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外企走了之后,又有一群人为此“伤春悲秋”.其实,外企转战成本更低的疆土,这仅仅是产业转移的一个必要过程。而中国产业本身也需要尽快实现转型,早晚要向“世界工厂”这四个字挥手作别。国内的市场和环境仍具魅力,只是对于国内外双方来说,都需要重新做一下思考。
人口红利消退
一直以来,人口红利就被视为造就中国增长奇迹的重要源泉。
然而,早在2007年,中国社科院就曾预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远没有想象得那么多,我国正在由劳动力过剩向劳动力短缺的时代转变,这个转变的拐点确切的时间可能是在2009年。
时隔6年,中国人口红利减少了多少,恐怕只有制造业的企业主们感受最深。
所谓人口红利,就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
人口红利的两端,一边是其带来的丰厚回报,另一边却是今后可能会面对的人口“负债”.
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几十年来,支撑我国经济高速运转的人口红利开始衰减。当人口红利渐行渐远,远到仅仅成为某一个时代的符号,我国制造业该如何应对,成为摆在眼前必须思考的问题。
好在这个问题正在尝试被解决,比如正在试行的单独二孩政策。
不论在未来的日子里,人口红利能否回归,国内制造业都将向“廉价用工”时代狠心挥手告别,向产业链高端谋变更是迫在眉睫。
产业正常现象
在产业观察家刘步尘看来,较为落后的制造业外资的撤出,对于中国产业优化升级有推动作用。“这是产业转移的必要过程,不必过度解读。”
刘步尘对新金融记者表示,日本家电在中国市场的不景气,是诱发其中国生产工厂关门的直接原因。近年来,整个中国家电产业的制造成本正在不断攀升,与周边的相关国家相比,劳动力成本优势已经越来越缺乏竞争力。并且,接下来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以及生产制造成本还将会不断攀升。“当然,外资撤出中国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中国生态环境的恶化,让一些外国员工不愿意到中国来就职,这一点是短时间内无法改变的。”
而这些因素,也将会引发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家电生产工厂选择搬离中国,这一趋势短期内也不可逆转。
在短时期内,中国还将保持一个较快速度发展,这也意味着,中国仍会继续存在一个很大很有价值的消费市场。刘步尘表示,外资企业因为中国劳动力成本的提升而放弃在中国进行生产,是得不偿失的。
“一些外资企业把工厂转移到了越南、菲律宾等国家,这些国家的消费能力远远不及中国,这就意味着这些工厂的产品一定要出口。而出口,将会带来物流海关等其他费用,把这部分费用算进去,未必会降低成本。如果在中国布局,产品可以随时卖给中国市场,很方便。另外中国制造业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一个很成熟的产业链,元器件的成本会更低。”刘步尘说。
仍具吸引力
多家知名外企的离开,让人们开始担心国内的投资环境。
然而,根据联合国贸发会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实际吸收外资规模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外资流入量最多的国家。
今年1月,我国利用外资迎来“开门红”.商务部数据显示,1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266家,同比增长31.8%;合同外资金额33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6.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29.4%.
事实上,外资制造业撤离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外资投入到了中国服务业。按照官方数据,2014年中国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约为663亿美元,同比增长7.8%,占比升至约56%,而传统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约为400亿美元,同比下降12.3%.
另外,高端制造业领域外商投资活跃。今年1月,制造业领域实际使用外资39.5亿美元,占全国吸收外资总量的比重为28.4%,同比增长13.9%.其中,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新设立企业数同比增长34.8%,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3.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合同外资和实际使用外资分别增长19.5%和48.8%.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指出,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整合包括市场、劳动力和研发资源等在内的资源要素,把各地最好的资源吸纳和整合到自己的产业价值链当中,以创造最大化的价值,增加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中国在对外开放初期,廉价劳动力以及不断增长的庞大市场,对跨国公司构成了巨大吸引力,因此他们选择将生产制造环节设在中国。
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经济增速放缓,跨国公司开始重新考虑对中国劳动力和市场要素的吸纳和整合情况,许多制造企业向东南亚等市场更大和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地区转移。
王志乐表示:“尽管中国最近经济增速放缓,但是中国在市场规模、劳动力性价比和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仍对外资企业具有重要吸引力。”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网信办严打网络侵害未成年人行为,守护成长新篇章
- 豆包大模型升级引爆股市,字节紧急警示:小心为上
- 小米YU7无伪装实车首次曝光引热议,小红书封号事件冲上热搜,科技圈又掀波澜?
- 警惕讨好型人格:赚钱路上,人格魅力并非一切
- 小米SUV坠崖一家四口奇迹生还,车主回应:别夸大其词
- 金融AI大模型新突破:奇富科技AI产品小奇引领行业,重塑金融未来
- 谷歌携手Apptronik,AI+机器人引领未来:商业化人形机器人新纪元
- AI盛宴即将上演!李想回归,理想汽车12月25日揭秘未来驾驶新篇章
- 特斯拉Model Y劲敌来袭!明年登陆英国市场的未来乐道L60引爆期待
- 火山引擎总裁回应豆包大模型定价:如何确保合理毛利,揭秘行业内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