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 北京时间11月22日上午消息,据美联社报道,多名美国现任和前任情报官员透露,早在爱德华·斯诺登(Edward Snowden)披露“棱镜门”之前好几年,美国国家安全局(以下简称“NSA”)的部分官员就曾对该项目表达过激烈反对。
由于“棱镜”大规模监控项目秘密搜集了美国人的通讯记录,而NSA的主要职责是展开海外间谍活动,因此这些官员认为,该项目有越权之嫌,而且对反恐活动帮助不大。
此项异议于2009年提出,由一名NSA高级官员领导,并有多人参与其中。他们希望促使奥巴马政府终止这一项目,但最终并未成功。
媒体此前从未报道过这一内部争论。美国参议院上周二否决了一项政府提案——该提案希望遏制“棱镜”项目,并将通讯记录保留在电话公司而非政府手中,其基本内容与2009年被奥巴马政府秘密否决的提议相同。
那位现已退休的NSA高官是从密码破解员一路晋升到高级管理层的。虽然该项目是在2001年“9-11”恐怖袭击发生后设立的,但他直到2009年才发现该项目。随后,他向时任NSA局长的基斯·亚历山大(Keith Alexander)表示,存储美国人的通话记录将从根本上改变NSA的性质——该机构的设立初衷是监视外国人,而非美国人。
这位NSA前高官称,亚历山大礼貌地表达了不同意见。
这位前高官表示,没有证据显示该项目被用作其规定目的(调查美国的恐怖主义线索)之外的其他领域。不过,他和他的同事都认为,此举超越了NSA的权限范围。
由于这些通讯信息涉及很多个人隐私,包括美国人拨打给精神病医生、爱人和自杀热线的电话,因此一旦此事败露,必将引发轩然大波。
亚历山大从2005年开始担任NSA局长,去年刚刚退休。虽然他并不认同这位前高官的观点,但也并未与之发生争执。“的确有人向我提过这个问题,他也很有道理。”亚历山大对美联社说,“我要求包括他在内的技术人员关注此事。”
多位NSA前官员表示,到2009年,针对这个所谓的“215项目”的质疑已经在NSA内部广为流传,导致该项目的情报价值受到质疑。从技术上讲,这的确有一定的道理,因为NSA并没有获取多数的手机通话信息,而这类信息在美国本土通话中的占比越来越高。
亚历山大表示,异见人士向NSA领导者提出,是否可以不再搜集和存储本土固定电话的通话记录,转而在必要时通过电信公司获取通话记录。NSA就此事咨询了美国司法部、国会和白宫——彼时,奥巴马刚刚入主白宫。
但亚历山大和其他NSA前官员表示,政府最终决定不作调整。该项目会搜集美国所有固定电话通讯信息的元数据——来电号码、接电号码和通话时长。有人估计,这个项目一天内搜集的通话数可达30亿次。
2006年,该项目开始受到美国外国情报监视法庭(FISC)的监督。NSA表示,他们只会搜索与海外恐怖组织的可疑号码有关的通讯信息。
按照名为“联系人链锁”的流程,分析师会查看与“黑号”有过联系的号码,以及与这些号码存在联系的二级号码。在今年之前,这个项目有时会扩大到“第三级”——对数以百万的美国通话数据进行分析。奥巴马今年1月将这一流程限制在“第二级”,并要求每次搜索数据都需要获得法院许可。
NSA官员表示,只有30位情报员工有权接触这些数据,每年大约为300次。
至于这一通话搜索行为是否有助于阻止组织恐怖袭击,现任和前任情报官员在认识上存在分歧。美国迄今为止完全通过本土通话记录破获的恐怖主义案件只有一起:一名家住加州阿纳海姆的出租车司机因为向索马里基地组织分支汇钱,而在今年被判6年监禁。
为了解决这一担忧,这几位前NSA官员和其他的NSA异见人士在2009年起草了一份计划,其内容与上周二被参议院否决的奥巴马提案内容类似。这些官员希望NSA停止搜集通讯记录,转而构建一套制度,使得NSA可以在必要时快速向电信公司发出请求,向其索取相关信息。
然而,与周二的提案不同的是,他们希望要求电信公司以标准化的方式提供元数据,以便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处理和分析恐怖主义阴谋。很多共和党人和前情报官员表示,缺乏这一条款正是他们反对2014年的最新立法提案的原因之一。
NSA前官员表示,美国司法部的律师2009年底认为,除非修改法律,否则无法既把数据保留在电信公司手中,又能让该项目发挥作用。但美国国会的关键议员无意修改相关法律——事实上,不仅公众,甚至连很多国会议员都不知道有这样一部支持大规模监控项目的法律存在。
美联社曾在今年早些时候报道称,2011年,当《爱国者法案》中的大规模信息搜集条款即将进行重新授权时,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秘密索要过修改电话记录项目的修改权,但最终还是决定不对其进行修改。上述NSA前高官表示,他的提案曾经短暂复活,并被提交给国会,但最终再次遭到否决。
NSA对美国人通讯信息的大规模搜集项目最早由斯诺登曝光。倘若该计划在斯诺登曝光前便终止,斯诺登的爆料引发的反响可能会大为降低。
美国科学家联合会的情报专家史蒂文·阿夫特古德(Steven Aftergood)认为,由于政府隐瞒该项目是斯诺登爆料的主要动机,因此倘若美国政府在2009或2011年抑制该项目,整个“棱镜门”或许根本不会发生。
“整个项目都与美国政府的官方定位相悖,”他说,“正因如此,才引发了斯诺登的爆料。”
- 剪映海外版回归美国:短视频创作工具再战江湖
- 全球IT大手笔:数据中心系统支出飙升,去年IT支出破5万亿美元
- 苹果市值一夜蒸发超千亿美元,蔚来机器狗项目蓄势待发,科技巨头风云变幻
- 比亚迪印尼工厂年底竣工:投资10亿造新能源车,年产能达15万辆,加速东南亚绿色出行
- 蔚来汽车销量飙涨,1月前三周同比猛增近150%,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
- 谷歌押注AI未来,向Anthropic新投10亿美元,抢占OpenAI竞争高地
- 春节临近,打车需求大涨,哈尔滨三亚异地需求成热点
- 本田汽车AEB系统问题引爆美国监管机构调查:30万辆车遭殃,消费者权益受挑战
- 中国制造崛起:2024年破茧而出,超40万亿产值领跑全球,创新力破茧成蝶
- 印尼与苹果接近达成投资协议:iPhone 16系列有望重返印尼市场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