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在实际应用中,人工智能已深度切入制造业、IT、金融、医学、城市规划、交通等多领域,逐渐渗透人们的生活。
消费金融具有人群广泛、场景复杂、交互频繁等特点,而人工智能使金融机构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全面改善用户体验、让服务变得有温度,在企业提升效率、降低成本的同时普惠大众。
数据显示,近年来消费金融获客增长率超过20%,行业高速增长的同时要服务好海量客户,人工智能的作用功不可没。目前,包括蚂蚁金服、百度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在内的多家机构已将人工智能应用在获客、风控、催收、客服等领域,人工智能对消费金融全链条重构改造,让服务的效率、安全度和用户体验大大提升。
以马上消费金融为例,其推出的Luma风控系统、XMA智能客服系统、G!COLO智能催收系统、Face X活体人脸识别技术2.0、ICC呼叫系统自主研发项目都有人工智能的身影。
马上消费金融CTO蒋宁认为,人工智能在消费金融业务应用中最核心的几大环节包括智能营销、智能风控、智能客服和智能催收。
人工智能应用有助于提高自主获客能力。马上消费金融借助AI进行智能营销,对目标用户建立精准画像,从场景出发设计多元化产品,并将合适的产品精准地推荐给有需求的用户,全面捕捉潜在客户,降低获客成本。
在风控环节,人工智能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消费金融客群中有相当部分是传统征信覆盖不到的,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建立风控模型,丰富风控维度,处理海量数据,挖掘出比人的经验更深层次的特征,控制借贷需求背后的风险,且工作效率较人工风控实现几何级数提升,能够在同一时间为巨量客户提供服务。
面对巨量的客服需求,传统的人工服务面临效率低下和服务质量不高的困境,通过人工智能与人工的协同,可以提升客服效率并优化用户体验。以马上消费金融自主研发的XMA智能客服系统为例:当客户提出简单、重复问题时,客服机器人可直接应答,回答正确率超过90%;当“疑难问题”出现,人工智能会推送知识库中的最优答案给客服人员,由其选择答案回复用户,必要时转接人工进行沟通。
通过人工智能改造催收环节,使得催收流程更加规范、效率更高而且保障了用户体验。如马上消费金融自主研发的G!COLO系统,人工智能结合巨大计算规则,针对不同客户采取不同催收策略,降低了催收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行业人士认为,消费金融的发展空间巨大,行业正积极将人工智能投入实际运用,达到提升运营效率、降低综合成本的效果,未来将有能力为用户提供价格更低、体验更好的服务,让消费金融服务有温度、更普惠。
- 比亚迪整合五大子品牌为APP,打造一站式车主服务平台,体验升级中!
- 谷歌预警:警惕AI安全风险,公开防御蓝图
- 比亚迪起诉自媒体“智能EVO”:维权行动揭开名誉侵权黑幕
- 小米纸扎版SU7专利爆光,网友笑称清明节新爆款
- 微软暂停数据中心扩张计划:数据中心“退烧”,回归理性扩张
- 货拉拉力争2024年上市,营收增长19.39%达15.93亿美元,你准备好投资了吗?
- 巴西监管风暴下,苹果App Store应用追踪透明功能面临巨额罚款
- 中国快递协会严正声明:反对美取消“低价值包裹免税”政策,公平贸易不容欺诈
- 美股七巨头市值一夜蒸发逾万亿,金融风暴即将来临?
- 前华为智驾负责人苏菁:揭秘特斯拉自动驾驶真实水平,断代领先并非全然事实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