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新兴技术革命的来临,使思科这类传统的硬件商被迫走向转型,所以思科频繁收购企业获得想要的技术,弥补自身缺陷。从目前看来,思科在收购物联网公司,进军物联网领域初步成效。
最近,思科的收购“家族”名录上又多了一位新成员,就是会议效率和协作软件商家Worklife,思科想通过Worklife平台与运行于旗下协作云里的Spark合并,以加强该平台的功能,进而从Spark平台的虚拟体验方面进一步提高会议效率。
收购表面乱了章法 其实暗中布局
思科又收购一家企业了,看似是大鱼吃小鱼的结果,是商场上优胜劣汰的结果。但是,多年来外界认为思科的频繁收购是想通过收购整合其技术,弥补自身技术缺陷进而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然而,过度盲目的收购导致思科内部产品结构混乱、客户对产品的融合不认同、部门冗余复杂等问题。所以,思科的频繁收购只是走在钢丝上的自我救赎。
移动信息化研究中心分析师江涛认为:思科作为传统的IT巨头,多年的经营经验让他们了解自身的需求,每一次收购都是经过企业内部调研得出的结果,收购的企业都是根据产品和战略需求来确定,没有任何问题。不过,就像很多大型企业一样,思科收购后的某些企业,由于水土不服,搭配不当,进而出现一些战略失误,但是这不等于说思科所有的收购都是错误的决定,也是走在钢丝上的自我救赎,其实是在新技术冲击下的自我调整。总的来说就是收购表面乱了章法,其实是思科暗中布局。
那么,问题来了,思科为什么要频繁收购呢?哪些收购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呢?
噩梦不断:国内路难走 国外受“排挤”
思科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思科制造的路由器、交换机和其他设备承载了全球80%的互联网通信,成为硅谷中新经济的传奇。过去20多年,思科公司在其进入的每一个领域都成为市场的领导者。但是,问题来了,这些年思科似乎遇到了些大麻烦。
(一)传统IT巨头受新IT冲击 路难走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IT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IT市场的格局,云计算也冲击着原有IT产业的商业模式,所以,像思科传统硬件厂商受到很大冲击,市场增长乏力,促使思科迫于转型。
另一方面,在新IT技术冲击下,思科前任董事长钱伯斯为寻找新的增长点,在企业内部变革组织架构,同时大规模扩张影响了内部的运作,导致内部产品重叠、部门多而混乱,外部对思科技术漏铜、安全等问题的质疑,一系列“噩梦”都给思科带来很大冲击,思科在转型的道路刻不容缓。
紧接着,2015年5月思科思科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宣布退休,大批高管离职,高层大变动。2016年8月,思科内部传出大规模裁员1.4万。
(二)“棱镜门”事件后频繁受“排挤”
从“棱镜门”事件后,思科就开始“噩梦”不断、从2014年的思科第一季度财务报告中显示出,营收不及此前预期,净利润明显下滑。
“棱镜门”让中国市场对思科产生很大阴影,思科在中国人心里打上了“黑客”、“监控”等标签,使思科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竞争中受到很大挫折。
首先,思科几乎参与了中国所有的大型网络项目,无论是政府方面,还是企业方面,涉及领域很多,包括金融、医疗等领域。不过随着“棱镜门”事件和思科产品不断出现漏洞等问题,思科导致与中国的合作发生破裂。
其次,以华为为代表的国内企业无论在技术、价格、创新等方面都占有一定优势,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扩大,导致思科这个外国佬受到“排挤”,加上“棱镜门”事件爆出,国内政府、企业开始对思科有所防范,导致思科业务缩水,无法在中国展开业务。
外忧内患直接把思科逼近死胡同,思科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期,急需转型。所以,思科想通过收购来一场自我救赎的革命,通过收购获得技术,弥补自身技术缺陷,拓展业务,在国际国内市场重新占有优势,进而东山再起。
那么,在收购的案例上思科有哪些值得赞扬的呢?
借助IOT平台向B2B转型
物联网是个很时髦的词语,思科很早提出“万物物联”的概念,在这方面也做出一番成绩,看的出思科向B2B物联网方面转型的决心。
2015-2016年思科收购了物联网公司Jasper、OpenDNS。思科将Jasper作为一个IoT软件业务子公司,基本独立运营,试图打造自己的物联网平台。思科收购网络安全公司OpenDNS,目的是提升自己的网络安全能力,能够帮助思科保护自己的物联网产品和服务。
思科在2015年开始在物联网领域投资,计划2017年前投资10亿美元,思科借助自己在路由器、交换机、网络安全领域在全球绝对的优势条件下,向客户销售全新的物联网产品和物联网安全服务。
2016年6月思科推出Cisco Tetration Analytics物联网平台,致力于为客户带来全面的数据中心可见性,帮助客户实时的在任意网络速率下洞悉包括数据包和数据流的一切动态。此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云、物联网方面的安全数字业务模式,是一套增强现有解决软件的解决方案,有助于企业改进业务运营,提高效率,提升客户体验。
思科的物联网业务可以分解为六大块:思科雾计算、网络连接性、物理和网络安全、数据分析、管理和自动化以及应用平台。思科通过收购多家物联网企业,从高端的路由器、转换器向以云计算为代表的创新领域企业转移,从过去的传统网络设备商向软件服务领域转移。
从目前结果看了,思科营收更多的都是物联网方面的产品,物联网产品和物联网安全市场充满无限潜力,思科借助这个领域向B2B转型。
硬币有两面,收购的结果也有两面,思科在收购上既有向IOT转型的成功案例,也有像思科想进军消费级领域收购Cius平板,从而通过Android平板电脑Cius 剑指企业级用户的失败案例。
思科由于战略方向错误,产品定价过高,导致产品销量很低,同时影响思科年度业务收入,所以2015年5月,思科宣布放弃Cius平板开发。外界和思科内部的解释是,因为价格定位错误导致产品销量不好。
不但如此,思科在进军消费级领域时候收购了一系列企业,然而在推出产品后接连失利,事实证明,思科不适合消费级领域拓展。
业界人士有指出,自从在思科2011年5月份转型重组之后,明确意识到必须在传统硬件之外,寻找到软件、服务等领域的新增长极。“思科的战略转型路径清晰,但对业绩的拉动并不明显。”
所以我们看到,思科借助IOT平台转型有一定成效,未来如何还得看今后走向。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从量子威胁到人工智能防御:2025年网络安全将如何发展
- 后人工智能时代:2025年,在纷扰中重塑数据、洞察和行动
- 2025年展望:人工智能推动IT整合
- 量子计算:商业世界的新前沿与设计思维的融合
- IDC:三季度全球以太网交换机收入同比下降7.9%、环比增长6.6%
- Fortinet李宏凯:2025年在中国大陆启动SASE PoP节点部署 助力企业出海
- Fortinet李宏凯:2024年Fortinet全球客户已超80万
- 央国企采购管理升级,合合信息旗下启信慧眼以科技破局难点
- Apache Struts重大漏洞被黑客利用,远程代码执行风险加剧
- Crunchbase:2024年AI网络安全行业风险投资超过26亿美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