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互联网(客厅经济)发展上,彩电凭借屏幕大、内容展示丰富等优点,成为切入这一领域的最佳流量入口。
OLED、量子点、曲面等技术先后应用到智能电视领域,如今又到了激光电视的时代。而提及激光电视,海信注定是绕不开的一家厂商——从2014年9月,海信推出全球首款自主研发的100英寸激光电视算起,激光电视产业化4年来,在海信的带动下,已有20多家企业进入激光电视产业,激光电视这个新物种已成大气候,海信激光电视成为最大的市场热点。
健康理念走俏:激光电视或将全面取代液晶电视
以反射式超短焦技术为基础的激光电视,拥有健康护眼、色彩还原效果和显示尺寸上的技术优势。激光电视本质上是一款采用反射式超短焦投影技术的激光光源投影机,再搭配上投影幕布进行显示,这已经打破了我们对常规电视概念认知的边界。由于采用投影幕布的漫反射方式进行显示,相较传统的彩电显示技术而言,激光电视的显示方式更为柔和护眼,因此,在健康方面有着突出的优势。
以海信激光电视为例,为了达到更柔和护眼的显示效果,海信激光电视专门配备了菲涅尔无源仿生屏,激光电视内部的光学引擎也对激光进行了整形和匀化,经过镜头放大到屏幕上成像。由于激光电视的图像是经过屏幕将光线反射到观看者的眼中,如同自然万物反射阳光最终成像进入眼帘,柔和舒适不刺眼。
今年6月,海信激光电视更是率先通过了全球最严苛的欧美市场安全认证,同时也通过了国家CCC和美国FDA激光安全认证,光辐射安全等级为RG0(最低光辐射等级,完全无害)的认证。经过严格的测试,取得美国、欧洲的市场准入认证证书,并获得了在国际上互认的CB证书,三者是对海信激光电视“人体安全性”、“健康用眼”概念的权威支持。
随着消费升级的不断加快,人们对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的日益重视,大健康产业将迎来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纵观近几年的家电行业发展,在消费升级的带动下,呈现出了两大趋势:刚需产品升级,以提供爽点为主,走健康路线。
空调,冰箱,洗衣机等传统家电,早已完成了市场普及期,其原始功能已经能够解决用户痛点,近几年的消费升级浪潮下,刚需家电逐步走向智能化,高端化,开始为用户提供爽点,中产阶级逐渐壮大,正在成为消费市场的主力,而以往单一化的消费形态也在向多元化转变。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愿意为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而付出更高的成本。
家电早已脱离了工具属性,展现出来的更多的是一种生活方式,空调上,不再是制冷制热更能,除甲醛,智能化控温等也逐步成了行业标配,电视在为人们提供娱乐的基础上,开始考虑用户健康。
在家中,看电视的主流人群为老人与孩子,老年人是白内障,青光眼的高发群体,孩子长时间看电视容易引起眼睛近视,海信推出的激光电视无疑能够解放用户的视觉疲劳,将成为更多家庭的首选品牌。
消费升级时代:用户愿意为高溢价产品买单
消费升级从期待变成现实,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开始转变过去以低价购物为主的消费理念。事实上,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以80、9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群体的崛起,中国正迎来新一轮消费升级浪潮。
用户买东西不再唯价格论,为改善型功能付费的欲望越来越迫切。以智能电视行业为例,今年5月,海信推出了售价2万元以内的80吋4K激光电视L5,一举激活了大屏彩电市场,上市15周就有10周高居畅销榜前十。80L5的热销直接改变了中国大屏电视的市场格局,中怡康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海信激光电视的销售量和销售额占比达到了55.67%和50.63%,抢占了80吋及以上超大屏市场的过半份额。
用户购买力是产品实力的最佳明证。
可喜的是,美国历史学家葛凯认为,在二十世纪早期,民族主义和消费主义在中国融合成了一个有关制造和生产的血统争论,并在最终演变成为「国货运动」,被当作反对海外侵略的某种隐喻。
而如今,在家电领域,尤其是高端智能电视行业,中国品牌早已全面超越日韩,报告显示,继2017年海信电视斩获2017年全球平均出货尺寸第一之后,2018年上半年,海信电视全球出货尺寸达到47.2吋,继续蝉联全球主流电视品牌第一名。海信电视在大屏、4K和智能等高端市场的优势愈加突出。
家电更替周期缩短:激光电视有望引爆新一波换机潮
据统计,当前中国居民家庭电视保有量将近5亿台,但超过7年安全使用期的老旧产品比例较高,这不仅给用户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也无法满足当前用户对客厅娱乐中枢的大屏、护眼和智能要求,电视更新换代的刚性需求很大。
据奥维云网预测,未来3年中国每年将有3500万台电视消费是更新换代带来的需求,这给激光电视、ULED电视、AI电视等高端智能电视带来了普及良机,这也是海信大力推广激光电视走进千家万户的最重要原因。
每一次大的技术革新,就是一次行业的重新洗牌,而机会往往留给有准备的人,海信在激光电视领域技术积累,品牌积淀深厚,新一轮的换机潮中的表现,甚至值得期待。
- 赵明离职信揭露:荣耀离别并非易事,人生抉择艰难
- 荣耀换帅:前华为骨干李健接棒,揭秘赵明辞职背后真实原因
- 新能源车销量破亿,十年领跑全球: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新篇章
- 美国多州立法限制学生在校使用手机:教育与科技的平衡挑战
- 三星折叠手机新突破:首款三折叠手机2025Q2量产,预计年产量仅20万台
- 冬季寒冷,暖心又暖身的产品需求大增:尼尔森IQ揭示“暖+”品类增长超3倍,即时零售平台活力更胜全渠道
- 特斯拉新Model Y火爆上市:订单破纪录,新能源车市场再掀风潮
- 苹果紧急修复macOS漏洞:黑客可利用安装恶意内核驱动,用户需警惕
- 微软逆势扩张:裁员潮中独善其身,AI投资再加大
- 华为鸿蒙生态再提速,长城汽车转型自信汽车,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