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华为技术》
煤矿智能化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其目标是提升采煤效率,解决生产安全问题。煤矿智能化发展,必须依赖5G、F5G、云、大数据、AI等ICT技术,从而释放更多的生产力。
中煤能源集团首席专家 朱林
煤矿智能化是煤炭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而煤矿的进化需要在经历机械化、自动化之后,才能到智能化。虽然我国煤矿智能化已提出多年,但众多煤矿仍未能实现数据的自动化采集,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我们智能化的进程带来阻碍。中国煤矿必须拥抱大数据技术,建立起实时感知的智能化,突破联合组网障碍,通过智慧大脑实现安全管理和高效发展。
云、大数据、AI等是智能化的必备条件,但就实际情况来看,国内的任何一个煤矿都不具备大数据的条件。因为井下环境、设备、生产等大量数据并不是通过自动化,而是通过人工的方式采集。人工采集的数据作为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决策依据并不科学,存在不连续、不完整等问题。
所谓的大数据技术,必须在数据报表的自动化采集、积累的基础上,才能支撑起系统的自主分析、决策与控制。实现智能化的前提是要让设备自我感知,即传感器替代人工收集,同时,让人眼视觉识别变成AI机器识别。
只有实时感知,才是智能化
煤矿智能化要求矿山透明,透明矿山是让高精度的三维物探把整座矿山的各种构造查清,要做到这点只有依靠先进的通信技术。矿山是动态的,只有让设备连网进行数据采集和传送,实时把数据汇入数据湖,智能化决策系统才能知道井下每一寸地方正在发生的事情,从而做出决策。但一些所谓的智能矿,设备在线率仅有40%~50%。设备不在线无法实现智能化控制,更无法联动。
如何解决设备实时在线的问题?答案是有线和无线综合的网络覆盖以及设备自主组网。
有线网络虽然覆盖距离更广,但它是插拔式的,而运输设备分散,且经常处于移动状态,线路容易折断,可靠性差。比如,在综采面由于采煤机、电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传统的光纤经常折断。
把井下的光纤网络与5G、WiFi-6等结合起来,让每台设备无线上网,减少接插件的数量,网络可靠性将大幅提升。我们可以把无线接入点、基站融合到井下的各种设备中,采煤机、液压支架等都可以成为各种无线网络的接入点、基站,因为这些设备本身就已经有电源、有防爆盒。
同时,建立了足够的接入点后,需要让设备之间实现自动组网。这样,即使掉线,也可以自我修复,大幅提升了在线率、保障设备的可靠性。
目前这类技术已经被成熟应用,如各类Wi-Fi模组、5G模组、蓝牙模组、T-Box等。Wi-Fi模组与华为HiLink等生态平台的结合,正在智能家居中大放异彩。只需嵌入一个小小的Wi-Fi模组,就能实现智能化改造,拥有智能控制、互联互通互动以及安全等关键能力。而且智能化的改造成本、门槛非常低,只需在华为HiLink的开发者平台上,“一站式”地完成软件和应用开发即可,效率高、周期短。
联合组网,突破障碍
关于建设智能煤矿的一个重要的思路,就是进行煤矿井下的联合组网。联合组网主要分为两个维度:第一是无线网络和有线网络的融合,保障设备的高在线率,实现煤矿的全面感知,智能联动;第二是专网的融合,就是井下的多种业务系统使用一张网来承载,在保障各个系统能够稳定独立地运行前提下,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可以按需灵活交互。
当前,煤矿井下环网的数量众多,有瓦斯监控专网,还有有线调度通信专网、广播通信专网、机电控制专网、视频监控专网等等。不同网络系统之间均为独立规划建设,设备各自独立供电,通信链路分离,互不联动。这种专网专用成为智能化最大障碍,急需突破。
形成专网专用的原因,是此前采用的传统工业以太网容易引起网络拥塞,严重的还会发生丢包。像瓦斯浓度检测这样涉及生产安全的系统,跟其他的业务跑在一个网络上,是不被接受的。
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融合网的可靠性早已远远超过专网。当前,像华为等厂家提供的基于SDN架构的矿山融合IP工业网设备,骨干网络带宽达到50Gbps,并支持平滑升级到100Gbps,满足5~10年井下各类不同业务的带宽诉求。其中的网络切片技术,就是IP硬管道,如同在一条宽阔的马路上划分出一条条专用的BRT通道,让不同的网络切片承载不同的业务,可以保障瓦斯监控、工业控制、语音通讯等高优先级业务流量不受其他业务流量突发变动的影响,使得远程控制更加平滑流畅,语音和视频更加清晰,实现井下业务的可靠通信。
