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奇累得病倒了。
在接受我们采访之前的这几天,印奇每天都只睡了三四个小时。到了采访当天的早上,他的身体终于支持不住,发起了高烧。原定十点的录制,被迫推迟到下午两点半。
受到科幻电影的影响,人们对人工智能往往抱有一些“极客式”的幻想,总觉得这些功能强大的“AI”,是一个或者几个极客,躲在灯光阴暗的车库里,花上几个通宵搞出来的,但现实情况却是,人工智能是一个智力与劳动力都很密集的行业,想要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几个人和几个通宵显然是不够的。
印奇、唐文斌、杨沐——旷视的三个创始人,人称“Face++三剑客”——都出身于如今声名赫赫的“姚班”。在中国,乃至世界的人工智能版图上,“姚班”子弟们正在成为一支越来越难以忽视的力量,而旷视的创业也正是从印奇与唐文斌在清华大学的宿舍里启航的。印奇坦言,旷视创业初期更像是“一个学生的课外作业”。
学生创业难免走弯路,在创业最初的几年,旷视也经历了从to C到to B、To G的转变。旷视真正的转折点是2015年,那一年的CeBIT(汉诺威消费电子、信息及通信博览会)上,马云向全世界演示了蚂蚁金服的Smile to Pay刷脸支付,其背后的技术正是来自旷视。这笔业务帮助旷视在to B市场上站稳了脚跟。
去年10月末,旷视科技完成了4.6亿美元的C轮融资,一跃成为中国最受关注的几家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之一。时至今日,这笔融资也依然是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融资中额度最大的一笔,旷视科技的估值也随之突破20亿美元,成为了一只名副其实的独角兽。
为此,《中国人工智能之路》特意选择了旷视科技Face++联合创始人、CEO印奇作为我们的下一个对话对象,和他一同探讨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可能给中国社会,甚至给整个人类社会带来的改变、福祉与困惑。
毕啸南与印奇
技术、商业与行业是这场对话的三个关键词。
印奇认为,科学型企业家要平衡好技术信仰与价值务实二者之间的关系。技术信仰与价值务实,两者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的。技术信仰是一个公司的长期驱动力,而价值务实则是要解决企业当前所面临的生存问题。“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本质上一定是把技术和商业做到了非常好的结合。”
印奇表示,下一阶段,人工智能最重要的是技术和场景的结合。人工智能领域将在2018年结束摸索期,从技术驱动转向商业化落地。自2018年起的第二个五年,会是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五年,新的巨头可能会在这段时间内产生。有实力的公司会寻找到适合它落地的核心行业,人工智能行业的主赛道也会呈现在竞争者的面前。
对于当下人工智能创业的热潮,印奇的观点颇为犀利。他认为,人工智能并不是一个风口,而是一股洪流,两者存在本质的不同,“风口吹一吹可能还好,但跳进洪流里是会被淹死的”。人工智能创业是“一场深耕,一场长跑”。在这样的条件下,留给机会主义者的空隙可能不多。
印奇认为,AI本质上是要提供一个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需要算法、软件、硬件、解决方案四者相互承接,组成一个完整链条,才能给一个行业的客户提供足够的价值,这种长链条的竞争是旷视目前所面临的最大的挑战。
以下为对话实录:
毕啸南:这一轮人工智能的创业者,有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科学家特别多。你认为这中间是不是需要有一些壁垒上的一种突破和思维模式上的一种突破?当科学型企业家变得具有比较复杂的管理者的能力或者是商业能力的时候,他就失去了本身的这种科研性呢?
印奇:我觉得第一点是每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时代的企业。关于这轮人工智能创业者而言,技术确实是里面最重要的主题。我觉得作为一个技术型或者科学家的创业者,他有他的优势和劣势。优势来说,我们有个词叫inside(内容),就是他对这个技术和技术的周期都有判断,所以他可能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正确的战略。但另一方面,任何一个成功的创业项目,本质上一定是把技术和商业要做到非常好的结合,不能光懂技术,而在商业部分失利。其实包括我个人在内,我觉得这是个非常大的挑战。技术型创业者在很多思维上,可能很工程师思维或者很科学家思维;而商业上可能需要的又是另外一种思维,更具用户导向,或者说更从人性出发的一些想法。我觉得这个要求还蛮高的,需要达到复合与平衡的一种状态。
我们内部有两个词,一个叫技术信仰,一个叫价值务实。我觉得这是一体两面,缺一不可的。技术信仰这个轴,我觉得是不能丢的。因为技术是科学型企业家最重要的驱动力。当一个科学家,他真的变得非常市场导向的话,我觉得他很难把这家公司做长久。
但另一方面叫价值务实,就是每个公司得活下去,所以他得把长期和短期的结合。谁能够把这两者做好平衡,我觉得可能这个企业确实能够走得比较长久,并且能够在他的领域里面起到一个领军的角色。
毕啸南:你刚才提到了Face++已经成立六年了,就是这个过程你觉得变化大吗?你个人的心态上。
印奇:我觉得变化还是挺大的。简单来说,我们从最早的就是两三个人,其实坦白来说更像是一个学生的课外作业一个感觉,到现在公司相对接近一千人,并且我觉得是汇聚了一帮最优秀的人工智能方面无论是技术产品还是市场的人才。
从我自己的时间分配,很明显能够看出来,最早的时候我几乎就是一个科研的技术的leader(领导),我可能百分之百的时间都用来跟这些技术的同伴们一起思考怎么让我们产品的性能达到第一。我们从2013年开始,陆陆续续在全球的一些人工智能技术比赛里面,打败过Facebook、Google这样的公司。
我原来就是个百分之百的技术男,但后来的状态可能是50%做技术,另外那50%就会处理商业和资本上的一些东西。
到了现在,我可能最多最多也就30%的时间在技术上,因为技术上可能最多的看的是一些远景,看的是一些大方向,而70%的时间可能更像是个企业家,或者叫创业者——现在还称不上企业家。我需要去真正为这个公司去构建一个更好的大环境,为这个公司去攻克最重要的客户,为这个公司去制定最重要的一些战略决定。
毕啸南:你刚刚提到了说人工智能这个浪潮,而且你已经说了第一阶段,你认为它可能发生的种种表象,在你看来,你感觉到人工智能这股浪潮未来大概会分哪几个阶段?
