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经常看到一些科技媒体和自媒体在自己的平台上探讨媒体该怎么做,几乎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的讨论。讨论的具体话题包括传统媒体是如何走向衰落的?面临着什么样的问题?自媒体到底靠谱不靠谱?科技媒体扯淡不扯淡等等?
同样作为媒体从业者,笔者从这些讨论中获益良多,可是窃以为很多讨论或多或少偏离了一些最基本的问题,而是显得有些抽象化和概念化。或许,他们讨论的出发点都比较高,不屑于去关注一些基本的东西。
笔者是某手游媒体的主编,由于地处南京,跟本文所提到的这些远在帝都科技媒体和自媒体没有打过什么交道。本文只是笔者作为一个旁观者的个人意见,如有偏颇,欢迎探讨。这些想法比较杂乱,这里通过三个小标题把它们串起来:
一、最重要却最被忽视的
笔者不太能想得通的是,为什么国内的科技媒体都是年轻人当家,而且乐此不疲。据我了解,国外的科技媒体,如连线杂志、TechCrunch以及最近倍受关注的Re/code基本都依赖于一个资深且专业的编辑团队,这些团队都是由一个年龄较长的头儿带领。
比如连线杂志的前主编凯文·凯利和克里斯·安德森,TechCrunch创始人兼前主编迈克尔-阿灵顿,Re/code的卡拉·斯韦舍和大名鼎鼎的莫博士,其中莫博士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66岁。据报道,Re/code刚创建没几天,其估值就达2500万至3500万美元。秘诀就是一个资深而专业的编辑团队。
对于一个互联网创业公司来说,年轻的团队意味着有活力、有创意、有干劲、有体力,可是对于媒体来说,资深记者或者饱经风霜的业内人士却是多多益善的。这一点我想无需多言。
问题在于,我们的媒体在主观上似乎并不在乎这一点?例如,虎嗅网招聘编辑的条件是“最好生于1985后”.其他科技媒体的编辑团队也主要是由年轻人组成。笔者认为,编辑团队的年轻化和缺少业内经验是制约国内科技媒体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自媒体”对罗振宇真的那么重要?
2013年讨论最多的是自媒体,倍受关注的也是自媒体。一些人认为自媒体不靠谱,另一些人认为自媒体代表未来。罗振宇的罗辑思维横空出世,让很多原本看低自媒体的人闭上了嘴。可是,罗振宇的成功真的因为他是自媒体?罗振宇真的想做自媒体吗?或者说,他真的只想做一个自媒体吗?我表示怀疑。
对于“罗振宇是否想做自媒体”这个问题,答案似乎是肯定的。笔者看过罗振宇在推出罗辑思维前的策划会议录像,罗振宇力主做个人脱口秀,不要谈话类节目,不要搞群演,坚决一个人上。而且罗振宇本人也是自媒体的大力支持者。
可是单人脱口秀不等于自媒体,周立波也是单人脱口秀,你怎么不说他是自媒体?单人脱口秀在电视行业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玩意,很多国内外电视台都有这种节目。
罗辑思维的特色在于其传播渠道和形式:一是微信公众号的语音功能,二是优酷网的视频。罗振宇自己也认为,罗辑思维的一大成功秘诀在于,通过语音和视频充分地发挥了其人格魅力。
可是语音和视频有什么了不起?语音就像收音机,视频就像电视机,在中国都已经普及几十年了。
来自传统电视行业的罗振宇的秘诀在于把收音机、电视机和互联网结合了起来。这也算是一种“互联网思维”吧。是不是很简单?
可这看似简单,却是浸身互联网的国内众多科技媒体和传统的博客作者所忽视的。
我们看看国外的科技媒体,就会发现,他们早就开始做视频节目,我本人就会看商业周刊和TechCrunch的视频节目。可是回头看看国内的网络媒体,自制视频却少得可怜。除了凤凰网会借用凤凰电视台的视频,力推“全媒体”战略,其他四大门户很少有自己的视频作品。
视频作品本身的内容没有什么了不起,最重要的是这个形式。就像罗振宇说的,相比文字,语音和视频更具有人格特征。
如何来理解这一点?这里举一个简单的案例。
经常看科技媒体的都知道有一个叫魏武辉的人,因为他经常到处发表文章,也有自己的独立博客。他的头像就是他本人的照片。说句实话,魏老师不要生气,那张照片有一种欠揍的感觉(这也许和魏老师经常发表批判性文章有一定关系,给人感觉居高临下)。可是当笔者看了魏老师在Ted的演讲视频,那感觉和他的头像完全不一样,还是很平易近人和正常的。看了他的视频演讲,笔者对他的内容更有一种亲近感。这就是视频所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起到了作用。
还有独立博客的作者,你看了他几年的文章,但是可能根本不知道这个人长什么样。你可以引用钱钟书的话来反驳我:“如果你吃了一个鸡蛋感觉不错,何必要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可是你又不得不承认,在现实生活中,你往往就是先看看那只母鸡是什么样,然后才去判断它的蛋的。
再举一个典型的例子:某个互联网大佬放了个屁,但是我们总还习惯于从中找到正确的成分;相反,某个不知名的作者写了篇好文章,我们总还习惯于鸡蛋里挑骨头。人就是这样。
所以罗振宇成功的主要因素并不在于他是个自媒体,自媒体只是一个噱头,一种奠定个人魅力和品牌的手段。当罗老师有了足够的积累和资源,他召集一帮自媒体做一个网络电视台又何妨?罗振宇的微信号只有100万粉丝,做一个电视台,就可以轻松破千万粉丝,影响力成倍增长,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媒体从业者,相比计较于“自媒体”这种概念,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具体的传播方式和途径。
三、国内这些科技媒体的成功能否复制?
