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噪,是借无线耳机风潮冒起的一个新热词,也是现在普罗大众选购耳机的一个新标准。
数据统计机构 Futuresource的最新报告显示,用户在耳机上花费比去年与前年同期有所上升,而无线降噪耳机的增长最为显眼。
索尼在这两年加大了对无线降噪耳机的投入。
首先,他们在主打年轻人的新潮系列 h.ear中投入了主动降噪技术,推出了 h.ear on Wireless NC。从 h.ear的定位和投入来看,这款产品也可能只是试试水。
直到去年 9月,索尼在 IFA2016上发布了他们的旗舰级无线降噪耳机 MDR-1000X,才正式加入了和 BOSE一起引爆的无线降噪大战。
一年后,索尼将“1000X”这个名号扩大成一个主打无线降噪的新系列。除去年热卖的头戴式无线降噪耳机,这次还增加了全无线式耳塞“降噪豆” WF-1000X和挂脖结构的无线耳塞 WI-1000X,从方式上满足三种不同的需求。
但就产品而言,新款头戴式的 WH-1000XM2和带挂脖结构的 WI-1000X,给人的感觉像是老产品的延伸。WH-1000XM2就是之前 MDR-1000X的更新,而 WI-1000X更像是蓝牙模块 MUC-M2BT1与 XBA-N1AP融合后,再加降噪后诞生的产品。
有 LDAC和 aptX的支持,搭配跟 XBA-N1AP定位相近的单元,声音还真挺有“索尼味”。从用料投放以及开发的诚意看,这款产品无疑是值得推荐的一款。但它还是一款采用传统形式的产品,要谈创新爆点的话还少了些。
相反,降噪豆 WF-1000X的出现就给了人不少新鲜感,作为第一款带降噪功能的全无线耳机,可以算是索大的又一大创举。
索尼是在 MWC 2016上推出的 Xperia Ear上,才首次尝试了“Earbuds”全无线式耳机这类设计。不过,Xperia Ear只用上了单边的设计,虽然体积减少了,但技术突破还不算大。
这次,索尼将降噪也塞进了一副小体积 Earbuds中,在技术上再来进一步的突破。比起 WI和 WH这两款“理应做好也必须做好”的产品,这款娇小的“降噪豆”更有探讨的价值。
吞下线材和降噪,小体积下的精致
说实话,如果要把造型作为卖点的话,体积绝对是第一个要说的事情。
抛开那些在众筹平台中未量产的方案,目前已经出货的完全无线耳塞,基本都不会搭载降噪模块。而按照之前推出的产品来看,有线降噪耳塞基本上都要挂着个“降噪模块”在线上。
要把降噪模块和无线模块整合到一个这么小的机身上,确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索尼在“体积压缩”这一点上,还真的是做得不错。6.8g的机身能够容纳这些东西,这一点还是值得称赞的。
另外,大部分完全无线的小型耳塞都会采用完全贴耳的设计,通过耳朵的造型提供的压迫力和摩擦力来固定的耳机。这样的做法能够牢牢固定耳机,降低丢失几率的同时也能够减少“听诊器效应”对听感的影响。
但索尼并没有走这条路,WF-1000X还是用着传统的入耳耳机的佩戴方式,机身会外露在耳朵外面。为了让机身看起身更加小巧,索尼没有在 WF-1000X上加入耳挂结构,而是靠一个拱形橡胶结构来固定耳机。
对比那种压迫来固定耳机的佩戴方式,索尼这种会舒服很多。对于大部分可佩戴入耳式耳塞的用户来说,这个方式引发的胀痛感会比单靠压迫力维持佩戴的方式低,舒适度会更高。
毕竟,通过相反声波实现的“主动降噪”技术,本来就是增添疲劳度的东西。如果耳机再从佩戴上增加压力,那显然是自讨没趣的做法。索尼一开始就明白自己要做的是降噪,所以才会有这样处理,从方法上还算是聪明的。
实际佩戴方面,WF-1000X的稳定性也还是可以接受的。
但它这个造型会让耳机多出不少悬空的位置,这样的话会有被外力打落的危险,这点用户佩戴出行时是需要注意的。
要谈其他佩戴感受的话,WF-1000X的还是不错的。耳机的紧配度能够满足步行需求,听诊器效应也得到有效抑制。再加上仅有 6.8g的重量,带着走路还是感觉还是可以的。
外观方面,WF-1000X的造型风格是走“耐看”的路线。除了体积控制得不错的机身,机身表面的处理效果也是它吸引人的地方。
它只有黑色和香槟金两种选择,两种颜色的机身都采用镜面处理,平时也会泛出相应的色彩。但这个亮面比较容易沾指纹,纠结的用户还是最好经常擦拭下会好些。
这次爱范儿(微信号:ifanr)手上的是香槟金配色的 WF-1000X,机身的金色会比充电盒的再淡一些,仍然保留着索系设计的优雅。
