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权威的商业研究和咨询机构Gartner集团旗下的商业和互联网研究机构L2近期研究指出:品牌的能见度对微信依然一个真正的挑战。
报告显示:绝大多数的奢侈品品牌在微信上投放的广告,点击量都不超过两万次,只有4%的时尚品牌以及3%珠宝商的广告有超过6万次的点击。
L2在报告中还提供了两个在美国社交网络Instagram上进行营销的账户Gogoboi以及Mr. Bags作为比较的标杆,这两个账户都是领先时尚博主,投放的广告点击量超过十万次是非常寻常的事情
至于原因,关注中国奢侈品领域的英文刊物Jing Daily给出了许多。
首先,微信的主界面现在已杂乱不堪,广告商的官方账号和好友发的信息混杂在一起,很难让广告商抓住用户的眼球,而且微信又不像Instagram一样以算法驱动,用户需要好几个步骤才能真正在手机上打开奢侈品牌的帖子。
(关注中国奢侈品行业的Jing Daily报道截图:品牌能见度依然是队微信的真正挑战)
2017年微信用户行为报告显示,41%的用户关注美妆,生活方式等账号,36%的
用户关注新闻账号,只有17%的用户才关注品牌的官方账户。整体来说,微信不是一个让用户关注品牌的地方。
即使用户关注了品牌的官方账户,品牌在用户的注意力范围内,也很难有能见度。微信的订阅号,Jing Daily认为,基本不太可能抓住用户的注意力,因为折叠的太深。虽然能每日更新,但是用户经常忘了查看。微信的服务号,虽然可以直接进入信息的主界面,但是一个月只能发四次,往往被微信好友的信息淹没下去。
其中,微信的信息过载已经成为困扰微信的一个难题,英国金融时报在2016年的报道称:微信的普及是有代价的:有用户表示,微信上大量的信息——从文字信息到卡通动态图到广告——已让他们不堪其扰。
上个月,美国的精英商业杂志The Information在和十几个微信现员工和前员工的采访中揭示,来自腾讯高层的混杂不清的信号,给这个中国已经成熟的最受欢迎的科技产品带来了(战略方向的)模糊。一些员工对于近期产品经理的离职同样感到焦虑,离职的人中包括微信创始团队11人中的一人。
微信目前处于两难困境中,腾讯整体估值中的数百亿美元来自于微信,但微信带来的营收却只占腾讯整体营收的10%左右,远逊于腾讯的游戏业务。
微信面临资本市场对其商业化的压力,但在有限的商业化尝试中,微信就已经暴露出很多问题
这种信息过载的不胜其扰也影响了广告投放的效果,朋友圈的广告,类似于Facebook的信息流,但是品牌和广告商只有付费才能接触到微信的用户,往往“非常昂贵,并且不确保任何结果”,这些广告的投放,通常和朋友圈中盛行的微商所售卖的假货混杂在一起,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2014年,Jing Daily就注意到,奢侈品品牌的假货,正在大量涌向微信朋友圈。
而朋友圈广告和朋友圈的售假微商信息混杂在一起,势必影响到奢侈品品牌的广告投放效果。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GitLab将告别中国区用户:是时候选择新的“极狐”或保护账号了
- 苹果明年推至少22款新品,阿里非洲首站启动,科技新品盛宴拉开帷幕
- SUSE预测:未来私有AI平台崛起,让我们共同见证AI的未来
- AI伴侣“小奇”:奇富科技重塑金融服务体验的探索之作
- 揭秘软银孙正义神秘芯片计划:打造超越NVIDIA的未来科技新星
- 大模型创企星辰资本获数亿融资,腾讯启明等巨头入局,人工智能新篇章开启
- 大模型独角兽阶跃星辰融资新动态:数亿美金B轮,揭秘星辰未来之路
- 哪吒汽车创始人资金遭冻结,1986万元股权风波引关注
- 本田与日产酝酿合并:明年6月敲定协议,新公司社长待本田推荐
- 金融大模型新突破:百川智能Baichuan4-Finance引领行业,准确率领先GPT-4近20%,变革金融业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