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要闻一览:
腾讯视频或推出无广告版本 需要额外付费
北京拟出台自动驾驶汽车条例 无人驾驶服务有望站上风口
微软要求中国员工使用iPhone办公 不得使用安卓机
小米第三款车是增程SUV:主打家用 2026年上市
因越南激励举措不足 英特尔等企业放弃在该国投资
苹果市值接近3.5万亿美元 超过微软重回美股第1
深蓝S07核心信息:将搭载华为乾坤ADS SE智驾系统
小米15系列电池快充细节曝光:90W快充起步
热点直击
腾讯视频或推出无广告版本 需要额外付费
腾讯视频APP发起了一项“报名成为产品体验馆”的调研,并强调“会员优先录用”。在招募产品体验官的报名表中提及了“高端版”腾讯视频,主打卖点是无广告、更便捷和视觉升级,但需要额外付费,具体价格未披露。
有网友在评论区留言:“最开始会员不就是为了免广告和更高清的画质,现在意思是本来就应该给我的东西,我现在得冲sssssssvip”“想想现在的vip和svip就知道值不值了”。>> 点击查看详情
北京拟出台自动驾驶汽车条例 无人驾驶服务有望站上风口
近日,北京市经信局就《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对外征求意见,将通过立法重点解决特定区域自动驾驶汽车创新活动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坚守安全底线的基础上,为L3级及以上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主体提供清晰、透明、可预期的制度规范。
随着多项利好政策的发布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智能驾驶/无人驾驶等有望率先受益。>> 点击查看详情
微软要求中国员工使用iPhone办公 不得使用安卓机
据媒体报道,作为整体安全行动的一部分,微软公司告知其中国员工,从今年9月份开始,他们只能在工作中使用iPhone,不得使用安卓手机。
目前使用安卓手机的微软中国员工将获得一部iPhone 15,微软将在中国各地的多个中心提供iPhone,供员工领取。
消息称小米第三款车是增程SUV:主打家用 2026年上市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消息,小米汽车规划的第三款车为增程SUV车型,主打家用,将于2026年上市。
按照此前规划,小米汽车的发布节奏是三年三款车,分别为2024 年的纯电轿车小米SU7、2025 年的纯电 SUV,以及 2026 年的增程 SUV。
大公司
因越南激励举措不足 英特尔等企业放弃在该国投资
据外媒报道,根据其获取到的越南计划与投资部报告文件,该国因激励举措不足,已错过了包括英特尔、LG 化学在内的多家海外企业的投资。
甚至连越南规模最庞大的海外投资者三星电子,也在考虑将部分产能从越南迁移至印度。
苹果市值接近3.5万亿美元 超过微软重回美股第1
在当地时间周一美股收盘时,苹果报227.82美元,创下新高,较前一交易日收盘时的226.34美元上涨1.48美元,涨幅为0.65%。按周一收盘时的价格计算,苹果公司市值为34934.1亿美元。
苹果上月宣布推出个人智能化系统Apple Intelligence,并表示正在将OpenAI的ChatGPT,整合进iOS 18、iPadOS 18和 macOS Sequoia中,他们在人工智能方面越来越积极,也推升他们的股价明显上涨。
新产品
深蓝S07核心信息曝光:将搭载华为乾坤ADS SE智驾系统
深蓝汽车官宣,全新深蓝S07车型将搭载深蓝超级增程,同时还将采用华为乾坤ADS SE智驾系统。
据悉,新车为现款深蓝S7的改款车型,启用了全新的命名方式,新车定位科技新主流中型SUV,将提供增程和纯电双动力版本。
小米15系列电池快充细节曝光:90W快充起步
据知名数码博主@体验more 最新发布的信息显示,一款迭代中杯旗舰正在测试4900mAh电池+90W快充,并且还支持50W无线闪充,而大杯则在测试5400mAh大电池+120W快充,无线充功率将会超过50W。同时,该系列旗舰还将搭载自研的小芯片,不出意外的话将是澎湃家族的电池管理芯片和智能快充芯片。
结合此前相关爆料,该机大概率就是新一代的小米15系列旗舰,据称,该系列先期将发布中杯的小米15和大杯的小米15 Pro两款机型,超大杯的小米15 Ultra则将在明年Q1登场。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阿里巴巴2025第二财季营收2365亿元 同比增长5%
- 2024广州车展:长安凯程品牌战略焕新,数智新能源商用车成焦点
- 2024广州车展:长城汽车全场景NOA全国开城
- 京东辟谣:无锡物流园失火仓库属存货仓库,无一部手机和任何快递包裹
- TechWeb微晚报:特斯拉市值已跌破1万亿美元,上海颁发首批无人驾驶车牌
- 宁德时代携手上海交大布局机器人领域,自研人形及四足机器人助力工厂智能化
- 以科技创新赋能高教职教新质人才培养 华为擎云亮相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 郑州共享单车服务暂停,美团哈啰相继宣布停运
- 华为余承东广州车展透露Mate 70即将发布,担心新机遭偷拍
- 马斯克指控OpenAI垄断生成式AI市场,忽视安全问题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