融合IP工业网的切片技术和5G无线网络的切片技术一致,可以无缝连接,实现真正一张网。对于网络的管理,通过iFIT随流检测技术,网络的健康度、业务流量的传输质量都可以在集控中心的大屏上看得一清二楚。一旦业务的传输质量发生下降,工作人员可以进行预测性的分析维护,几分钟就能定位到网络哪个位置发生了问题,无需运维人员下井逐一插拔光模块查找问题,极大地提升了运维效率。
未来,随着智能煤矿应用的不断叠加,每新增一套系统就新增一张网络的方式难以延续。不同系统的网络设备独立安装,独立供电,会给煤矿带来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和多节点的设备故障隐患。另外,专网数量多,网络运维的难度快速上升,虽然井下生产不断在减人,但是网络运维仍需要人员频繁下井,这与少人、无人的发展趋势也是背道而驰的。所以,必须要进行网络的联合。
煤矿井下大量专网的存在,抑制了煤矿数据的自由流动,阻碍了煤矿智能化的发展。因此,建设智能煤矿,就应当跳出传统煤矿建设的条条框框,充分借鉴信息通信行业的优秀成果,为智能煤矿建设加速。
智能矿山需配置智慧大脑
真正的智能矿山,需要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支撑的智慧大脑,并配置两级智慧大脑,一个放在井上集控中心,一个放在井下设备列车。
比如,把瓦斯采集系统安装在采煤机上,瓦斯浓度高了,设备停止工作,但是瓦斯抽走了,设备却不能再次自启动,需要人工去操作。根本原因是没有一个智慧大脑去判断,采煤机是否满足再次启动条件,需要人去分析和判断。这样的非实时性业务,可以把智慧决策大脑放在井上集控中心。
又比如,井下水位管理和系统联动场景。与人工相比,机器对数据的采集、分析、决策、控制,能让整个环路更及时、可靠、高效。井下的水都要进水仓,如果某一刻,水仓的水位突然异常,那么可以确定井下某些地方出现问题了。此时,智慧大脑会让设备及时停止作业,并根据井下的全局数据,找出问题所在。这种对实时性要求极高的智慧大脑,可以放在井下设备列车上。
目前行业正在大力研发推进三机联动场景。过去,算力和通信速率都严重不足,虽然实现了三机联动,但是延迟非常大。20年过去,国内自主研发的芯片和硬件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华为矿鸿操作系统通过对三机的改造,让过往三个分开的大脑,变成一个以采煤机为核心的超级大脑,协调和决策支配其他设备的联动,这就是对实时性要求高的智慧大脑发挥作用的最合适的场景。
煤矿工业互联网平台是ICT技术与煤矿行业实际业务深入融合的结果。这种融合以数字平台、物联网平台为基础,通过携手工业应用、设备厂家,打通跨系统业务数据流、生产数据,构建数字孪生。基于统一的数据平台和数据标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等就能为智能决策给予极大支撑。华为矿鸿作为“超级终端”的智慧大脑,不仅能够实现人机互联、机机互联、万物感知,而且支持煤矿行业统一架构,实现不同厂商各个设备下的统一管理,为煤矿设备智能协作提供业务基座。
行业一致认同的“统一标准、统一架构”的煤矿工业互联网架构还在进行中,但全面煤矿智能化的进程有望在10年之内完成,信心源于以下两点:第一,ICT技术在飞速进步,智能化的成本不断下降;第二,中国在2030年“碳达峰”之后,煤炭总产量必然会不断减少,非燃料的煤炭的价值随之提升,企业为增加效益而实现智能化也是必然选择。
更多《华为技术》智能矿山专刊文章,访问华为技术电子刊页面
原文:https://www.huawei.com/cn/publications/huawei-tech/202204#ict-future-intelligent-mining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IDC:三季度全球以太网交换机收入同比下降7.9%、环比增长6.6%
- Fortinet李宏凯:2025年在中国大陆启动SASE PoP节点部署 助力企业出海
- Fortinet李宏凯:2024年Fortinet全球客户已超80万
- 央国企采购管理升级,合合信息旗下启信慧眼以科技破局难点
- Apache Struts重大漏洞被黑客利用,远程代码执行风险加剧
- Crunchbase:2024年AI网络安全行业风险投资超过26亿美元
- 调查报告:AI与云重塑IT格局,77%的IT领导者视网络安全为首要挑战
- 长江存储发布声明:从无“借壳上市”意愿
- 泛微·数智大脑Xiaoe.AI正式发布,千人现场体验数智化运营场景
- IDC:2024年第三季度北美IT分销商收入增长至202亿美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