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华为在北京召开新品发布会,发布包括最新的HUAWEI nova 2s、华为智能体脂秤等在内的多款新品,其中还包括一款颇为亮眼的黑科技产品——华为运动心率蓝牙耳机R1 Pro。华为消费者业务手机产品线总裁何刚称R1 Pro、华为体脂秤、车载充电器是nova星人的三个装备,不仅仅要高颜值,更加倡导运动健康。R1 Pro是全球内首款能够检测佩戴者心理压力的耳机产品,其基于心率变异性的压力检测算法来快速评估出用户心理压力等级,然后对用户进行反馈式放松训练,从而达到舒缓心情的目的。作为一款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新智能可穿戴产品,华为运动心率蓝牙耳机R1 Pro在会上一经公布便受到了多方关注。
(现场产品实拍图:心率耳机外观)
华为R1 Pro由华为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研发,由中科院心理所提供全面且详尽的数据技术支持,再依托华为运动健康APP,可快速对用户的心理压力等级进行评估,并输出对应的“心晴指数”。“心晴指数”共分为四个等级,按得分从低到高分为:心情不佳,心晴一般,心晴不错,心晴很好。当测得用户存在心理压力的同时,R1 Pro将根据心晴等级来针对性地通过播放音乐,白噪音等缓解压力的声音,从而舒缓用户的心情压力,并通过生物反馈算法来度量用户放松训练的具体效果,从而达到改善心情的目的。
R1 Pro内置心率感应器,采用美国Valencell芯片,可以监测用户实时心率,用户只需轻松按键便能通过语音播报了解到自己此刻的心率数值,其准确率高达95%。再配合华为其他智能健康产品,如华为智能体脂秤,华为智能穿戴设备等,还能够为用户提供更为全面精确的健康反馈,帮助用户更科学地管理健康。
这款心率耳机在设计上也十分讲究——小巧轻盈的机身采用动铁单元及耳机部件的独特设计,重量仅为17g。精致简约的设计配以经典圆形搭配通透玻璃炫光膜工艺,凸显出强烈质感。红黑两种配色也能够满足各类用户的“色取向”。考虑到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R1 Pro将耳撑设计成鲨鱼鳍形状,可保证用户在运动中保持稳固佩戴。在与耳朵接触的部分则用柔软的硅胶进行了填充,配以随机提供的四款尺寸的耳撑耳套,让佩戴近乎于无感。对于使用中常见的防水需求,R1 Pro也做到了IP55级防水防汗,用户无需当心耳机被液体破坏。
在易用性方面,R1 Pro采用磁吸设计,方便收纳的同时还采用了创新的霍尔开关设计,可通过耳机腔体尾部的离合来自动识别耳机的使用与闲置状态。当耳机吸合时将自动暂停音乐和挂断电话,大大省去了用户手动操控的麻烦。R1 Pro的腔体采用了高清动铁单元,保证音质的同时还加入了通话降噪功能,即便是在户外跑步也能够获得清晰的通话质量。此外,R1 Pro采用了CSR高端蓝牙芯片,可实现10米范围内的无线连接。在续航能力上,R1 Pro最高支持待机5天,连续使用6小时,完全满足了用户各种强度的使用需求。
华为运动心率蓝牙耳机R1 Pro这款产品的发布,让华为在加速智能健康生态布局的方向又进了一步。通过这款可探知用户心情好坏的耳机,结合华为其他智能可穿戴产品,将从全方位地了解到用户身心所处状态,并依靠华为大数据所计算得出个性化解决方案,从而改变人们未来的生活。R1 Pro将在今天晚上18:08于华为商城开启预售,并于12月12日在华为商城、京东商城、天猫平台同步发售,官方售价699元。管理自己的情绪,从华为R1 Pro开始。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GitLab将告别中国区用户:是时候选择新的“极狐”或保护账号了
- 苹果明年推至少22款新品,阿里非洲首站启动,科技新品盛宴拉开帷幕
- SUSE预测:未来私有AI平台崛起,让我们共同见证AI的未来
- AI伴侣“小奇”:奇富科技重塑金融服务体验的探索之作
- 揭秘软银孙正义神秘芯片计划:打造超越NVIDIA的未来科技新星
- 大模型创企星辰资本获数亿融资,腾讯启明等巨头入局,人工智能新篇章开启
- 大模型独角兽阶跃星辰融资新动态:数亿美金B轮,揭秘星辰未来之路
- 哪吒汽车创始人资金遭冻结,1986万元股权风波引关注
- 本田与日产酝酿合并:明年6月敲定协议,新公司社长待本田推荐
- 金融大模型新突破:百川智能Baichuan4-Finance引领行业,准确率领先GPT-4近20%,变革金融业未来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