只有在‘合适’‘合理’的相互加持基础上,IP才能呈现出真实的价值,用户才会埋单。“
明星与内容要相互成就并彼此增值
这两年,随着影视行业的日渐成熟,小鲜肉,小花旦等一批流量明星的作用正在逐步减弱,明星的社交流量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内容流量,这一点已经成为行业的共识。在考量和选择演员的问题上,韩志杰谈到,腾讯视频目前有三大标准,即品德匹配、角色匹配、价值匹配。
品德匹配是第一要素,艺人的健康度决定了一部作品的存活率,属于作品的生命线;其次是角色匹配,流量和颜值这些外在因素需要退居二线,真正的核心标准应该是角色的适应度和演技的适应度;最后一点是价值匹配,腾讯视频更愿意启用片酬合理,潜心创作的演员,让演员回归到创作之中,也让市场回归到理性之中。
韩志杰表示,腾讯视频更希望通过行业标准的推进、市场的合理调节,让明星和内容的关系趋于平等,相互成就并彼此增值。
回归用户价值,优质内容就是最好的营销
大IP和流量明星逐渐失去打造爆款的驱动力,影视行业也在加速拥抱变化。今年,包括腾讯视频在内的三大视频网站以及正午阳光、柠萌等六家制片公司联合声明,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业不正之风。行业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韩志杰表示,“要回归用户价值,让优质内容成为最好的营销”。
韩志杰将用户价值概括为三方面内容,一是制作上尊重用户,让用户感受来自创作者的诚意,二是创作上平视用户,做到与观众平等对话,三是要在评判标准上仰视用户,对用户反馈要多做反思。
随着营销方式的不断丰富,市场也出现了一些靠营销手段包装出来的“伪热剧”“伪流量”。在谈到内容与营销的关系时,韩志杰认为,优质的内容就是最好的营销。营销手段对于内容只能起到辅助作用,好内容才是这个行业的根基所在。
对未来内容创作的方向,韩志杰表示,越是处在行业寒冬,越是需要回归用户的价值。“在平台方、制作方的共同努力下,本着坚守底线、坚守初心的原则,整个行业会更加有序发展,内容创作也会有更多无限的可能与精彩。”
演讲稿全文
大家好,我是企鹅影视Jeff。
过去的一年中,《三声》专注于大视频领域的消费行为与行业前沿报道,完成了非常多兼具专业性和影响力的报道,我看了不少,也从中收获了不少。很高兴今天能够来到《三声》举办的“第三届新文娱·新消费”年度峰会的现场,和大家分享我们在视频领域的最新思考。
去年,我在这谈的是“企鹅影视的内容密码”,我们讨论了非常多关于“内容”的问题。一年过去,行业发展迅速,市场又有了许多新的变化。
这种变化最直观的感受,就和这几天北京的天气一样——寒风凛冽,浸入骨髓。在这种变化之下,我也想和大家聊一聊平台对一些热点问题的新思考,对未来的新展望。
【走下神坛的“IP”,是否应该被唱衰?】
2018年,电视剧市场风云变幻。一些被冠以高期待值的IP剧,最终表现平平,而一些非IP剧,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一夜之间却成了爆款。这一年,平台与制作方对IP的追逐在不断降温,而有关“IP失灵”的讨论,则此起彼伏。
我们在前段时间的不同场合,都在讲大IP不等于爆款,但与此同时,在腾讯视频的储备片单中,依然会看到很多大IP。这不是自相矛盾,而是对于IP,我们的态度是:“不过度神话,也不过度唱衰。”对待IP,我们需要更“高冷”、更理性一些。
IP本身也没有错,而是市场对IP的认知出了错。“IP失灵”,本质也不是IP的势能出现了衰减,而是偏离IP价值的创作失了灵。
复盘今年大IP的失败案例,其实大家也可以看到,最大的问题无非是三点:
一、被数据左右,把小众的成功理解为大众的认可;
二、为了迎合和讨好市场,更改了IP的性别;
三、把更多的精力和预算,押在流量明星身上,而不是创作本身。
前几年,行业间的恶性争抢、竞价,让我们自己在IP的选择上也走了一些弯路,但好在市场越来越成熟,平台也在不断成长,如今想要拿着一页PPT待价而沽,已经再难有通行证。
我们现在选择IP不看重小说数据,更看重它的故事是否足够好,是否具备大众性;不看重作者是否是大神,更看重作品本身的影视化可行性;不看重它请来的卡司,更看重幕后的制作团队是否有充分的驾驭能力,是否具备创新性。
过去几年,行业在不断神话IP,也助推IP的价格非理性暴涨。如今IP热潮退去,我们反而要警惕对IP矫枉过正。面对IP,我们需要有新的审视高度与态度。
为此,我们认为在IP的储备与开发方面,要坚持“合适”与“合理”两个维度。
首先,IP的储备要分类分众,充分考虑可转化的空间与价值,而非简单粗暴的圈地囤积;要看是否适合平台的定位以及匹配用户的需求,而非一味盲目地哄抢。在IP的开发上,要尊重艺术创作规律,进行合理化的影视开发。我想只有在“合适”+“合理”的相互加持基础上,IP才能呈现出真实的价值,用户才会埋单。
