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音乐独家版权与自由传播相互促进

《2017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网络音乐产业行业规模突破150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10倍。中国音乐产业规模的扩大、收入的增长,与国家版权局采取的一系列规范措施密不可分,也与各数字音乐平台对独家版权的购买和分销、建立起各自的版权库,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出多元的商业模式密切相关。

但关于“独家版权”的概念,目前有舆论存在误区,认为独家就是独占,构建起的版权壁垒会阻碍市场发展。关于这一问题,今年《光明日报》在二版显著位置以《独家版权是推动音乐正版化良药》为题撰文称:独家版权与自由传播虽然表面上相互对立,但实则相互促进。

文章中说,独家版权有利于净化产业环境,培养公众付费意识。正因为与平台独家的版权合作,让音乐在版权上有了“主人”、有了关注,也有了今天的价值体现。各平台对自家作品维权,有力促进了有关部门对音乐版权的高度重视,推动了《关于责令网络音乐服务商停止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通知》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有力净化了版权环境,维护了合法版权持有者的应得利益。因作品下线造成用户无法聆听的“不便”,也成为唤醒用户音乐版权意识的契机。

独家版权有利于提高内容收益,推动作品创新。几年前,网络音乐发展与盛行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产业精品生态环境,盗版的猖狂和市场的无序严重制约了内容公司的资金循环,十几年持续探底的产值走向令产业人才大幅流失,音乐精品出现断层。独家版权的合作方式成为唱片公司扭转发展颓势的福音,独家版权的授权收益成为各大内容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为公司投入内容创新、打造精品提供了必要的储备资金。近两年产业的飞速发展,证实了独家版权对中国音乐产业的适用和助力。近90%数字音乐营收占比让中国成为数字音乐大国,流媒体年度30.6%的增长成绩再次让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和效仿的对象。

中国音乐市场面临的许多问题也是世界音乐产业的共同挑战。现在,作为音乐产业第一大国,美国仍在探索建立“全国音乐大数据库平台”的解决方案;欧盟正在推进帮助音乐创作主体缩减价值差的法案请求。各国都希望在流媒体时代探索合理科学的酬劳机制,开启良性的生态循环。对中国而言,即便传播是音乐社会属性的终极目标,当下建立用户对音乐的尊重,培养用户的付费习惯,是我们需要解决的源头问题。

华纳音乐中国数字音乐总监贾斯汀也在一次产业论坛中表示,“独家”其实是“独家代理”或“总代理”,即不管哪家音乐平台签了“独家”,唱片公司都会要求做分销,更多的还会进行转授权。独家授权并没有影响优质资源的网上传播,反而在某种程度上促使传播范围更加广泛。新的商业模式既支持了正版音乐市场,又让音乐人同时获得多个平台的粉丝、推广渠道,达到“传播”和“收入”的共赢局面。正是有了“独家”,所以更显出了共享的可贵。

用户是音乐产业循环的起点,是消费主体,也是音乐传播循环的终点,是审美主体。独家版权并不是目的,而是驱动音乐正版化、维护市场秩序的重要策略,是培养用户付费意识、建立付费习惯的有效手段。有了循环起点的用户付费和资金积累,才能有今后的优秀作品、优质服务、公平分配和良性传播,最终才能实现用户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审美体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2017-08-28
光明日报:音乐独家版权与自由传播相互促进
《2017中国网络版权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网络音乐产业行业规模突破150亿元,比2006年增加了10倍。中国音乐产业规模的扩大、收入的增长,与国家版权局采取的一系列规范措施密不可分,也与各数字音乐平台对独家版权的购买和分销、建立起各自的版权库,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出多元

长按扫码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