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网易在北京召开发布会,正式宣布获得美国CodeCombat在中国区公立学校市场和在线个人用户市场的独家代理权,并以《极客战记》的中文品牌名登陆国内。网易以互联网巨头身份入局中国青少年编程教育,一时间获得了外界的高度关注。
现场四位教育界大咖围绕“中国青少年编程教育破局之路”主题做了深入讨论。网易教育事业部顾问翁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游戏专委会常务理事曹培杰、人大附中西山学校副校长林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博士后张俍各自发表了观点。
人均三个电子设备青少年编程教育迫在眉睫
“他们是信息世界的原著民”,林杉这样子形容现在的青少年,“他们从生下来之后就接触到各种各样信息化的环境,对他来说信息化是生活方式或者生存方式”。现场张俍也分享了一组相关数据:“现在青少年使用自有设备的比例非常高,平时每个学生日常使用 3 个设备,平板电脑、台式机与手机”。
的确,在互联网的浪潮下,我们的下一代将直面信息技术的冲击。而编程对青少年而言,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技能,更是未来生存所需。另一方面,国家对于编程教育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去年 7 月份国务院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指导性的纲领性文件,提及要在中小学阶段逐步推广编程教育。但就实际普及情况来看,中国编程教育的发展仍较为滞后。据《2017- 2023 年中国少儿编程市场分析预测研究报告》显示,美国K12 阶段( 6 到 18 岁)约有67.5%的孩子已接受在线编程教育,而中国的渗透率仅为0.96%,每100个中国青少年中只有 1 个孩子接受过编程教育。
信息学长期处于非主课地位仅20%信息学老师科班出身
这个困局,几位嘉宾认为主要可以归因于以下几点:
①信息技术老师人数与能力普遍不足。张俍此前对上海市的初中、小学、高中信息技术老师做过深入的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只有 2000 多名专职信息技术的老师,从计算机信息等对口专业毕业的老师占的比例只有20%左右,其中获得教育学硕士或者具有同等硕士学位老师比例也较低,在市区里面是15%-20%,在上海郊县类似学历老师只有不到5%。第二,老师除了本职教学任务之外,兼职很多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老师有一半时间花在教育信息化辅助工作上面,在授课以及提升自我能力方面的时间大幅减少”。上海作为全国素质教育高地,信息学师资情况尚且如此,全国的信息技术老师水平可见一斑。
②学校的重视度不足。中国的信息学课长期陷在“又没上”与“啥也没上”的怪圈里,林杉认为这主要受国家的基本教学要求影响。“过去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曹培杰指出在此背景下,以黄岗中学为代表的“老师精讲、学生精练”学校成为了教学典范。
“ 2011 年期间教育部启动第八轮新课改,提出新的课标,叫‘三维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曹培杰认为在“三维目标”带动下,主流的教学方式将转化至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以编程教育为代表的素质教育也将逐步兴起。
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或成破局利器
那么面对重重困境,中国的青少年编程教育破局之路在何处?几位嘉宾均认为以《极客战记》为代表的游戏化编程教育产品是可行路径之一。
首先,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高。作为上海市信息技术课标组的成员之一,张俍此前曾对上海市中小学生进行深入调研,发现大部分学生除了通过老师授课来学习信息技术,还有一半知识源自自学。张俍认为,相对于传统枯燥的信息技术学习,游戏化教学独有的奖励机制、成就感与自主学习平台,能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效提升自学效果。
其次,家长的支持与引导也十分重要。“家长一方面要在理念上赞同,另一方面要身体力行地支持”。曹培杰认为以《极客战记》为代表的游戏化编程教学产品,让编程基础薄弱的家长也能参与到编程教学过程中。
最后,中国的青少年编程教育应是全社会的责任。曹培杰认为:推动编程教育离不开家长、学校与社会三方助力。学校视野应更开阔,不能把游戏仅仅当作是玩,游戏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第二,家长应对编程教育给予更多支持。第三,需要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大企业及社会机构,一起来助力中国编程教育的普及。曹培杰强调:“三股力量形成之后,一定会有完美的破局”。
总得来说,中国的青少年编程教育还在起步阶段,漫漫前路需要多方去共同努力。网易带头入局,或将成为推动中国青少年编程教育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据了解,网易还将于近期推出少儿编程学习平台网易卡搭编程,目前已处于公测阶段。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