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6日,“女童保护”发布公告称,由“项目”升级为“基金”,“女童保护”团队与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共同设立“女童保护”专项基金。
2013年以来,全国各地曝出多起14岁以下女童遭遇性侵案例,全国各地百名女记者于2013年6月1日联合发起了“女童保护”公益项目,项目2013年8月挂靠在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儿童安全基金下(当年10月完成手续)。“女童保护”以“普及、提高儿童防范意识”为宗旨,致力于保护儿童,远离性侵害。
据了解,截止到目前,“女童保护”已在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相继开课,进入学校直接面对超过54000名儿童讲授儿童防性侵课程,发放儿童防性侵手册总数已超过20万份。为了更好地促进“女童保护”发展,经半数以上发起人及大多数核心工作团队成员商议决定,“女童保护”团队与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共同设立“女童保护”专项基金。(刘云)
(人民网-教育频道)
- 科技圈一周大事件:苹果发布iPhone 16e,华为造车再起航,科技热点一网打尽!
- 小米汽车App上架小米SU7 Ultra,提前小订抢先体验,优先排产等你来
- 2025年「38节」新玩法揭秘:阿里妈妈破解购物节密码,理性消费新思路
- 京东外卖疯狂扩张:地推力量崛起,骑手不再裸奔,新篇章开启
- 外卖市场新变革:美团、饿了么、京东联手打造全新竞争格局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冬季测试揭秘:验收前准备就绪,探索飞行汽车新纪元
- 小米YU7智驾状态下车尾亮起小蓝灯:科技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 宝马Mini暂停电动化转型计划:转型按下暂停键,投资6亿英镑搁置
- 索尼超越夏普成日本市值第二大公司,仅次于丰田汽车,未来前景可期
- 英特尔18A工艺跃进,上半年流片揭秘:工艺革新能否引领新一轮芯片革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