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益于人们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变化,中国居民消费升级正步入快车道。
消费升级的加速,自然离不开消费信贷的支持。近日,清华大学发布的《2017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10月,中国居民消费信贷占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总规模比例为24.8%,多达30.6万亿元。
(图:第三届中国消费金融高层论坛在京举办)
毋庸置疑,在这样一个“全民网购”的时代,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发展,已成为居民消费升级的重要推动力。在琳琅满目的消费信贷产品面前,你的钱该怎么花?又如何花得值?
消费升级下,越来越多人“敢花明天的钱”
囤生活用品、买化妆品、购置衣物……90后女生吴小敏去年“双十一”共消费了8000多元,几乎都是通过网上借贷支付的。
和父辈攒钱消费的观念不同,以吴小敏为代表的年轻群体,成长于互联网与移动互联网时代,即时享乐是他们价值观的组成部分,加之支付便捷化,使得他们的货币观念大大弱化,在消费受收入水平制约的背景下,超前消费意愿强烈。
如今,随着大众消费理念的转变,传统消费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许多消费者的需求,“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这一超前消费观已经越来越普遍。与此同时,随着消费金融行业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对消费借贷持开放态度,即使手头资金充裕,也愿意使用消费金融工具对消费行为进行优化。这些,都在助推消费信贷在2017年迎来井喷式发展。
数据显示,2017年互联网平台消费信贷规模保持快速增长,余额达3500亿元。从目前的规模来看,互联网平台消费信贷市场仍将保持快速增长,预计到2019年末余额将达7200亿元。
有专家表示,消费信贷的发展和延伸,顺应了百姓日益增长的对金融产品多元化的需求,优化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结构,催生了多种新兴金融机构,其针对个人、促进消费、小额灵活的特点也加快了生产、消费的良性循环,助推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市场前景广阔,消费金融江湖谁主沉浮
作为当下整个金融领域的热点,消费金融江湖主要分为银行系、产业系、互联网系三类。毫无疑问,互联网金融平台已经成为消费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尤其是阿里、苏宁等互联网巨头公司,利用自有流量入口、场景生态、资金等优势,携大数据资源与技术优势杀入这一领域,具备一些传统金融所不具备的能力。
以蚂蚁花呗、苏宁金融任性贷为代表的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发展尤为迅猛,覆盖的用户以“80后”、“90后”为主。他们因工作或收入限制,信用卡额度较低或无法办理信用卡,却有着高涨的消费欲望,互联网消费信贷产品的低准入正好迎合了新生代消费群体的需求。
实际上,互联网消费金融降低了消费门槛,使普惠金融成为可能。譬如,在春节临近期间,不少平台就纷纷推出了一大波力度空前的促销活动。平常习惯于去苏宁易购置办货物的马涛,就使用任性贷为爸妈新买了一台彩电。“我仔细对比了各大平台,任性贷相对于其他互联网借贷产品额度高、利率低、还款期限长,在门店消费还可享受0首付,最大程度缓解了我目前资金紧张的状况。”
消费升级时代下,类似蚂蚁花呗、任性贷的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还有很多,并不断助力年轻人敢花钱、爱花钱,花得省心更花得值。但不可忽视的是,相比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消费贷70%的GDP占比,我国消费信贷市场无论在规模还是渗透率方面都存在着巨大差距。正所谓有差距,就有发展潜力,就有市场空间。展望2018年,消费金融这片必争之地,战况将更为焦灼。诸如蚂蚁金服、苏宁金融等互金巨头,拥有电商基因和场景支撑的优势,同时在自身大数据资源的支持下,更懂新生代的消费需求,将在消费金融领域走得更快、更好、更远。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网信办严打网络侵害未成年人行为,守护成长新篇章
- 豆包大模型升级引爆股市,字节紧急警示:小心为上
- 小米YU7无伪装实车首次曝光引热议,小红书封号事件冲上热搜,科技圈又掀波澜?
- 警惕讨好型人格:赚钱路上,人格魅力并非一切
- 小米SUV坠崖一家四口奇迹生还,车主回应:别夸大其词
- 金融AI大模型新突破:奇富科技AI产品小奇引领行业,重塑金融未来
- 谷歌携手Apptronik,AI+机器人引领未来:商业化人形机器人新纪元
- AI盛宴即将上演!李想回归,理想汽车12月25日揭秘未来驾驶新篇章
- 特斯拉Model Y劲敌来袭!明年登陆英国市场的未来乐道L60引爆期待
- 火山引擎总裁回应豆包大模型定价:如何确保合理毛利,揭秘行业内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