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
这是2015年首次降息,也是继2014年11月22日降息后半年内第二次降息。
意在巩固社会融资成本下行的成果,减轻一季度经济下行压力
此次降息的主要政策意图是什么?从微观层面看,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自2014年11月22日央行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并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以来,社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缓解。受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的影响,近几个月以来,消费物价涨幅有所回落,工业品价格降幅扩大,对实际利率水平形成推升作用。“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就是要继续发挥好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进一步巩固社会融资成本下行的成果。”
该负责人分析,由于央行公布的基准利率仍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再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可望直接对金融机构贷款实际利率产生一定下拉作用。同时,存款基准利率的进一步下调,也有利于降低金融机构筹资成本,带动各类市场利率和企业融资成本继续下行。
“去年11月的降息有望带动去年底及今年上半年利率水平明显下行。最新数据显示,去年12月非金融企业及其他部门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6.77%,比年初下降0.42个百分点。此次降息则有望带动今年全年利率水平明显下行。”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这次表面看是对称降息,实质上又是不对称降息。降息的同时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上限扩大至1.3倍,如果商业银行在实际经营中将存款利率上浮到顶,存款利率等于没降,而贷款利率却下调了。这种不对称降息将收窄存贷款利差,相当于挤压了银行的盈利,让利给实体经济。”连平说。
再看宏观层面。“今年经济下行压力最大的时段是一季度。”连平说,从投资看,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增速继续下行,二季度有望企稳,三季度之后可能小幅回升;再看出口,预计1-2月份出口增幅比去年12月明显下降。“我们预测,2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并未跃过50%的荣枯线;如果政策微调力度不加大,一季度GDP增速可能继续下行。”
“此次降息也有利于减轻一季度的经济下行压力,为全年稳增长打好基础。”连平说。
有利于改善楼市供需,提振股市信心
降息如一石击水,将影响经济运行的方方面面。
降息有利于减轻企业面对的通缩压力。“目前,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已连续35个月负增长。在产品价格连续下降的背景下,下调贷款利率能直接降低贷款定价基准,降低企业资金成本。”连平说。
降息有利于改善楼市供需。连平说,降息能降低开发商的融资成本,促进房地产投资增长;另一方面,降息也能降低按揭购房者的贷款成本,促进房地产成交量增长。
降息也有利于资本市场。“首先,降息释放了‘面对下行压力,政策会进行积极微调’的信号,有利于改善预期、提振市场信心;其次,降息推动企业融资成本下降,有利于改善上市公司业绩;此外,流动性宽松、资金成本下降,也有利于市场走好。”连平说。
短期内再降息的可能性较小,年内存准率仍有下调的可能
此次降息是否意味着我国进入了降息周期?连平认为,短期内再降息的可能性很小。“这是因为:两次降息的效果有待观察;二季度经济形势将好于一季度,降息的必要性下降;降息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5.35%,已接近10多年来5.31%的最低水平,进一步下调的空间不大;市场普遍预期美联储将在年内加息,降息会进一步缩小中美之间利差,可能加剧资本流出。这些因素决定了短期内不大可能再降息。”
“存款准备金率年内还有下调的可能,但也不会持续大幅下调。”连平说,一方面,我国国际收支从大规模双顺差转为小幅顺差,外汇占款增速也相应大幅放缓,央行基础货币投放渠道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有可能继续降准。另一方面,当前市场流动性较为宽裕,央行不会“全面放水”;市场强烈呼吁取消存贷比考核,如果取消这一考核,将大大减轻银行的存款压力,降准的必要性也随之下降。“从这两个因素看,降准的空间不会很大。”
降息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转向?“此次利率调整的重点仍是保持实际利率水平适应经济增长、物价、就业等基本面变动趋势,并不代表稳健的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央行有关负责人说。
“利率、存准率的小幅调整并没有改变政策方向,只有多次、快速地调整利率、存准率才意味着货币政策基调的转变。”连平举例说,2008年10月、11月,短短两个月内央行多次降息、降准,货币政策的基调也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现在只是加大了政策微调的力度,并不意味着政策转向。”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央行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团团购业务调整:2024年底退出舞台,消费者何去何从?
- 特斯拉成召回王中王:特斯拉成2024年美国召回车辆最多的品牌,超越福特,安全成疑?
- 滴滴推出异味车黑名单功能:拒绝臭车,保护乘客舒适度
- 现代汽车:明年起为电动车用户免费提供NACS适配器,开启智能出行新篇章
- 特斯拉Model Y优惠大放送:尾款减1万,5年0息贷政策再续1个月
- 半导体未来之三大支柱:智造封装、微缩晶体管与革新互连,共创智能时代
- 苹果破局:iPhone 18 Pro系列颠覆性革新,首次实现可变光圈,拍照体验再升级
- 电动飞机初创公司Lilium裁员1000人:从辉煌到衰落的启示
- 法拉第未来神秘新品牌FX将在拉斯维加斯揭开神秘面纱,颠覆未来驾驶体验
- 肯德基涨价引争议:疯狂星期四不加价,能否平息市场风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