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惹事,但绝不怕事”的海信,近期就夏普在美国发起的一系列碰瓷式的诉讼做出反击。据悉,海信集团旗下上市公司——海信电器日前正式向北京和青岛两地法院发起诉讼,指控夏普多达十几款在中国国内销售的电视机产品侵犯海信发明专利权,涉嫌侵权产品在中国三十多个省市有售。

本次海信发起的涉案专利主要为“一种背光控制方法、装置和LED电视”以及“背光驱动电路和电视机”等两项专利,并均在有效期内。海信在诉状中要求法院判令夏普立即停止侵犯其专利权,停止制造、销售、许诺销售侵权产品,及销毁侵权产品等诉求,两地法院已正式立案受理。
2015年,夏普在经营极度困难的情况下,将其在北美的墨西哥工厂交给海信,同时将除巴西以外的美洲市场上夏普商标的五年使用权也转让给海信,在海信接管后,夏普在北美的经营稳步提升。2016年被富士康收购后的夏普违反契约强势要求终止品牌权,海信以信守合约为由拒绝这一无理要求后,夏普公开表达要“采取破坏式的行动”拿回夏普。今年以来,海信夏普北美品牌权之争愈演愈烈,而其背后实际控制人富士康因与海信有契约合同在先抢回夏普品牌无望之后,旋即采用诉讼甚至动用向美国政府发起337调查案等各种手段“围魏救赵”,上演现代版农夫与蛇的故事。然而,据悉,夏普对海信在美的诉讼一路受阻,先是紧急撤诉,再是当地时间11月13日,美国哥伦比亚特区(DC)地区法院作出命令,批准海信要求驳回夏普起诉的动议,同时对夏普申请禁令的动议予以否决。
此次,海信对夏普的一再挑衅不再选择沉默,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本次专利诉讼也代表了中国企业在应对外资品牌专利壁垒时发出的强音。而双方在中美两国两条战线分别通过法律手段应对,乃至升级至国家间的贸易大战,也必将引发法律界高度关注。然而,夏普在中国遇到的不只是企业间的争端。夏普的低价策略及其连锁反应在中国饱受诟病,据公开报道,今年以来,仅消费者对夏普质量问题发起的诉讼即高达十数起。
- 英特尔18A工艺跃进,上半年流片揭秘:工艺革新能否引领新一轮芯片革命?
- 龙芯处理器加持的DeepSeek大模型推理一体机:自主可控,性能强劲的新探索
- 特斯拉新工厂:超越产品本身,引领未来出行新纪元
- 锂电池装车量同比增20%,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火爆
- 小米空调剑指国内空调市场第三:米家中央空调Pro即将亮相,颠覆传统制冷新体验
- 小米AI PC震撼来袭:99Wh超大电池加持,智能办公一触即达
- OpenAI员工质疑xAI:Grok 3基准测试结果误导性引发争议
- 特斯拉新款Model Y手册来袭,本月下旬交付,用车生活更省心!
- 巴菲特巨富财报揭秘:营收飙升3714亿美元,净利润却意外下滑,财富增长谜团待解
- 坦克400柴油版:回归实用主义,售价24.98万元起,不花哨的硬派越野车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