【褪去流量光环的明星,到底什么是核心竞争力】
第二点,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关键词是“明星”。
这两年,外界对小鲜肉,小花旦等一批流量明星存在着很多争议,也在重新思考明星的社交流量与平台流量的关系。
有一点是得到行业所共识的,明星的社交流量并不能直接转化为内容流量。
我们承认,流量明星固然有先天的社交话题优势,凭借其自身的号召力与影响力,也能搅动一批年轻用户制造一定的社交热度,但这种热度如果没有好的内容做支撑,其实是难以实现破圈,转换为内容流量的。
没有哪一个明星,可以凭一己之力的流量去撑起一部作品,他们的热度是小众中的大众,而对于更广泛的内容用户而言,他们依然是大众中的小众。
另一方面,这两年腾讯视频也在不断借助自己在文化产业链条上的广泛布局,完成由素人到明星的造星运动。造星的成功也不断在给行业传递出信息——只要有好的内容,小透明也能变成大流量。
一方面是流量明星的光环褪去,另一方面是新人的强势崛起,在这样的背景下,到底什么样的演员才具备核心竞争力?不仅是平台,也是演员自身在不断思考的问题。
在这方面,我们也重新梳理并确定了新的标准,即品德匹配、角色匹配、价值匹配。
我把品德匹配放到了第一要素,是因为它事关一部作品的生死,这两年因为一个艺人的品德问题,导致一部作品停摆的情况时有发生,艺人的健康度某种意义上也决定了一部作品的存活率,属于作品的生命线。
强化角色匹配,其实就是去光环化,让流量、颜值等外在因素退居二线,让角色的适应度和演技的适应度成为核心标准。
而价值匹配,则是对天价片酬现象的回击,让演员回归到创作之中,也让市场回归到理性之中。我们更愿意启用片酬合理,潜心创作的演员,而不是价格虚高,跑场轧戏的明星。
我依然要强调,在和明星关系处理上,没有所谓的东风压倒西风、西风压倒东风。我们更希望通过行业标准的推进,市场的合理调节,让明星和内容的关系趋于平等,相互成就并彼此增值。
【回归用户价值,好的内容就是最好的营销】
刚刚和大家分享了今年的两个热词IP和明星的看法,其实所有聊到的这些,其核心只有一点,就是我们的创作要回归到用户价值。我理解的用户价值是:
一、制作上尊重用户:生产的内容能够让用户感受到你的诚意和用心;
二、创作上平视用户:不投机取巧,不侮辱观众的智商,与观众进行平等的对话;
三、评判标准上仰视用户:对于用户的评价少一些抱怨和阴谋论,更卑微地听取用户的声音,多一些对自我的反思。
对于用户,我们不能低估他们对好内容的欣赏力与鉴赏力。尤其是用户越成熟,他们越能清楚地分辨,哪些是利益驱使下的“流水线产品”,哪些是真正匠心打磨的诚意之作;哪些是靠营销手段包装出来的“伪热剧”“伪流量”,哪些又是货真价实“良心剧”“好演员”。
如今早已不是酒好也怕巷子深的年代。营销手段的丰富的确也拓宽了我们内容传播渠道的广度,但营销终归只能是锦上添花、不能雪中送炭。因为在互联网交互传播时代中,对于粗制滥造的内容,用户的差评永远不会迟到,且一定来势凶猛。而对于好的、优质内容,他们也绝不会怠慢,且一定甘当营销的“自来水”。
什么样的营销是好的营销?其实优质的内容恰恰就是最好的营销。
最后,我想再分享一点对接下来内容创作的思考与展望。
今年是行业最具变化,最具变动,也最具调整性的一年,行业都把今年形容为寒冬。在我看来,越是在寒冬,越是需要优质内容,需要创作的初心、需要回归用户的价值。我想作为平台方、制作方而言,要坚守底线,坚守初心,多一点匠心、耐心、恒心、少一点短视、套路与投机,只有这样,我想整个行业才会更加有序发展,我们的内容创作才会有更多无限的可能与精彩。
谢谢大家!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GitLab将告别中国区用户:是时候选择新的“极狐”或保护账号了
- 苹果明年推至少22款新品,阿里非洲首站启动,科技新品盛宴拉开帷幕
- SUSE预测:未来私有AI平台崛起,让我们共同见证AI的未来
- AI伴侣“小奇”:奇富科技重塑金融服务体验的探索之作
- 揭秘软银孙正义神秘芯片计划:打造超越NVIDIA的未来科技新星
- 大模型创企星辰资本获数亿融资,腾讯启明等巨头入局,人工智能新篇章开启
- 大模型独角兽阶跃星辰融资新动态:数亿美金B轮,揭秘星辰未来之路
- 哪吒汽车创始人资金遭冻结,1986万元股权风波引关注
- 本田与日产酝酿合并:明年6月敲定协议,新公司社长待本田推荐
- 金融大模型新突破:百川智能Baichuan4-Finance引领行业,准确率领先GPT-4近20%,变革金融业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