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一年一度的亚洲国际物流技术与运输系统展览会 (CeMAT ASIA) 在上海国际博览中心隆重开幕,作为行业领先的智能物流机器人解决方案供应商,旷视艾瑞思机器人携旗下多款应用于物流仓储、智能工厂的智能搬运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亮相,并隆重推出业内首款智能机器人开放平台,向业内展示了以 AI+IoT 赋能终端的实践能力和前沿创新技术。
(旷视科技亮相CeMAT亚洲国际物流展)
CeMAT ASIA 是中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物流技术装备展览会,此次展示规模超 60,000 平方米,来自海内外的 600 多家物流装备行业的核心力量汇集于此。本届展会中,旷视艾瑞思展区共划分成三大部分,分别用以展示智能机器人开放平台、智能搬运机器人系列新品以及智能仓储机器人“货到人”解决方案。
开放、易用、智能——智能机器人平台
众所周知,在新零售和智能制造的时代背景下,企业仓储面临提升效率和降低成本双重挑战,智能机器人自动化解决方案已成为核心竞争力,一方面企业业务复杂多变,很难形成标准化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机器人厂商只提供设备和控制软件,无法针对业务流程提出完整解决方案。
对此,旷视艾瑞思希望通过打造出了开放、易用、智能的智能机器人开放平台,以解决用户一系列痛点。其优势在于支持多设备接入、可对接业务系统标准化库区和组件,具备可扩展性、支持混合云部署及二次开发,可实现快速部署,为行业用户降本增效。 基于云端作业流程编排,旷视艾瑞思智能机器人平台能够广泛适用于工厂和仓库等作业流程的智能化、数字化建设。
例如在仓储场景的“货到人”中转模式中,旷视智能机器人开放平台可有效解决多个站点区之间产能不匹配的场景:站点区W1和W2的工作人员从缓存区B叫空货架进行装货,装货完毕后,发货至缓存区B;站点区W3的工作人员从缓存区B叫满载的货架,卸完货架,还空货架至缓存区B。同时,旷视艾瑞思智能机器人开放平台在部署成本上也占据很大的优势:一般仓储或工厂中随着业务量激增,单仓所需机器人数量和管理系统的部署成本也随之激增,而旷视艾瑞思的开放平台可以同时接入多种智能设备以及MES、WMS等业务系统,不会因设备数量和管理系统的变化产生太大影响,因此边际成本更低,规模效应明显。
节约五成人力成本 旷视推出智能搬运机器人家族新品
此次展会中,旷视艾瑞思展区展出另一款“货到人”模式下的智能仓储搬运机器人iWR500同样备受关注,该仓储机器人可根据订单任务将要拣选的货品货架主动搬运到拣货点,拣货人员在拣货点完成拣货,机器人再将货架搬运到下一个拣货点或搬回库存区,准确率达99.99%以上。据工作人员介绍,iWR500仓储机器人可提高拣货效率2-3倍,为企业节约40-50%以上的人力成本,投用1.5年-2年即可收回投资成本,目前旷视艾瑞思已落地实施的机器人数量达3000多台。不仅广泛应用在电商、新零售、3PL(第三方仓储)、3C、医疗、食品、日用品、工业及汽车制造等行业,还刷新了单仓机器人集群作业行业记录,打造出亚洲首个最大规模机器人部署应用智能仓。
旷视打造亚洲最大智能机器人仓——天津未来一号“仓”
此外, 旷视还展示了更为柔性、灵活的机器人产品——料箱搬运机器人iSR200和托盘搬运机器人iPR2000。采用激光SLAM+视觉SLAM融合定位、导航算法,iSR200和iPR2000能够摆脱二维码,快速适应复杂地面环境实现自主避障。此外,基于国际领先的计算机视觉技术,旷视艾瑞思这两款搬运机器人产品还可实现对人的精准识别和定位,兼容人机混合场景。利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算法开发的RDS调度系统,能同时支持上百台机器人集群作业。
旷视艾瑞思智能搬运机器人——iSR200 和iPR2000
时代更迭,产业升级已经成为社会和经济的重中之重,在工业4.0、智能制造以及智能物流跨步发展的前提下,行业亟需新技术及新理念。而作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柔性制造等技术已成为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而机器人行业更是如此,面对巨大的行业升级需求,旷视艾瑞思机器人希望通过软硬一体的“AI+IoT”技术和解决方案,为物流行业和制造行业贡献一己之力,从“无人仓”到“智慧仓”、从“制造”到“智造”,旷视正在和前沿的行业伙伴一同推进技术的变革。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