印奇:我感觉2018年是第一波浪潮的最后的一年,之后可能会有一些新的转折。我觉得第一个阶段大概经过了五六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其实是一个摸索期。大家也许有不同的切入方式,但一个总的主题,大家强调的更多是技术驱动、技术平台。
在过去一两年时间里面,我们已经渐渐地意识到,人工智能这股浪潮最重要的是技术和场景的结合。所以我觉得到2018年之后的这个阶段,会是一个遍地开花的阶段,真正有实力的公司会寻找到它自己的核心行业,人工智能领域的主赛道也会真正涌现。从2018年起的第二个阶段的五年,我觉得是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五年,我觉得会像当年的诞生BAT一样,产生一些新的巨头。
毕啸南:这个新的巨头跟老的巨头之间,你觉得这种竞合格局会呈现一种什么状态?首先您认为其实是在既有互联网巨头之外,是能够诞生一批人工智能领域自有巨头的?
印奇:当然。我觉得其实这波浪潮里面,就是传统的BAT这些大的公司,我觉得还是非常有优势的,因为这里面其实本质上的,无论是从资金、人才,包括它的所拥有的数据和场景,这方面都是既有的这些巨头公司拥有的。
但是这个创新永远是这样,就是既会有这种原有的传统的巨头公司能够做到转身,能够在下一波浪潮里面仍然去引领,也会涌现出一些新的新巨头。并且我对于这个我会非常有信心的点是说,其实当我们回顾整个互联网这个时代,你会发现它的波及面其实并没有想象的广,你会发现当你去到工厂,你去到农村,你发现他们生活还是可能跟10年前没有太大的差别。而我说人工智能这波浪潮,我觉得核心它会驱动的是从互联网的这种消费级的领域,去波及到更多的,包括企业级、工业级这些应用场景下,而这些场景下,我觉得其实新兴的公司会更有机会。
毕啸南:能不能再谈得具体一些,就是你认为弯道赛车这件事情,就是对于中小型的这些新兴的创业者而言,你觉得可能最先在哪几个领域出现巨头?
印奇:这点我们还真的很仔细思考过很长时间。我们认为这波AI浪潮,本质上是AI+行业。AI是你的核心能力,你再选择一个行业与它相结合。这个行业的选择其实非常有学问。如果这个行业是一个非常互联网化的行业,或者简单来说是一个非常线上的行业,我觉得这个竞争比较难。因为线上就像是一个平原,别人有百万雄师,而你可能有一个轻骑兵。你也许可以阶段性的攻城掠地一部分,但因为这是个平原战争,所以你最后可能还是守不住。这是在线上。
但是如果这个行业完全是在线下的话,你会发现这些行业的在线化的这件事情还没有做完。举个例子,我们说工业大数据,其实你会发现很多工厂连传感器都没有装,这些数据都没有存到一个IT化的系统里,这时候你如果去攻克这个行业的话,你会发现它周期非常长,因为你要把在线化、智能化这两件事同时做就会非常难。
所以最后真正给我们的机会可能就是在这两者之间,这个行业可能又得很大,同时你会发现你阶段性的完成了这种在线化,已经有了一些数据,然后同时它已经有这种“在线+智能化”产业升级的需求。
而我们从经验来说,我们自己可能觉得以下行业是很有机会的。
第一个是金融行业。无论是互联网金融的创业,还是各种金融基础技术创新,我觉得其实是个非常非常大的行业,它也符合既是算传统行业,又是可能已经在线化相对比较成熟,同时又体量足够大。
第二个,我们叫城市大脑,或者说换一个词,叫泛安防。就是说安防这个行业其实是一个比较线下的,大家对安防的理解,可能都是在城市里面有各种摄像头,我们叫安防摄像头。但在这个行业里,其实我觉得未来会升级到,不叫安防摄像头,叫城市摄像头,这就像一个城市的毛细血管一样,有很多的数据的采集,这些数据汇集下来,这是个巨大的行业,同时有非常大的机遇。
第三个行业,我自己比较看好的,是智能工厂,或者叫智能制造。你会发现这些劳力密集的行业里面,其实有非常非常多的机会,可以通过新的传感技术,新的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大量地去提升整个的流水线的生产效率。
上面这三个点我觉得是我们非常感兴趣,而且正在投入的。有几个行业我们没有做,比如像大交通行业,比如像无人车,都可以列为大概在这个范畴内;还有比如像医疗,这也是大行业。刚才罗列的几个行业是我眼前觉得最有机会的,当然还会有不同的行业不断涌现。
毕啸南:那对现在第一波这些创业者而言,因为你是非常好的一个代表,对于很多现在AI行业的创业者,因为现在我看统计有五千多家了,以及投资人,对想进入这个领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你从亲身经历来讲,你有什么建议其实可以分享给大家的?
