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双十一,电商巨头们在线上的“肉搏大戏”固然好看,但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最后一块金矿,线下同样值得关注。在今年8月南京开出首家无人店后,中国最大的O2O智慧零售企业苏宁,将在北京、上海、重庆、徐州再开四家无人店,通过成建制运用黑科技来提升消费体验。
苏宁在无人店领域的作为,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今年9月7日,中国连锁经营协会组织部分零售企业,在商务部召开无人值守商店发展情况座谈会。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对于苏宁无人店的运营情况很感兴趣,并对苏宁提出的无人零售分级给予肯定。随后,苏宁、欧尚、天虹、居然之家、易果生鲜等5家企业,组成了《无人值守商店运营指引》的起草小组。
11月2日,《无人值守商店运营指引》在2017中国全零售大会上发布,新华社等权威媒体以“无人值守商店有了‘标准’”为题进行了报道。俗话说“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如果单从这个角度来看,苏宁已经是无人店领域的一流水准。
苏宁率先提出“无人店分级”理论
当下,各类“无人店”可谓是遍地开花,放台自助售货机也号称“无人零售”。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怎样的店铺才是真正的“无人零售”?
近日发布的《无人值守商店运营指引》明确,无人值守商店是指在不存在人工干预的情况下,采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全自动完成商品销售过程,亦可根据店内条件自动提供有偿或无偿服务的零售商店。无人店经营主体应具有移动支付许可或与拥有移动支付许可的合作方进行合作,具有与经营范围相适应的专业指导、技术培训和售后服务的能力,并运用信息管理系统对店内商品进销存情况进行管理。此外,《指引》中有关“安全”的内容占据了非常多的篇幅,这也体现了无人值守商店在保障顾客、商店及店内商品、数据信息等安全方面的一个重要导向。
(图:苏宁全国第一家无人店备受关注,刷脸付款大大提升消费体验)
早在苏宁体育Biu诞生之前,苏宁就已经针对“无人店”这一风口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发现不仅仅是传统业巨头在布局无人零售领域,中小型创业公司也逐步崭露头角。深入研究国内外市面上现有不同形态的无人店后,苏宁技术研究院率先提出了“无人店分级”的理论体系。
根据苏宁云商IT总部执行副总裁、苏宁技术研究院院长向江旭的这套“Level0——Level4无人店智能化分级”系统,Level0对应的是有人店铺模式,Level1对应“便利蜂”或自动售卖机一类的初级自动化模式,淘咖啡算L2级别。目前最先进的技术只能做到L3的水平,它对应的是“Amazon Go”和“Take Go”。终极目标Level4,目前还只存在于理论中。
在向江旭看来,“苏宁体育Biu”介于L2和L3之间,要比一般的L2级无人店先进之处在于,付款时无需人工停顿。“Amazon Go在购物环节主要运用了机器视觉、传感器融合以及深度学习算法等前沿科技,苏宁在进行商品识别时选择了更为成熟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但从智能化的角度来看,RFID要低于机器视觉。”向江旭表示,无人店肯定都想朝着更高级别发展,苏宁也正在研究计算机视觉以及重力感应等技术。
IT队伍扩充到万人,无人店已成可复制业态
记者了解到,相对于其他无人概念店,苏宁无人店的系统造价成本更低,商业化程度更高。
在11月16日举行的苏宁易购O2O购物节媒体发布会上,苏宁易购总裁侯恩龙就表示,苏宁无人店已经形成“可复制商业业态”,所以此次双十一期间,会在全国新增4家,“现在各大电商都在谈概念,但只局限于概念,不能复制和落地,不能转化为产品,我们希望做成一个可实际运营,可落地的商业模式。”
更值得一提的是,一直提倡构建完整智慧零售生态的苏宁,未来在Level 1——Level4各个等级的店面都会有所布局。为了加快科技化的商业发展步伐,苏宁早在2013年就设立了苏宁美国硅谷研究院,并与国内北京、上海、杭州、武汉、南京总部研究院等共同形成了国际化的核心IT体系,其中硅谷研究院身处全球科技创新前沿,将协同苏宁国际美国大区直接吸引和培养高等级商业、科技人才。此外,苏宁还制定了“IT万人计划”,预计在未来一到两年,IT部门团队扩展到10000人以上。
- 赵明离职信揭露:荣耀离别并非易事,人生抉择艰难
- 荣耀换帅:前华为骨干李健接棒,揭秘赵明辞职背后真实原因
- 新能源车销量破亿,十年领跑全球:中国新能源车市场新篇章
- 美国多州立法限制学生在校使用手机:教育与科技的平衡挑战
- 三星折叠手机新突破:首款三折叠手机2025Q2量产,预计年产量仅20万台
- 冬季寒冷,暖心又暖身的产品需求大增:尼尔森IQ揭示“暖+”品类增长超3倍,即时零售平台活力更胜全渠道
- 特斯拉新Model Y火爆上市:订单破纪录,新能源车市场再掀风潮
- 苹果紧急修复macOS漏洞:黑客可利用安装恶意内核驱动,用户需警惕
- 微软逆势扩张:裁员潮中独善其身,AI投资再加大
- 华为鸿蒙生态再提速,长城汽车转型自信汽车,未来可期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