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还是线上?
十余年来互联网技术让电商不再是一个新鲜的名词,而成为了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在越来越多实体店饱受冲击的背景下,却有越来越多的大鳄开始重新布局谋划线下实体店的经营模式。这固然离不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的影响,同时也是各种科技的带动下的结果。在所有实体零售的方向当中,无人商店又是其中最重要的方向之一。
苏宁作为国内为数不多的业务结构贯穿线上线下的综合商城,对于无人店的布局也极为积极。继2017年8月在南京首开Biu店以来,苏宁在无人店的布局上可谓疾风骤雨。2月2日,苏宁第六家无人店在南京新街口开业,更需值得注意的是,该店首次采用了第二代苏宁Biu店技术,这也意味着短短半年,苏宁无人店已经跃升到2.0时代。
(苏宁无人店已经跃升到2.0时代)
线下的未来在哪里?
不可否认,在电商的冲击下很多传统实体店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百货类、运动类、中低端服装类的关店潮此起彼伏,“逃离实体”似乎成为了商家们竞相的选择。
电商的崛起得益于丰富的选择、透明的价格、便捷的物流体系以及更精简的销售层级,这让长期以来信奉“门店即为王道”的实体店疲于招架。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实体店已经逐渐被时代淘汰了呢?
答案是否定的。
消费者对于购物的选择往往在服务与价格之间做权衡,电商渠道在一定程度上价格更低同时附加了送货上门服务;如果实体店可以在服务、体验上大幅超越电商,那么竞争力自然不在话下,而且随着我国整体消费能力的提升,从功能性消费转向个性化、服务性消费也将促使消费者为消费增值部分埋单。相对而言高附加值的奢侈品类线下依然坚挺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深层服务和体验,是线下门店的最大机遇。
(升级后的BIU店推出了颜值互动等多个交互性技术产品)
对于无人商店而言,消费服务体验目前更多停留于新兴技术的应用上,比如苏宁Biu店2.0就是一个极为典型的案例。升级后的Biu店推出的颜值互动、智能衣架、智能试衣镜、千人千面、AR虚拟合影等丰富的体验交互型技术产品让消费者大户过瘾,甚至有不少来自全国各地的双胞胎前去挑战Biu店的刷脸技术,一如iPhone X面世时各种对面部解锁的挑战。BIU店似乎成了一场消费狂欢。
不得不说苏宁Biu店的针对对象极为精准,选择体育主题作为无人店切入口,恰恰迎合了年轻人群对于新鲜事物、新科技的好奇与满足,带动了消费形态也让苏宁自身在全新实体店形式的探索道路更为顺畅。可以说在大多数入场者还停留于玩概念的阶段,苏宁已经通过两代产品迭代给出了一个无人店发展方向,在技术的支持下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体验、服务,同时打通现实场景应用渠道。
Biu店2.0启示录
正如苏宁易购无人店项目负责人所言,Biu店2.0是让无人店回归到商业零售的本质,让技术真正融入到商业经营里。
(苏宁无人店的客流洞察系统)
无人店根本上还是商店,不是科技展览,虽然技术可以成为服务的支撑,但根本是商业经营行为。用户体验的强化之外,在Biu店很多看不见的技术也在改变着未来实体店的发展方向。比如用户在Biu店的所有行为,包括对商品的取放、关注时间、页面点击等也全部被收录进入数据平台,在模式上一举解决了传统实体店数据支撑弱的弊病,进而可以随时调整商品铺货、陈列等行为。
线下新零售,不仅仅是把消费者重新带回线下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在消费质量与消费结构上实现跃升。消费质量而言无疑是体验的深化;而消费结构上则是在功能购买之后的衍生消费,如周边消费、跨界消费、定制消费等,加入的是内容与个性化,这样不仅仅是商品经济的再发展,也是文化经济全线拉动。
技术的发展往往是超乎人们预料的,比如仅仅半年时间Biu店就把刷脸结算响应时间从10秒提升到6秒。在未来大规模商用情况下无人店秒刷、零排队在技术上几乎不存在什么障碍。对于消费者来说,全新的体验打开的是全新的生活方式。
- AI硬件布局新突破:三七互娱投资的灵宇宙‘Ling!’在CES 2025惊艳亮相,颠覆未来科技想象
- 蔚来李斌回应美国网友:中国换电体验,3分钟让你欲罢不能
- 苹果停售iPhone SE 3,支付宝集福开启,新的一年,新玩法!
- 阿里春节后推出免费AI数字员工:反内卷新举措,让工作更高效
- 日产与本田合并需利润翻倍?能否成功合并,还需看双方如何应对
-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玩家满意度调查:从“多数不满”看游戏业变革
- 2025年国补落地天猫:新增7大品类,最高补贴2000元,购物新体验
- 小鹏新总部大手笔规划:面积超50万平方米,2025年8月启幕,科技新地标崛起?
- 滴滴App7.0升级:国内用户海外打车新选择,你准备出境打滴滴了吗?
- 阿里1688PLUS会员突破1000万,揭秘背后的商业秘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