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KID告诉我们,为何中国企业难以被世界尊敬?

几乎与红黄蓝幼儿园舆情同步,中国企业VIPKID在北美也遭遇信任危机。VIPKID自称是全球最大的在线英语教育平台,利用一对一线上软件,让中国4岁到12岁的孩子,享受北美外教的授课。据官方宣传,从2017年8月到11月,VIPKID的外教数量从2万人突破3万人。

在一次接受采访时,VIPKID创始人兼CEO米雯娟不无骄傲地表示,“一个月有十万老师来应聘,我们从里面选五千个最好的”。海量的应聘者,低于5%的录取率,看上去可以给投资方和学生家长提升不少信心。

但事实上,部分家长向媒体抱怨,在VIPKID上每次外教都不固定,他们发现试课时很满意的老师,在付费后就再难约到。所谓的“纯北美外教”,也加入了澳大利亚等地的老师,口音都难以统一。甚至有学生遇到了年仅15岁的未成年外教。

这并不难以理解,如果米雯娟所说一个月有十万老师应聘属实,那么VIPKID每天就要面对3300位应聘者,世界上恐怕没有一家教育机构可以确保这些面试百密而无一疏。在外教数量狂飙猛进的同时,质量似乎只能退居其次。

在崇尚雪球式发展,快速迭代的中国互联网领域,VIPKID的做法并不会遭到太多质疑。投资机构更愿意看到企业对估值和利润赤裸裸的追求,为了拿到更好的投资,企业都会拼命讲故事凑题材,最常见的,就是在短时间内烧钱,把量冲上去。

在外教数量“大跃进”之前,VIPKID就已经成为了明星公司。在创新工场、红杉、真格、经纬等知名投资机构的光环加持下,VIPKID在互联网教育领域一时风光无二。然而,VIPKID所依仗的“一对一外教”模式,其实早被业内试错多年,发现基本无法盈利。面对这个核心质疑,VIPKID的解释是用户续费率高达95%,而且有65%的客户都是“老带新”而来,总之获客成本远低于竞品,让VIPKID具备独特的竞争优势。

这种说法并不能得到业界的认可,因为这超出了英语培训业的常识,VIPKID因此也被质疑存在“刷单”的嫌疑。有业内人士分析VIPKID公布的“双十一”单日营收1.62亿元人民币,以平均客单价1.5万来计算,VIPKID当日成单10800单。VIPKID目前的员工规模为2000人左右,如果其中一半都为电话销售的话,平均每个销售的单日成单量为10.08个,人均销售额16万元,这显然是两个不可能完成的KPI。

除了销售情况云遮雾罩之外,VIPKID在运营数据披露上也一贯前后不一,自相矛盾。此前,无论是VIPKID官方还是创始人兼CEO米雯娟都多次表示,VIPKID2016年完成营收10亿元,2017年预营收50亿元,单月营收过4亿元。然而,在面向海外投资人的融资计划书上,情况却让相信VIPKID神话的人大跌眼镜。

据这份今年流传于投资圈的融资计划书披露,VIPKID2016年的其销售额只有9500万美金(约6.3亿元人民币),今年的预营收也只有4.4亿美金(约29.1亿元人民币)。既为融资计划书,就没有压缩营收,自贬发展前景的必要,然而这些数据为何与宣传口径大相径庭,VIPKID一直没有公开回应。或许,中国创业圈已经习惯于夸大数据,人们都见怪不怪,只有欧美投资人才有资格看到更准确的数据。

然而,这种风气蔓延,那些踏踏实实做业务,老老实实报数据的企业,就得不到应有的估值,以及融资发展的机会。比如在英语教育行业,不乏锐意进取的创新性企业,但就因为不屑于去包装数据,就一直被南郭先生们强压一头。是时候让满嘴跑火车的企业和创始人们付出代价了,否则长此以往,各个领域都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受损的必将是整个行业和用户群体。

