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政协委员易纲先生对媒体表示:他说:“美元近来是最强势的货币,人民币紧随其后。”,甚至有人干脆将此话解读为“人民币是仅次于美元的强势货币”.我认为,这样提法既不科学,也不准确。我想,易纲所表达的仅仅是汇率走势的强弱,而绝非货币的强弱。如果我们重要的金融主管仅仅以汇率走势判断货币强弱,那实在让人汗颜,令世界耻笑。
什么是强势货币?我认为,核心在于货币的计价权和结算权,而不仅仅是世界各国政府对该货币的认同度。美元的强势表现在:第一,为国际大宗商品计价。正因为有了这样的计价权,所以美国的货币政策就可以左右大宗商品价格的高低,从而影响世界各国的货币政策。第二,为国际大宗商品交易结算。目前为止,国际大宗商品交易所用货币60%以上是美元,这导致非美货币国家“必须”储备美元,连欧洲、日本这样的所谓的“国际硬通货”国家也不例外,从而为美国带来大量“铸币税”收益。
那人民币是不是比欧元、日元强势?我们看到,个别中东国家的石油报价和结算已经开始部分地接受欧元和日元,是不是同样接受人民币?没有。再从国际储备看,IMF公布去年三季度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在全世界各国央行的储备当中占比23%,日元和英镑各占4%,但那个国家的央行储备人民币?目前刚有一两个小小的非洲国家的央行试图将人民币列入外汇储备,而且还有巨大阻力。再从国际贸易结算看,尽管对华贸易过程中,人民币使用数量在快速增加,但人民币在整个国际贸易中的占比,根本排不上个儿,聊胜于无。
更重要的是系统性的货币战略,中国不用说跟美国抗衡,就是跟欧、日、英相比更是相去甚远。基于上述,我不明白,人民币是仅次于美国的强势货币--此话从何谈起?
我不是贬低人民币,更无意去贬低人民币。关键问题在于,我们有没有必要盲目自大,有没有必要向世界传达错误的信息?我认为,所谓人民币国际化刚刚起步,不用说距离美元、欧元、日元、英镑等老牌强势货币有多远的距离,就是与澳元、加元、瑞士法郎等不事张扬的货币相比,我们的差距也非常巨大,甚至不及巴西雷亚尔。因为,澳大利亚、加拿大、巴西都是自然资源十分充沛的国家,其他国家储备这样的货币至少可以去购买大宗自然资源。我的问题是:其他国家拿了人民币来中国买什么?
我们一直都在说,中国的确已经成为贸易大国,但还不是贸易强国。去看看货币历史,那个强势货币国家不是先要成为贸易强国?所以,我们中国既然不是贸易强国,又何来货币强国?我们首先要跻身于贸易强国之列,这恐怕才是正途,否则人民币国际化无异于沙上之塔,早晚出事。
我们的官员太喜欢为自己所做的工作吹牛,但人民币国际化这件事最好少吹牛,吹大了招狠。这不是谁个人的工作,而是国家战略。既然是国家战略,个人就少吹。而且,人民币国际化也不是吹牛吹出来的,它需要坚实的综合国力。
在我看来,人民币国际化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对中国未来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意义不大。因为,我们赚不到“铸币税”,我们拿不到计价权和结算权,而唯一的意义就是推进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实际上,这恰恰是美国等经济对手乐意看到的结果。为什么我们的经济政策总要按照美国希望的方向发展?这对中国有利?我怀疑。因为,我在人类经济历史上从未看到过。
所以,我劝中国金融主管们,默默地工作,大力推动中国的资本形成,大力地推动实体经济健康发展,而不要浮躁地舍本求末,让人民币国际化来得更自然、更市场化一些。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德国人自始至终地坚持实业,而在整个金融危机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 剪映海外版回归美国:短视频创作工具再战江湖
- 全球IT大手笔:数据中心系统支出飙升,去年IT支出破5万亿美元
- 苹果市值一夜蒸发超千亿美元,蔚来机器狗项目蓄势待发,科技巨头风云变幻
- 比亚迪印尼工厂年底竣工:投资10亿造新能源车,年产能达15万辆,加速东南亚绿色出行
- 蔚来汽车销量飙涨,1月前三周同比猛增近150%,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 谷歌押注AI未来,向Anthropic新投10亿美元,抢占OpenAI竞争高地
- 春节临近,打车需求大涨,哈尔滨三亚异地需求成热点
- 本田汽车AEB系统问题引爆美国监管机构调查:30万辆车遭殃,消费者权益受挑战
- 中国制造崛起:2024年破茧而出,超40万亿产值领跑全球,创新力破茧成蝶
- 印尼与苹果接近达成投资协议:iPhone 16系列有望重返印尼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