印奇:我觉得,对于这一波人工智能浪潮,大家还需要认识到它的不一样。中国有很多很多风口,但风口和洪流是不一样的。风口吹一吹可能还好,但洪流跳进去有可能会被淹死。
我觉得AI的整个创业的过程是比较深度的。从搭团队来说,它启动的门槛就比较高。如果你真的很认真的去做一个行业的话,会发现你的技术人才储备一个基本团队,代价是比较高的。
然后你的整个市场化的过程,又不会像互联网做一个APP那么简单,你可能要深度的去做这个行业。所以你会发现,当你把这些每个模块分别做一圈之后,你发现你所花费的时间,投入的精力,投入的整个资本的量级,可能都比原来要多很多。
互联网之间讲究用针捅破天,但我觉得在AI这个领域,或者在工业互联网这个领域里面,可能不会太有这样特别机会主义的机会。我觉得现在的五千多家的AI公司里面,几乎90%是套了AI这个话题,真的是在做AI的可能并不多。
现在在做AI领域的,我觉得都有焦虑意识,因为你发现你可能不仅仅是要把技术做好,你还要去改变行。这两件事其实真的是都挺难的事,你能做好一件就不错了,更何况现在几乎给你的命题是,这两件事你必须都做好,你才有机会生存下来,才有机会做大。
所以我给的建议是,第一,就像西天取经一样,你要问自己是不是准备好了。如果你真的准备好说,我在这个行业做五年、十年,我确实认可这个行业。那我觉得这确实是一个未来五年、十年不会落伍,或者说永远在舞台最中央的一个大行业,值得你去投入。
毕啸南:旷视目前,或者是之后的一个业务布局,你打算怎么布局?
印奇:我觉得我们比较坚定地就是沿着视觉计算这条路走了。自然语言处理这件事,我觉得特别适合大公司来做,因为它们有非常多的在线数据,所以比如搜索公司、社交公司它们都有非常好的积累。包括你看国外的巨头,Google也好,Microsoft也好,Facebook也好,大家发力都在这里,这是一个一定要去争夺的一个入口级的东西。Siri起到一个例子,其实还不够好,还有微软小冰,就是这个范畴,这些大家伙们去打的。
那也有些创业公司,可能在些垂直领域是有机会的,我觉得视觉计算这个领域里面,第一没有巨头,第二它足够大。其实自动驾驶可能是被单独拆出来的一块,因为车这个行业非常的大,所以大家很关注,但我自己会认为,未来真的在这个城市的各个场景中这种摄像头,怎么把它们连接起来,形成一张真正像城市的神经网络一样的一个系统,这个是未来的城市基础设施。这是我想去做的,所以我们的愿景叫做“赋能机器之眼,构建城市大脑”。
毕啸南:那其实你在这个过程中,虽然你说我们每天都在解决新的问题,但是事实上就是Face++也好,或者你所代表的这个领域也好,我们不谈大AI那么宏大的领域,就是你们现在事实上遇到最大的那个难点是在哪个方向?
印奇:我们最大的难点是,AI其实是要提供一个端到端的解决方案。端到端怎么理解,就是说你会发现原来你做一个产品,你可能只要做一个APP,做一个软件就可以了,你至少不用做硬件。有一段时间做智能硬件创业的时候,大家可能要把软件、硬件都做了。到了做AI,发现不光做软件、硬件,在软件的背后你还得做算法,而在硬件的前面你可能还得做一个行业的落地的整体的解决方案。就是你可能是算法、软件、硬件、解决方案这四个东西你得加在一块,你才能给一个行业的客户提供一个他预想的价值。因为它们这四个是承接关系,比如说第一个板块你做了100%,第二个板块你做了90%,第三个板块你只有50%,最后给用户的感觉就是个50%的产品。这个长链条的竞争,对公司来说,我觉得这是最大的挑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