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精神早已在互联网创业者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企业想要应对快速的市场发展变化,必须要时刻走在行业前沿,通过创新开拓新方向。但偏偏有的企业打着创新的旗帜,却干着“复印”的事。例如,今年9月摩拜共享单车举办的一场传书活动,就被网友诟病,称其其实是抄袭了新世相在2016年年末举办的“丢书大作战”。
从活动内容来看,二者极为相似。同样是图书分享,北上广转换为海南;同样是图书分享,地铁、航班、顺风车,变成了街头共享单车车筐;同样是图书分享,新世相“丢书大作战”摇身一变,就成了“摩拜传书”。
一样的套路,更改了地点、交通工具和名称,就成为了摩拜共享单车的“新”创意活动。其实,好的活动值得企业借鉴和推广,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直接“照搬”。100%的复制并不值得歌颂,因为这只是企业偷懒的一种方式。
其实,摩拜早已有“抄袭”的不良记录。不久前,北京各大地铁站都铺满了摩拜共享单车宣传海报。海报中,一位摩登女性身骑橙黄色的共享单车,并单脚向后伸出,橙黄色的裙摆迎风扬起。时尚与青春的结合,给路人带来了美的视觉享受。
但是,很多混迹于时尚圈的网友看到该海报后,却有着似曾相识的感觉。经细心网友查证,发觉早在2014年8月国际金融报的一篇文章中,就曾出现过类似图片,该图片为爱马仕丝巾的宣传海报。
两张海报中,不论是主角姿态,还是主题调性,都惊人的相似。此举让不少广告从业人员感到愤懑。
对此,有不少网友吐槽,摩拜虽然在走国际化路线,将车辆从国内输送到国外,但这抄袭的手段,却是走的相反的路,从国外设计抄到了国内的创意。
其实,无论是广告还是营销活动,优质的效果背后,都是智慧与创意的凝结。前人走过的路,必然平坦、顺畅。但始终沿着别人的步伐前进,终难实现超越。拿来主义非常可能发展成为企业“作茧自缚”的导火索,成为自身发展的绊脚石。
共享单车行业发展速度飞快,创新精神就显得更为可贵。一方面企业需要通过不同程度的技术创新,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使用体验,另一方面,企业也要通过创新的营销手段,吸引更多潜在消费者的目光。从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我们希望能够从新兴的行业中,看到一些“新”的玩法。摩拜可少点套路,多些真诚吧。
- 科技圈一周大事件:苹果发布iPhone 16e,华为造车再起航,科技热点一网打尽!
- 小米汽车App上架小米SU7 Ultra,提前小订抢先体验,优先排产等你来
- 2025年「38节」新玩法揭秘:阿里妈妈破解购物节密码,理性消费新思路
- 京东外卖疯狂扩张:地推力量崛起,骑手不再裸奔,新篇章开启
- 外卖市场新变革:美团、饿了么、京东联手打造全新竞争格局
- 小鹏汇天“陆地航母”冬季测试揭秘:验收前准备就绪,探索飞行汽车新纪元
- 小米YU7智驾状态下车尾亮起小蓝灯:科技与时尚的完美结合
- 宝马Mini暂停电动化转型计划:转型按下暂停键,投资6亿英镑搁置
- 索尼超越夏普成日本市值第二大公司,仅次于丰田汽车,未来前景可期
- 英特尔18A工艺跃进,上半年流片揭秘:工艺革新能否引领新一轮芯片革命?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