下面说一些更加具体的,如果你现在要在中国做一个新的科技媒体,你应该怎么做?先让我们看看目前已有的一些科技媒体。这里说三个最典型的:36氪、虎嗅网和Pingwest.
先说36氪,这是个很奇葩的网站。之所以我们都早已不觉得他奇葩,是因为习惯了。习惯了他整天翻译别人的文章,习惯了其他媒体也纷纷效仿。可是想想,一个媒体单纯靠翻译就能崛起,是不是真的很奇葩?你能想象一个美国媒体靠翻译虎嗅网就能成功吗?
现在的36氪又做产品库,又提供创业场地,大概也是意识到光靠翻译是做不长的。如今国外出来一篇文章,国内媒体就争相翻译。所以你想复制36氪,那是行不通的。
再说虎嗅网,最先知道这个媒体,还是通过它在月光博客的投稿,据说它和百度也有合作。总之,它一开始就通过不同渠道弄来很多流量,所以大家都愿意去投稿,因为曝光率高。再者,在传统杂志浸淫多年的创始人李岷深知传统媒体的弊病,于是选稿更灵活更大胆,这也吸引了不少业内人士投稿。
但虎嗅的成功最终还在于“业内人士”这四个字,李岷知道光靠一帮小屁孩是写不出能让业内人士正眼去看的文章的。于是“以夷制夷”,让业内人写给业内人看,也就是打造一个投稿平台。
可是很快,这一招也被其他媒体学去了,那些喜欢码字的业内人成为各大媒体争抢的香饽饽。例如钛媒体打出“自媒体平台”的旗号,召集一帮“自媒体”去码字,而且“尺度”比虎嗅更大。最近笔者就经常看到钛媒体发一些有关“网站如何做SEO”的文章,不禁唏嘘。网站如何做SEO,这个话题早已经被SEO博客们写滥了,现在连这些博客都懒得再写,没想到一个科技媒体会接下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您可千万别学《士兵突击》里的李梦说:“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这个话题写不长的。
最后说说Pingwest,这是个很特别的网站。如果你在它刚刚创建时就访问过它,你也会有同样的感觉。那时Pingwest用的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Wordpress模板。很长一段时间内,我都以为那是个人博客。也许创始人是想暗示他们要发扬个人独立博客朴素的原创精神。
Pingwest确实很有原创精神,基本所有的文章都是他们编辑团队自己写的。创始人骆轶航原本是《第一财经周刊》驻硅谷的记者,号称7年科技报道经历,这在国内算资深的,但相比国外动辄十几年、二三十年的报道经验还是少了点。目测其团队成员也都只有二三十岁。那为什么这帮“小屁孩”就可以写原创,而不用像虎嗅那样依赖外部投稿呢?笔者观察得出的结论是:除了这个编辑团队本身较有水准外,他们的优势在于常驻硅谷。从他们的报道中也能看出这一点,他们经常亲临硅谷现场,对产品进行报道,对业界名人进行采访。
这是一种很讨巧而且正确的做法。如果是写评论,别说是不经世事的年轻记者,就连业内人士,稍有不慎也会被骂的狗血喷头。写出新意得出结论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而做报道就能很好地弥补这一点。
以上就是这三个科技媒体的三条崛起之路:翻译、投稿和原创。你想复制哪条路?前两条路基本已经不能再复制成功,最后一条原创则需要独特的报道资源,当然也要加上本文第一部分中所说的强大的编辑团队,以及第二部分所说的更好的展现方式。
下一个牛逼的国内科技媒体,也许就是这样崛起的。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