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双携手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共同探索智慧司法
12月29日,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和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正式在京成立,旨在推动法律人工智能产业深度发展、法律人工智能研究以及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升司法体系效能,更好地服务社会。作为北京大学法学院的合作伙伴之一,国双凭借在司法大数据领域的丰厚实践成果和创新技术优势,将持续为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的研究提供智力支持,推动理论研究和智能产业深度融合,助力中国法律法规的智能化创新发展。
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中心主任张守文,北京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杨晓雷,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信息研究中心主任赵志刚,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总工程师孙福辉,天津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高绍林,国双董事长兼CEO祁国晟等嘉宾出席了成立仪式,共同见证这一重要时刻。
国双董事长兼CEO祁国晟先生致辞
活动中,祁国晟先生在致辞中首先表达了国双对于参与此次与北京大学的合作深感荣幸。他表示,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各类应用与民众生活场景结合地愈加紧密,同时隐性风险也在不断增加,这就要求法律规范必须及早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需求,而且更要将司法的决策自动化变为思考决策自动化,彻底解放人的价值。此次国双与北大法律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携手,期待能以国双在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技术优势,以及在司法领域的深耕投入,共同推动法律人工智能的应用融合,研究法律与人工智能时代的边界,培育德术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怀着这样的使命和社会责任感,国双希望善用人工智能,以更宏观的视角、更包容的情怀,更理性的智慧、更专注的实践,给国家、社会、民众带来更好的福祉,助力中国司法体制彰显公平正义。
2017年可以说是中国人工智能时代的元年,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明确了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目标。今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部署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并专门针对司法领域提出“建成更加完善的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的战略目标,而12月工信部出台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更是明确提出了“开展人工智能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研究,为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的具体要求。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顺应智慧司法的革新浪潮,北京大学法学院联合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具代表性的法律人工智能创业公司、以及法律人工智能研究机构等,率先成立了法律人工智能实验室和研究中心,将重点开展法律与AI产业的深度应用合作、人工智能的法律规制研究、以及对法律与AI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和输送,旨在打造世界⼀流的科技与法律交叉学术平台,积极助力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法律与人工智能领域的良性结合与长足发展,为国家法治进步与技术创新不断贡献力量。
在揭牌仪式之后,第一届北京大学法律与人工智能论坛也同期召开,国双助理总裁石鹏、国双司法大数据事业部总经理王锰先后发表了主题演讲,与在座嘉宾分享了法律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以及技术应用的前景。
作为国内领先的企业级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提供商,国双将司法领域的地位不仅停留在技术研发层面,更将其赋予社会的使命感。依托国双十余年来在商业智能、融媒体、电子政务、工业互联网等多个领域的大数据实践经验与技术积累,得益于专业的技术、优秀的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先进的大数据工具以及顶尖的行业认知,国双已通过“法信微诉平台”的试运行,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实现了“在线诉讼服务+远程审判全流程”服务,是法律与人工智能产业融合的成功典范,更是中国司法在智能化道路上迈出的标志性一步。
“科技改变产业、促进社会发展”一直以来是国双秉承的立业之本,是使命,也是责任。国双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司法行业领域,探索法律边界,期待用科技推动整个社会的改变。未来,国双将拓展与众多专业领域的顶尖机构和有识之士优势互补,持续深耕产业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探索,共创智慧生态圈建设,善用人工智能科技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不断前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