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和支付宝的流行带动了 QR 码支付的普及,利用移动支付应用,你无需携带现金就可以在线下购物和支付服务。但 QR 码支付的流行也助长了诈骗。官媒报道称,广州报告有大约 9000 万元被通过 QR 码欺骗盗走。因为 QR 码是难以识别模式的条纹,用户不容易区分真伪,很容易被恶意滥用,比如传播恶意程序,或者今天流行的骗钱。例如,共享单车是通过扫描 QR 码解锁,欺骗者将自己的 QR 码贴在自行车上,诱骗使用共享单车的用户向其账号转移钱。香港科技大学网络安全实验室主任 Charles Zhang 副教授称,从网络安全的角度看, QR 码没有内在的安全漏洞,但容易被滥用,就像 HTTP。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央国企采购管理升级,合合信息旗下启信慧眼以科技破局难点
- Apache Struts重大漏洞被黑客利用,远程代码执行风险加剧
- Crunchbase:2024年AI网络安全行业风险投资超过26亿美元
- 调查报告:AI与云重塑IT格局,77%的IT领导者视网络安全为首要挑战
- 长江存储发布声明:从无“借壳上市”意愿
- 泛微·数智大脑Xiaoe.AI正式发布,千人现场体验数智化运营场景
- IDC:2024年第三季度北美IT分销商收入增长至202亿美元
- AI成为双刃剑!凯捷调查:97%组织遭遇过GenAI漏洞攻击
- openEuler开源五年树立新里程碑,累计装机量突破1000万
- 创想 华彩新程!2024柯尼卡美能达媒体沟通会焕新增长之道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