VIPKID的广告

在更崇尚诚信和契约精神的西方,有类似做派的企业很难赢得尊重。从聚美优品私有化风波到红黄蓝集体诉讼,再到VIPKID的营收疑云,即使它们没有付出现实的代价,但其品牌价值乃至整个中国企业的形象,无疑将减分不少。尽管VIPKID在4个月前宣布,它从红杉资本和腾讯等投资机构那里获得了2亿美元融资。

一个在基本数据都谈不上诚实的企业,内部的管理规则和文化也会成为问题。据彭博商业周刊报道,美国田纳西州42岁女子Misty Heitman是VIPKID的一位外教,一天早上她在家中登录系统准备授课时,患有偏头痛的9岁女儿在睡梦中死去,然后她取消了课程并开始哀悼,随后甚至搬家移居。然后,她就因为取消若干课程而被VIPKID开除了,尽管她已经告知平台她刚刚遭遇了什么。

她的遭遇在网上引起了外教们的愤怒,最后Misty Heitman收到了VIPKID的道歉和鲜花,并被恢复了工作。VIPKID创始人米雯娟曾盛赞外教们的专业精神和责任感,他们每个月只能收入三四千美元,但大部分人都很努力地工作。然而在Misty Heitman事件中,VIPKID并没有做出正确的反应——迫于舆论的纠偏,更多是平台的一次危机公关。

彭博商业周刊认为,出现Misty Heitman之类的事件,主要是因为VIPKID和UBER之类的“共享经济”企业,与在平台上提供服务的老师和司机之间的关系,被平台定义为“承包商”,绕开了北美完善的劳工保护法规,但在日常运作中,为了确保自身利益,平台更倾向于对待员工的标准要求这些“承包商”,从而导致“共享经济”变味。

然而,彭博商业周刊的调查显示,即使以对待员工的标准衡量,VIPKID对外教们的要求也显得不近人情。一位VIPKID老师表示,由于害怕失去工作,她在生下孩子的当天就在病床上开始授课。另一位则称,她进行了急诊阑尾炎手术,却在两天后被告知,她的病情还没有严重到被VIPKID认为可以无责任取消课程。第三位女性则说,在她因偏头痛而入院治疗时曾向VIPKID提交相关证明,也被告知这还未严重到可以缺席课程。

VIPKID的宣传语为“美国小学在家上“,然而上述女老师们的遭遇,显然是美国小学老师们无法想象的。当平台运行规则由不近人情的平台规章和人工智能控制之后,可以想象3万名VIPKID老师们在线授课时,也很难像线下的老师那样温暖和有耐心,他们只是一群在平台上赚生活费的人,是对失业和罚款的恐惧,驱使他们即使身心再疲惫也要打开授课软件,与陌生的中国孩子交流。

这些情况,那些为孩子支付不菲学费的中国父母并不知晓。当VIPKID还能为外教们提供收入时,它的强势就在所难免。Heitman在接受道歉并恢复工作后,选择原谅VIPKID,“起初我受到了伤害,但我们已经解决好了。我知道它是一家年轻的公司。”可以确信的是,她不会把自己的遭遇告诉自己的中国学生。

VIPKID还将裹挟着颇为可疑的营收数据继续前行,它以“美国故事”为卖点,吸引了数十万中国家庭注册,其中一部分还成为付费用户。可是它的基因还属于一个“中国故事”,据说将冲着上市而去,那么它的归宿,是趣店,还是阿里巴巴,很多人心中已有答案。

极客网企业会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12-08
VIPKID告诉我们,为何中国企业难以被世界尊敬?
几乎与红黄蓝幼儿园舆情同步,中国企业VIPKID在北美也遭遇信任危机。VIPKID自称是全球最大的在线英语教育平台,利用一对一线上软件,让中国4岁到12岁的孩子,享受北美外教的授课。据官方宣传,从2017年8月到11月,VIPKID的外教数量从2万人突破3万人。在一次接受采访时,VIPKID创始人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