充电盒用的是长条形设计,索尼在盒子内部的固定结构上加入了二段式卡扣。耳机装上去的时候会有“啪”一声的触感反馈。用户知道了就不会因盲目用力损坏耳机。
收纳难度也会比之前测评的 Jabra Elite Sport要低。Jabra Elite Sport那种弹性结构,有时候真的让心急的人无所适从。
另外,充电盒与 WF-1000X还有另一种操控联动。当 WF-1000X完全嵌入二段卡扣的时候,耳机会自动关机进入充电状态。这个设置是为了防止误操作而做的,用户只是简单放在上面的话,并不会关机。只有真正让卡扣锁死了,才会进入充电状态。
总的来说,索尼 WF-1000X的佩戴和外观都是走稳定为先的路线。它不需要用夸张的外观去吸引眼球,佩戴的稳定性、舒适度,机身上镜面处理以及吸纳完全无线设计与降噪功能后的小机身,才是它最大的武器。
索尼选的是一条很均衡的路,有一种让你舒服的细腻。
生于豪门,但稍未圆满
索尼还是跟着自己的高品质传统,来打造这款 WF-1000X。
从配件到配置,你会觉得这降噪豆虽小,但还是装满了索系良心。但如果听惯了索尼无线耳机而且还有接触 WALKMAN的用户,会觉得 WF-1000X的配置其实还不够。
配件方面,WF-1000X还是跟着索尼的传统,附带两组长度不同的耳胶塞,佩戴时用来固定机身的耳翼配件也有两个大小尺寸供用户选择。鉴于 WF-1000X原本已经有充电盒的设计,所以索尼并没有为其加上收纳包。
既然是是出自 1000X系列,那 WF-1000X自然也配置这个索尼旗舰系列的相应降噪技术。
WF-1000X搭载 SENSE ENGINE技术,可以通过传感器来检测环境,并通过内置算法提供相应的降噪方案。此外,索尼还提供了 Sony | Headphones Connect这个应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来调整降噪和声音风格,将它控制在合适的阶段。
而且,WF-1000X还保留“环境声”这个设计。
我最初接触这个设计,是在 WS410推出的时候。在引入 1000X系列前,这项技术是用在 WALKMAN的 WS系列中,主要是因为这类耳机的紧配度非常高,隔音性很强。要是用户带着它在户外跑步,会有一定的危险。引入环境声模式可以让用户听到环境声,从而确保安全性。
而 WS那个隔绝外界声音的设计,跟今天搭载降噪的入耳“降噪豆”很相似,所以“降噪豆”WF-1000X也搭载了这项技术。用户只需要按右侧的按键,就能够呼出环境音模式。
在默认状态下,WF-1000X的降噪效果应该用“自然”来形容。在无播放的状态下,WF-1000X的底噪有点明显,这是需要改进的地方。但还好的是,这个主动降噪的“压迫感”不算很强,不会有那种被降噪声波完全封在一个空间的窒息感。
当然,WF-1000X的降噪强度也不高,你不可能和大体积的头戴式降噪耳机去比较。它只不过是能够让身边的环境稍稍清净一些而已。就降噪强度而言,这个能算是够用吧。毕竟,这样受制于机身体积和电池等因素。
对于 WF-1000X来说,能够结合手机传感器来识别环境是一种非常聪明的解决方案,这样的处理也能够看出索尼的产品思维。在他们的计划中,WF-1000X就是一款专门针对手机日常使用的产品。所以你能看到,WF-1000X的连接技术也是跟着手机的方向走。
充电盒子配备了 NFC模块,这个能让 WF-1000X与手机和 WALKMAN家族配对时方便些,这也可以算是针对手机群体做的优化。如果用的是 iOS设备,那就只能够跟着传统方式来连接了。
但可能也只是为了应对手机群体,WF-1000X并没有配备 aptX和 LDAC,接上 WALKMAN时也是只有 SBC模式。虽然作为一款针对日常出行的耳机,没有 LDAC也可以接受,能吃上 LDAC的手机也不多,但从索尼整个 1000X系列去考虑,我依然希望 WF-1000X能够支持 LDAC的。
从配置而言,WF-1000X还是带着满满的索系风格。从配件到新加入的 SENSE ENGINE,都能够看到索尼的用心。可能基于定价策略和差异化部署,WF-1000X没有吃上 LDAC和 aptX是一个遗憾。
但从实际体验上看,没有 LDAC的影响并不大,毕竟 WF-1000X对接的是手机群体,用 WALKMAN来应付它的并不多。这里索尼的考虑,还算有它的合理性吧。
平稳饱满的声线,不太“索尼”
索尼只强调 WF-1000X用的是 6mm发声单元,主要风格还是纯净清晰的声音,并没有再提到些什么。
