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云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作用越发重要,越来越多的组织开始探索和评估2018年的多重云策略。Tableau首席产品官 Francois Ajenstat 说道:“组织正在加快将数据和核心应用程序迁移到云的步伐。无论是‘直接迁移’还是重构平台,我们都看到客户显著提高了采用云技术的速度。”
众多中国企业为了应对全球化运营的复杂性,也正在探索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云”方案,希望借此完成平稳而高效的变革。
Gartner 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 “到 2019 年,多重云策略将成为70%企业的常用策略,而目前仅有不到10%的企业应用此策略。” 客户也变得更加敏感,担心自己局限于单一旧版软件解决方案中,无法满足未来的需求。然而,通过使用类似的 API 和开放标准(如 Linux、Postgres、MySQL 等),交换和迁移变得相对容易。
在评估数据中心的设计和运行方式时,组织的IT部门根据风险、复杂性、速度和成本来评估托管环境,所有这些因素增加了找到满足组织需求的单一解决方案的难度。
但是,如何利用全球云资源建立企业云成为企业全球化面临的技术挑战之一。有些企业“云” 化之后,基础资源的整合利用效率有所提高,但不同虚拟化技术之间仍然面临统一管理难题。如何统一管理这些复杂的混合云环境也造成了当前企业的IT运维困难。
评估和实施多重云环境可帮助确定谁能提供最佳的性能和支持。根据《波士顿先驱报》报道,GE重新整合了其云托管策略,同时利用Microsoft Azure和Amazon Web Services,旨在了解性能最佳的托管环境,并比较哪一份合同向客户转嫁的成本最低。
但是,如果没有清楚意识到迁移至此类环境的优点和挑战,多重云的趋势就不会出现。虽然灵活性是一个加分项,但多重云环境将组织的工作负载分散到多个提供商,增加了间接成本。而且多重云环境迫使内部开发团队根据其必须支持的不同环境,去了解多个平台并准备额外的管控流程。
此外,多重云策略还可能会降低公司或组织的购买力。如果一家公司从多个提供商处购买所需产品,那么公司可获得的总量折扣将受到影响。这会使公司陷入花高价却只能买到更少产品的购买模式。
调查和统计数据(例如上述Gartner数据点)表明多重云采用率正在上升。但是,它并未表明某种特定平台的采用量。在许多的多重云案例中,组织使用单一提供商满足其大部分需求,而使用其他提供商满足其少部分的需求。但是,这些用例大多数落在了实现次要云托管环境上,这类环境用作主要云托管环境不可用或故障时的备份。
虽然2018 年的多重云采用率正呈上升态势,但组织必须通过评估其策略是否能衡量每种云平台的采用量、内部使用情况、工作负载需求和实施成本的细微差别来采用策略。为了最好地得出这些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都需要思考。
- 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文!以数智化赋能医药工业全链条转型升级
- 擎画算力赋能新蓝图,城市算网专家座谈会在京成功举办
- 2024年Q4全球服务器收入773亿美元同比增91%,非x86占比225亿美元同比增262.1%
- 面向全球!华为发布IOC机场智能运控中心等五大航空解决方案
- 微软停止中国区运营?系外包公司,约2000人项目组被裁撤
- 第九届华为ICT大赛中国总决赛收官 84支队伍晋级全球总决赛
- 联想集团黄建恒:SSG业务已连续15个季度双位数增长
- 联想集团ISG总裁:已将多款畅销服务器进行升级
- 全球超大规模数据中心数量五年翻倍,2024年新增137个!
- 华为杨超斌:行业智能化是开启产业新纪元的磅礴引擎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