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业追踪公司国际数据公司(IDC)的数据,可穿戴设备行业今年的发货量料将达到7210万只,较一年前的2640万只增长173%。该行业发货量料将在未来五年实现复合年增长率42.6%,在2019年发货量将达到1.557亿只……其中有一部分可穿戴设备便是用意念控制的。
近来,致力于推动技术革新与进步、全球最大的专业技术组织IEEE(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通过对全球3000多位技术爱好者的调研发现:展望2025年,人们最希望通过“意念控制”技术调控生活中各式各样的电子设备;而智能手机等目前主流的设备控制方式正面临日渐衰落的处境;“无人驾驶”则成为人们未来最向往的驾驶模式。
“免持”阶段是必然
研究人员认为,目前的消费者技术已突破移动设备的束缚,实现了可穿戴形态。下一步,控制技术将进入“免持”阶段—人们可通过脑电波直接操控设备。然而,在物联网时代,无论实体或“免持”技术形态,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信息,网络安全系统必须同步跟进才能保障物联网上的企业及个人信息安全。
本次调研显示,消费者对意念控制设备的需求日益增长。在不远的未来,人们只需要通过脑电波即可轻松打开家门、使用厨房电器、关灯、玩电子游戏……神话故事里的“芝麻开门”或许会成为人们家居生活中习以为常的场景!
在关于“十年后你希望如何打开家门”的问题上,35%的受访者首选“意念控制”,明显多于选择“指纹识别”、“视网膜扫描”、“手机或移动终端”、“手势识别”、“手动操作”的受访者比例。
在关于“十年后你希望如何控制厨房电器”的问题上,35%的受访者选择了“意念控制”;24%选择“手机或移动终端”。当然仍有超过26%的人偏爱手工烹饪。其中,男女受访者比例分别为27%及22%。
在关于“十年后你希望如何调控家中的灯光”的问题上,超过1/3的受访者选择了“意念控制”,另有30%的人选择了“手机或移动终端”,27%的人选择了“手势识别”。仅有8%的受访者表示将手动调节灯光。
研究人员还发现,对于家居设备控制技术的话题,男女两性之间也“默契十足”。总体而言,本次调查中男女受访者的回答情况非常接近,这表明人们对家居科技的信任与依赖极为普遍。这应该将有利于物联网技术的推广与普及。
不过在关于“十年后首选的驾驶方式”的选择上,有近60%的女性受访者仍选择手动驾车,有27%的男性也做出相同选择;但有56%的男性表示愿意体验无人驾驶技术,当然也有12%的女性持相同观点。
但意大利帕尔马大学计算机工程教授及VisLab创始人Alberto Broggi表示:“凭借科技创新,无人驾驶技术在取得显著进展的同时,也会提高人们对智能生活环境的理解。”
“手机控制开门”受冷落
此次调研结果还显示,对比备受欢迎的意念控制技术,当下主流的手机及移动设备却遭受到“冷落”—仅有不到1/3的受访者表示,愿意在2025年使用手机等移动设备来打开家门并控制厨房设备和灯光。
这意味着物联网及联网设备的兴起,为可穿戴设备乃至意念控制技术提供空前广阔的发展契机;而手机和移动设备称霸的“巅峰时代”则可能在十年后一去不返。
Weightless SIG首席执行官William Webb表示:“为了满足用户对无缝连接技术的需求,市场已经开始推出智能手表等兼备手机功能的可穿戴设备。目前用户越来越习惯借助可穿戴设备来完成日程安排。可以预见的是,下一步他们将以更便捷、更高效的意念控制技术替代手持设备。这种转变或将在未来五年首先出现在工业领域,并在未来十年后逐渐在消费者中普及。”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特斯拉Model Y改款抢先看:量产下月,阿里“甩卖”银泰引关注
- 苹果AI布局失策:Vision Pro中国表现不佳,2024大事盘点揭示未来挑战
- 特斯拉电耗全球领先,小米CEO回应追赶需时:谦虚学习,3-5年再追赶
- 小米15系列升级无网通话:6km通话不再遥远,年底告别网络束缚
- 谷歌新功能Gemini:一键总结PDF,高效阅读新体验
- 德国大众妥协:不关厂裁员,巨头转型困境下的权衡之计
- 苹果酝酿大变革:明年推7寸屏音箱,搭载A18芯片,颠覆智能家居新玩法
- 美国"芯"补贴政策新动向:三星、德州仪器获巨额补贴,本土芯片制造再迎重磅支持
- 小鹏总裁冬至送汤圆,暖心举动引热议:科技大佬的邻家日常
- 蔚来新品牌萤火虫首款车型低调亮相:售价亲民,品质如何成关注焦点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