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CNN一篇《在德里呼吸相当于一天抽44根烟》的报道在国内引起热议。
前两周,印度首都的空气质量指数达到了令人恐惧的水平,一度超过美国大使馆空气质量指数的1000点。
目前新德里政府已经暂停了所有的市政建设项目,以此来作为一种解决污染危机的应急措施。11月7日下午,市政下令关闭了所有公立和私立学校,要求该市数万名学龄儿童留在室内;11月9日,政府禁止进货卡车并停止民用建筑工程;周四,市政府宣布了新的计划,将于之后一周开始实施部分禁止私家车使用的禁令。
根据独立研究机构伯克利地球科学研究小组(BerkeleyEarthscienceresearchgroup)的数据,呼吸空气中的PM2.5含量在950到1000之间,大致相当于一天抽44根烟。所以这就不难理解印度媒体纷纷以《在德里呼吸相当于一天抽44根烟》为题进行报道了。
(图片来自环球网)
早前就有实验证实,烟草燃烧产生的PM2.5等颗粒物悬浮在空气里,需要数天甚至几个月才能散发干净,同时还会继续够通过门窗缝隙、通风管道等多种途径扩散到房间的各个角落,附着在被子、窗帘、地毯等室内装饰物上,形成“三手烟”,对人体健康形成更深远的危害。
最近全国各地开始进入秋冬,雾霾天再加上降温,很多人连门都不愿意出,一些老烟民也就图方便呆在家里吸烟。不一会儿屋里就会烟雾缭绕得呛人。在大家开始关注新德里人民“一天‘被’抽44根烟”的时候,或许更应该知道:如果室内同时点燃较多根香烟的话,室内PM2.5也会直接突破1000,这时候吸烟危害的就不只是吸烟者自己了,并且严重程度不亚于生活在新德里。
戒烟这个难题已经困扰世界各国近20年了,人人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毫无疑问,就目前而言让所有烟民都完全戒烟,让世界各国都强行禁烟几乎是不可能的做法。那么是否有一种产品可以帮助有吸烟需求的人们去减少吸烟过程中对自身和周围人危害的选择呢?或许我们可以从一些发达国家身上找到答案。
近几年,发达国家吸烟率的下降已使烟草业面临严重的压力,据统计全球卷烟消费每年下降2-2.5个百分点,然而与此同时烟草巨头们的收入并没有受大的影响,这得益于他们早已经将新型烟草作为转型重点——如菲利普莫里斯,目前其已经开发出一种新的“低风险”的产品,称为iQOS。利用充电加热装置加热烟草棒,这种新型烟草棒产品被称为Heatsticks。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在这种新产品上投入了巨额研发经费,其竞争对手如英美烟草公司和日本烟草公司也纷纷加大了对类似新产品的研发投入。据菲利普莫里斯首席执行官声称,在日本和其他一些市场,目前已经吸引了超过三百万的吸烟者转用这种新型产品。
(图为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加热不燃烧产品iQOS加热器)
而英美烟草公司也发明了许多有想象力的方法,以保持其品牌在公众视野中的地位。例如英美烟草赞助了许多大型比赛,还赞助了伦敦交响乐团,但最重要的还是和菲利普莫里斯一样在产品上的转型,据悉英美烟草公司的加热不燃烧产品Glo也在日本等展开了发售,紧追iQOS。据Glo介绍,加热不燃烧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将同比传统烟草减少约9成。此外,该公司说明称,这类加热不燃烧产品是将专用香烟插入作为机体的加热器中,对烟棒进行加热。与卷烟相比烟味大幅减少,也不会产生烟灰。
(图为BAT的glo,图片来自网络)
日本韩国等国家开始有越来越多的无法戒烟的烟民选择对自身和周围环境危害都较小的新型烟草。在日本,不会为周围人带去二手烟困扰的一系列新型烟草就早已得到日本烟民的青睐。例如之前提到的iQOS,在日本销售不过短短两年,就已经拿下了超过10%的市场份额。iQOS及Glo等新型烟草在日本的火爆与成功虽然离不开日本人“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民族性,但一直以来日本的消费转型及流行趋势总是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影响或者预示着中国市场及消费者下一阶段选择,目前国内烟草行业也开始逐步引领烟草创新,一直处于尴尬境地的烟民和备受二手烟困扰的大多数可以有缓和关系的新选择?这些确实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恐怕只有时间可以回答我们了。
- AI硬件布局新突破:三七互娱投资的灵宇宙‘Ling!’在CES 2025惊艳亮相,颠覆未来科技想象
- 蔚来李斌回应美国网友:中国换电体验,3分钟让你欲罢不能
- 苹果停售iPhone SE 3,支付宝集福开启,新的一年,新玩法!
- 阿里春节后推出免费AI数字员工:反内卷新举措,让工作更高效
- 日产与本田合并需利润翻倍?能否成功合并,还需看双方如何应对
-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玩家满意度调查:从“多数不满”看游戏业变革
- 2025年国补落地天猫:新增7大品类,最高补贴2000元,购物新体验
- 小鹏新总部大手笔规划:面积超50万平方米,2025年8月启幕,科技新地标崛起?
- 滴滴App7.0升级:国内用户海外打车新选择,你准备出境打滴滴了吗?
- 阿里1688PLUS会员突破1000万,揭秘背后的商业秘密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