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达集团官网1月29日晚披露消息称,腾讯作为主发起方,联合苏宁、京东、融创与万达商业在北京签订战略投资协议,计划投资约340亿元人民币,收购万达商业香港H股退市时引入的投资人持有的约14%股份。
该计划的庞大让外国媒体都开始怀疑腾讯在中国的背景和影响力到底有多深厚。好莱坞最著名的业内媒体Variety在一篇文章中就结合腾讯此前几天宣布的收购美国影视制片公司Skydance分析到:腾讯入股万达,以及此前能够大举收购各种娱乐公司,但是万达在同样领域却遇到了监管障碍。这两桩交易凸显了腾讯在中国的特殊地位。作为中国最大的社交媒体和游戏公司,腾讯似乎有能力在万达等公司无法作为的禁区领域进行海外收购。
腾讯频繁收购禁区行业企业 引外国媒体侧目
在政府管控对外投资的背景下,腾讯投资活动的频繁和高调确实已经引起了国际政经媒体的密切关注,金融时报在1月26日的报道中,开篇就指出:腾讯似乎根本没有读(上面的)指示,在北京对资本外逃的打压中,中国的投资者在从好莱坞撤退。但是深圳的这家科技巨头,在本周五抢购了美国电影制作公司Skydance的股份。
(美国专业的投资者社区对于此次入股的讨论)
在腾讯入股万达的消息宣布次日, 美股投资网站SeekingAlpha上,美国股民对腾讯入股万达讨论及其热烈:
网友Soccerboy66: 我认为腾讯应该被当成投资公司分析,而不是科技公司。以腾讯当前外部投资的或者收购其他公司的速度,人们不禁要问,他们到底真的是在进行资本配置,还是说他们根本不需要考虑投资所必须的精准度,只是在建设一个帝国而已。
底下网友回复到:我了解到腾讯投资了数以百计的公司,这确实让我担忧,他们到底对所有这些公司做没做尽职调查,还是他们就随便往墙上扔屎,就希望能粘在墙上(也可以理解为希望稀泥能扶上墙)
(华尔街日报认为:被评为垃圾级别的万达能够得到现金注入,主要得益于巨头竞争)
腾讯的四处并购,入股和饭局,是有原因的。
在香港南华早报的报道中,上海社科院首席研究员Li Yi表示“如果腾讯想要保持强劲的增长,就必须开拓新的领域或者进入竞争对手的领域。
自腾讯2017合作伙伴大会后,马化腾就吹响了新零售的进攻号角,而腾讯的新零售布局也随着对线下零售的不断加码开始逐渐显现锋芒。
阿里巴巴的新零售战略出台之后,京东成为了腾讯最主要的“拳头”。 2017年10月,腾讯和京东共同推出了【京腾计划】,但腾讯并无在新零售战场进攻的意图,仅是通过京东进行防守。
但阿里巴巴和京东之间仍然有不可弥补的巨大差距,京东的无界零售体系由于缺少金融、文娱等生态,天然就缺少关键的一环。再加上京东和永辉超市之间存在某种程度上的竞争关系,腾讯的新零售战略其实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僵局。
就以往的经验来看,电商和零售一直不是腾讯所擅长做的。相比于阿里能够发动自己旗下的资源来建立业务体系,腾讯很多时候更加青睐于以「买买买」的方式来打造零售业务,而这则是出自于对自身商业基因缺失的防御。
腾讯和阿里在移动支付领域早已打得不可开交,而新零售作为移动支付一个巨大的线下流量入口,战火自然会引向这个领域。
长远来看,如果腾讯不做新零售,商超支付入口、数据入口、流量入口等都将受到日渐壮大的阿里新零售业务的影响。再加上线上流量红利见底这个导火索,腾讯和阿里在新零售的直接正面交战已成定局。
阿里腾讯对峙 腾讯天生基因缺陷 为万达送上救命稻草
万达在此前的政府整顿行动中措手不及,境外现金流面临极大压力。据彭博新闻社报道,万达20亿美元海外债务中的四分之一将在3月份到期,公司承压极大,开始出售海外酒店和地产项目。
在南华早报的采访中,高级分析师Zhao Ziming说:“我认为这位地产开发商正在通过和中国最大的互联网公司合作并进军线上业务来减轻政治风险。
除了三月份到期的还款之外,万达还需要在五月份还10亿美元,11月还6亿美元。万达没有太多在中国大陆之外募集资金的渠道。因为其商业地产在香港退市,并且这个政府加强了对海外资金的管控。 公司正在向中国的发改委申请在海外发债,但是失败了。
尽管其国内现金流强大,但是关于其是否能将现金从国内转到国外的不确定性将加大其还款的压力。穆迪在2017年9月份将万达商业地产评级调为“垃圾”。 标准普尔和Fitch 也将万达商业地产下调为“垃圾”评级。
- 剪映海外版回归美国:短视频创作工具再战江湖
- 全球IT大手笔:数据中心系统支出飙升,去年IT支出破5万亿美元
- 苹果市值一夜蒸发超千亿美元,蔚来机器狗项目蓄势待发,科技巨头风云变幻
- 比亚迪印尼工厂年底竣工:投资10亿造新能源车,年产能达15万辆,加速东南亚绿色出行
- 蔚来汽车销量飙涨,1月前三周同比猛增近150%,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 谷歌押注AI未来,向Anthropic新投10亿美元,抢占OpenAI竞争高地
- 春节临近,打车需求大涨,哈尔滨三亚异地需求成热点
- 本田汽车AEB系统问题引爆美国监管机构调查:30万辆车遭殃,消费者权益受挑战
- 中国制造崛起:2024年破茧而出,超40万亿产值领跑全球,创新力破茧成蝶
- 印尼与苹果接近达成投资协议:iPhone 16系列有望重返印尼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