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客网·企业级IT 11月21日 随着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科技公司竞相开发量子计算技术,对其进行基准测试、稳定运行并最终实现商业化,量子计算市场正在升温。
目前宣布成为量子计算的胜利者还为时过早,不过一切都有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虽然这项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但业界普遍认为它有望超越当今的超级计算机。
截至2021年7月,中国的一个研究团队似乎在量子计算的原始性能方面一直领先,但谷歌、IBM、英特尔和其他量子计算开发商也不甘落后。
如果仅比较一下IBM与英特尔公司,谁将成为未来量子计算的领导者呢?
量子计算的基础知识
量子计算机使用量子比特(表示其观测到的状态为1或0的概率)处理数据,而传统计算机使用比特(表示值为1或0)。
由于量子比特的观测状态在1到0之间可能有很多概率,它们往往具有更广泛的数据值范围。
由于有一种称为“叠加”的现象,量子比特可以在同一时间点以多种状态出现,这意味着一个量子比特的值可以同时为1和0。
“纠缠”是另一种现象,允许量子比特相互关联,而不管它们彼此相距多远。
英特尔的量子计算进展
芯片制造商英特尔声称在有限的测试中解决了量子计算的一些问题。通过使用了一种名为“低温晶圆探针”的测试设备来分离和研究量子点在晶圆上的均匀性,该公司声称能够在其芯片工厂生产稳定的量子点——这是建立通用量子计算机的长期目标的一个里程碑。
在这个过程中,英特尔声称在制造量子系统方面处于早期领先地位。分析人士表示,英特尔转向使用先进封装的制造,为构建量子设备等更复杂的计算系统提供了一条途径。
英特尔量子硬件主管James Clarke说,“我们正在制造这些量子点,可以让它们穿过晶圆。由于我们的产量很高,能够对所有量子点进行表征,从而得到统计数据。据我们所知,这在量子学界是前所未有的。”
英特尔希望在年底向阿贡国家实验室交付早期的量子硬件,后者正在测试来自不同供应商的量子硬件,作为美国能源部提出的“Q-Next”计划的一部分。美国政府正在优先发展量子硬件,以作为正在与中国进的量子计算竞赛的一部分,而中国也在积极推进量子计算技术的发展。
虽然英特尔达到的这一里程碑是一小步,但它可以衡量量子芯片的产量和可行性。该公司的团队已经分离出12个量子点和4个传感器,下一步目标是可以大规模复制。
Clarke说,“当然这是最困难的一部分,但现在我们必须开发这种设备,扩大规模,才能让量子比特一起工作。这仍是未来10年旅程的一部分。但我们正在努力,并知道工具箱里有什么工具。”
IBM的量子计算进度
反观IBM,旗下IBM Quantum在2021年11月发布了具有127量子比特的量子处理器“Eagle”。该处理器正引领量子计算机进入一个新时代,使其超越了100个量子比特的大关。
IBM预计,采用Eagle量子处理器,用户将能够探索未知的计算领域,并在通向量子计算实际应用的道路上经历一个关键的里程碑。
IBM将Eagle量子处理器视为计算史上技术革命的重要一步。随着量子处理器规模的扩大,每增加一个量子比特,空间复杂度(执行算法所需的内存空间)就会翻倍。该公司希望看到量子计算机为各个领域带来现实世界的好处,因为空间复杂性的增加使人们进入一个超越经典计算机能力的领域。
在发起这场革命的同时,IBM也希望继续尽早并经常与技术社区分享其最好的量子硬件,通过IBM及其用户的共同努力,了解如何更好地探索和开发这些系统,以尽快实现量子计算方面的优势。
英特尔和IBM,两家都是计算领域的“老资格”,面向未来量子计算时代,你更看好谁?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AI成为双刃剑!凯捷调查:97%组织遭遇过GenAI漏洞攻击
- openEuler开源五年树立新里程碑,累计装机量突破1000万
- 创想 华彩新程!2024柯尼卡美能达媒体沟通会焕新增长之道
- 操作系统大会2024即将在京召开,见证openEuler发展新里程
- Gartner:AI引领欧洲IT支出激增,2025年将支出1.28万亿美元
- IDC:中国数字化转型支出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15.6% 高于全球整体增速
- 2028年中国数字化转型总体市场规模将超7300亿美元
- 诺基亚源代码疑遭黑客IntelBroker盗窃,公司确认已展开调查
- 携手SUSE,共驭变革之风:踏上共创数字未来之旅
- Gartner:预计2025年全球IT支出达到5.74万亿美元 同比增长9.3%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