它跟 WI-1000X和 WH-1000XM2不同,被称为“降噪豆”的 WF-1000X主推是小体积与降噪,基于产品差异化等原则,索尼没有把最主要的着墨点放在声音上也能理解。
不过,这并不代表 WF-1000X的声音不好听。在声音风格上,WF-1000X确实是和其他索尼耳机有点差异,不是主打解析力和高频表现的它,用的是一种平稳万用的声音风格:
(歌手:C ALLSTAR |专辑:《Loveholic Vol.01》|文件:CD转录 FLAC)
WF-1000X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均衡,声音也很饱满。它的中高频表现不算突出,人声在环境做好包裹的状态下没有出现干涩的情况。面对这种组合表演时,它的人声分离度尚可,你能够听清几个人唱歌的声音。
敲击低频是我感觉最为惊喜的地方,WF-1000X的鼓点饱满而且圆润,整个声音也会受到这种风格在里面。它虽然不会有某些表现很突出,但整体饱满的声线就已经满可以满足大部分流行乐了。
(歌手:林奕匡 |专辑:《3》|音乐格式:Hi-Res FLAC | SBC音质优先模式连接)
在单人表现时的人声细节(如口水声等发声时产生的小细节),它处理起来就稍稍有些粗糙。这个跟传输有关,没有 LDAC的 WF-1000X信息量还不够。
定位感方面,它大概是在 MDR-EX750AP的水平,不会像 XBA-A和 XBA-N系列那样咬得那么死,但也不会有松散感。
(歌手:AGA |专辑:《GINADOLL》|音乐文件:CD转录 FLAC)
WF-1000X的最大优势就是体积够小,这也限制了它的声场表现。你不会从它身上听出现场表现的那种空旷感,声音的延展其实也受到了限制。当然,你不会从这个声音上听出压迫感,但就会有种“在大一点的录音室唱 Live”的感觉。
掌声的话也回到上面提到的问题,WF-1000X会把这个做得很饱满很平稳,但要听细节的话还是有点糙。这里还是有上升的空间的,通过传输把信息量提上去的话,WF-1000X的细节处理还能上一个台阶。
不错的起步,仍需不断进步
WF-1000X这个体验,确实给了我不少的惊喜。
首先,在这么小的机身里面做无线耳机还要兼顾降噪,这个对于大厂们来说也算是一个创新。毕竟要在这里考虑降噪和处理连接能力,要弄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索尼官网也针对 WF-1000X的连接问题,在官网中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其实,只是需要通过 Headphones APP将连接模式设置为“连接优先”,不稳定的问题就能够解决一大半了。当然,你也可以选择用 WALKMAN来连接 WF-1000X,这样也省心很多。要怎么做,还是需要看用户的取舍。
至于另一个的惊喜,就是声音。
WF-1000X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就是它那饱满的声音输出,对于一个集中于粤语流行乐的 CD用户,WF-1000X已经能够满足你的需求了。我也承认,它的延展处理、细节还有进步的空间。
最后还是价格,抛开那些仍在众筹的方案,WF-1000X那 1599的售价属于一个很平衡的价位。
对比那些主打功能或超高续航的 2000元档产品,它有着 500元的差价空间;面对 AirPods这种千元附近的产品,索尼在功能、声音上也有它的吸引力。
1599虽然不算便宜,但它也有值得尝试的点。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美光发布60TB SSD:颠覆性能效比提升20%,存储升级从此绿色节能
- 极越员工喜提补偿方案:N+1标准落地,百度吉利掏钱,员工乐开花
- 欧洲车市寒冬再袭,特斯拉暴跌40.9%:电动车巨头也难逃销量下滑厄运
- 网红收入千万税费未达标准,偷漏税事件引热议:网红收入与纳税成反比
- 美国最高法将辩论禁令:TikTok的命运何去何从?
- 美国调查TP-Link路由器安全:回应符合行业标准,挑战国家安全审查新篇章
- 字节跳动自研AI GPU:打破依赖,摆脱英伟达,开启科技新篇章
- 特斯拉新款Model Y上海工厂下月改款量产,变革还是创新引人期待
- 苹果警告Meta:互操作性过度引发隐私安全风险,需谨慎行事
- 苹果涉罪指控:刚果金指控供应链涉嫌血矿,法国比利时展开调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