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上说着要退出价格战,但身体却很诚实。
近日,有消息称,宝马在中国市场再次回归价格战,大幅下调旗下车型售价。
对于传闻,宝马中国有关人士进行了回应称,2024年中国汽车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几乎所有品牌都面临同样挑战。但是,宝马近期没有对建议零售价做任何调整,授权经销商根据市场情况自主决定零售价格,最终成交价受具体交易情况影响。
报道称,近期宝马北京地区经销商处官宣,宝马iX1、i3、iX3三款车型开启限时折扣,其中宝马iX1折扣价18.88万元起、i3折扣价20.88万元起、iX3折扣价25.18万元起。
此外,宝马旗舰纯电车型 i7 在国内多地4S店的降价幅度达到了38%,其中原价189.9万元的顶配车型最高下调了55.5万元;而原价94.90万元的入门车型裸车价格来到了66.34万元。
虽然官方否认重返价格战,但此番大幅下调终端价格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销量下滑严重。数据显示,8月份宝马在国内销量为3.48万辆,较去年同期下跌了42%。
退出价格战,宝马销量暴跌
今年6月,#宝马腰斩式大降价#话题冲上了微博热搜。
当时,官方指导价为35.39万元起宝马i3车型,4S店给出的优惠价格仅为17万多,上险后的落地价也不到20万元。此外,像宝马3系、5系、X3、X5这些燃油销售的主力车型,价格也来到了历史新低。
不过到了7月中旬,宝马率先发声退出价格战竞争,旗下车型终端售价普遍回调3-5万元。随后部分已经预定了新车,甚至是已经签订的购车合同的消费者,被宝马4S店临时要求加钱,不加钱就提不了车,这在当时也再次冲上了热搜。
而宝马选择退出价格战的重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宝马需要维护自身品牌价值,各种降价措施会破坏宝马长期以来建立起来的价格体系,进而影响未来自己的豪华品牌定位及溢价能力。
此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价格战导致宝马门店亏损严重,所以不得以停止了多项优惠措施,通过减少销售量来稳定价格,缓解门店的经营压力。
然而仅仅在2个月之后,宝马就扛不住压力,选择再次回归价格战,多少也是无奈之举。
要知道,在过去几年,宝马一直蝉联中国豪华车销量王,同时也将奔驰和奥迪一直死死压在身后。然而当7月宣布退出价格战之后,宝马在中国市场的销量遭遇暴跌。
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宝马中国的销量仅有3.48万辆,对比去年同期,宝马中国的销量还高达6万辆,几乎遭到腰斩。即便对比7月,也减少了1.5万辆。
其中,价格重回20万的宝马i3 销量从6月份的6952辆,降低到8月仅有2144辆,就连旗下最走量的宝马3系,销量也不到8000辆。
相比之下,虽然喊着要退出价格战,但实际并没有明显涨价行动的奔驰和奥迪赢麻了,两者8月销量分别为4.95万辆和4.79万辆,已大幅领先于宝马。
对于宝马来说,为了稳定销量,重返价格战已是势在必行。
豪车市场变天了
在新能源的浪潮下,中国消费者正在加速抛弃合资品牌豪车。
进入2024年以来,国内新能源车渗透率不断提高。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为41.8%。而在7、8两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均超过燃油车,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8月份,新能源车渗透率更是达到了54%,再创新高。
在此背景下,今年前8个月,国产市场自主品牌的市占率已高达63.2%,成为绝对主力。这也不难理解,在新能源车时代,自主品牌凭借较早的布局,以及持续不断的研发投入,已经在很多技术方面实现了弯道超车。特别是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领域,合资品牌已全面落后。
而在豪华车市场,国内消费者也越来越青睐国产豪华品牌。
从理想公布的2024年9月16日-9月22日中国市场豪华品牌销量榜单来看,理想品牌销量已超越BBA,此外问界、极氪和蔚来也都取得了不错的销量成绩。在销量前十位的豪华品牌当中,自主品牌已占据四席。
从销量增长趋势来看,自主豪车品牌正逐渐蚕食着合资品牌豪车的市场份额。所以,如今宝马重回价格战也不难理解了。(萧健)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长安凯程品牌战略焕新:2025年起只投放新能源产品
- 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智能体“桐小乌” 上线支小宝
- 乌镇峰会十年首次 2024世界互联网大会推出AI智能体“桐小乌”
- TechWeb微晚报:华为Mate 70定档11月26日发布,特斯拉与上汽讨论FSD授权?
- 东风日产官宣联合Momenta打造高阶智驾 首发N7车型
- 超100个品牌开通京东秒送旗舰店,最快9分钟送到手
- 懂车帝公布2025经销商合作策略:彻底革新传统合作模式,为成交负责
- 《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比亚迪是比我们更好的中国故事
- 消息称特斯拉与上汽讨论FSD授权 官方回应来了
- 中国汽车里程碑时刻!比亚迪第10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