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徐婧欣
核心提示:最近,不同于过去的毫无章法,SaaS公司的估值开始恢复正常。过去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将收入增速视为首要因素,而现在投资者的关注点似乎有所改变,那么哪些公司更易获得投资者的青睐呢?
自从2月份达到最低点3.3 以来,预期估值倍数在六个月里平均每月提高6%。现在SaaS公司的预期估值倍数为4.7,与过去两年的平均值5.2非常接近。
换言之,我们已经重回“正常”的估值环境。所谓“正常”,是因为对于SaaS公司的估值并没有绝对标准。
增速为75%的公司估值回升速度很快,几乎达到预期估值的两倍。这并不令人意外,因为这些公司的利润率在过去六个月里一直很高,并未发生质变。
这些变动似乎会影响到D轮和之后的估值,但是对早期估值并未产生太大影响。在极高的风险资本的支撑下,早期市场几乎与公共市场的变动绝缘。
过低的估值倍数使得SaaS公司更加团结,即使在过去的六个月里,SaaS公司的预期估值倍数有所提升,只要价格依然合理,或是低于历史价格,这种团结依然会持续下去。
SaaS公司的估值似乎已经趋于正常,那么公司在进行估值时都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在过去的五年里,软件公司的投资者在选择投资对象时将收入增长视为首要因素,而忽视了近期的盈利能力。结果,为了加快收入增速,企业家们都不顾成本,将大量资金投入到销售业务中。
2016年初,由于股票市场的波动对私募市场的影响,投资者开始担心投资组合公司的盈利,而企业家们也担心得不到投资,即使是那些收入增长乐观的公司的估值也受到了下行压力。
不过,近期几家技术公司成功IPO,使投资者和企业家信心大增。但盈利能力始终是影响估值的重要因素。在公开市场中,能兼顾收入增速和盈利的公司往往更受青睐。
我们对80多家软件贸易公司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收入增速已不再是估值的绝对影响因素。取而代之的是,盈利能力和收入增速会同时影响投资者的投资金额。
软件公司对最佳估值的定义是:有效使用资金,将损失降到最小的同时实现收入增长最大化。关键因素是:对公司进行估值时,应关注公司将多少资金用于增加收入。
过去:不惜代价增加收入
后金融危机时代,软件公司中最常见的两大现象是:(1)更易获得资金。(2)估值压力加大。这两个因素对投资者和企业家的行为都有一定影响。收入增速最快的公司吸引的投资也最多,这些公司又会将资金再次投入到发展中,以获得更高的估值和更多的投资。
而公司的利润则与收入的关系不大,结果就是,公司希望收入增长得更快,而不关注盈利能力。
单纯的收入增长不再是影响定价的唯一因素。
公司对于收入增速的关注度很高,因此很多公司不顾盈利,而一味地提高销售额以获得更多投资,但是最终能从这些投资中收入多少呢?这很值得怀疑。从2010年至2015年中期,投资者只关注软件公司的收入增长,却对其成本不闻不问。
现在:除了收入增速也会关心成本
从数据上看,在过去的一年中,投资者对于市场的看法发生了巨大转变。投资者不再只关注收入增速,也不愿意将过多资金投资给高增速的公司。
在公司估价时,收入增长的地位被弱化了。
股票市场近来有所回升,几家技术公司又进行了IPO,再次鼓励了投资者对其进行投资。但尽管市场有所恢复,收入增长对估值的影响依旧很小。
未来:收入增速和利润都要关注
在2015年下半年,收入增长已经在公司估值中逐渐失去其主导地位,而在2016年上半年,盈利的地位则有所提升,现在定价的主要依据似乎是收入增长和盈利能力的结合。
将公司的自由现金流和收入增速相结合比单纯的盈利率更有说服力。
收入增长依然很重要,但是盈利率同样重要。收入和盈利率都比较高的公司估值也相对较高。
这对现在的企业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呢?
对企业家来说,这就意味着要对公司进行投资,但是要确保这些投资能够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对投资的必要性进行评估。
收入增长额较低但是盈利率很高的公司与那些高增长额、低盈利率的公司一样具有投资价值。现在市场正处于健康运行的状态,能明智使用资金的公司一定会得到投资者的眷顾。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openEuler开源五年树立新里程碑,累计装机量突破1000万
- 创想 华彩新程!2024柯尼卡美能达媒体沟通会焕新增长之道
- 操作系统大会2024即将在京召开,见证openEuler发展新里程
- Gartner:AI引领欧洲IT支出激增,2025年将支出1.28万亿美元
- IDC:中国数字化转型支出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6% 高于全球整体增速
- 2028年中国数字化转型总体市场规模将超7300亿美元
- 诺基亚源代码疑遭黑客IntelBroker盗窃,公司确认已展开调查
- 携手SUSE,共驭变革之风:踏上共创数字未来之旅
- Gartner:预计2025年全球IT支出达到5.74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9.3%
- 被联想海外起诉专利侵权 中兴通讯回应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