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电动化是去年上海车展的关键词,那么智能化就是今年北京车展最重要的趋势之一。
随着AI大模型快速发展和普及,汽车的深度智能化正逐渐成为可能,而大模型上车正加速推动这一潮流。
在大模型的加持下,全场景智能驾驶NOA正加速落地;在座舱内,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语音和视觉等方面的感知能力,智能化系统正变的更加人性化。
在本届车展现场,小鹏宣布基于AI大模型深度应用的AI天玑系统将全球首发,哪吒汽车大模型产品NETA“乾坤圈”即将在哪吒L上首搭上车。即便是未参展的腾讯和百度,也在近期发布了大模型上车的解决方案,并与国外车企签订了合作协议,帮助他们在智能化水平方面实现突破。
大模型上车有何应用?
目前,大模型上车主要应用在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两个领域。
在智能驾驶领域,此前自动驾驶是根据特定场景,事先编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在实际道路上一旦感知到相应情况,车辆就会根据此前的设定的方式来处理。
而有了大模型之后,车辆就有了自己感知、预测和决策的能力。比如在感知端,现在最常用的就是BEV+Transformer方案,车辆通过摄像头和激光雷达,就可以识别车辆周围的各类物体,并构建动态实时地图。
感知到车辆周围情况之后,大模型会对其他交通参与者的风险行为进行具体的量化和建模,预测出其他交通参与者未来一段时间的轨迹。最后,系统会根据这些信息,规划最优的行驶路径,并直接给车辆端输出相应加减速、转向等驾驶指令。
此外,大模型的优势还在于不断地学习能力,通过大量道路实际视频的训练,大模型可以在云端不断地训练和测试,帮助系统快速迭代、优化。
目前,小鹏城区导航辅助驾驶已进入全国243座城市,计划年内实现全国点到点的智能驾驶;理想全场景智能驾驶NOA“正式版”将覆盖全国高速和环线及100个城市;华为无图商用辅助驾驶则号称“全国能开”,适用范围包括大小城市和乡镇城区,可用路程达99%。
对于大模型“上车”的发展前景,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表示,随着技术的进步,汽车机器人将实现每天开“新版本”的体验,就如同购买新车一样,给用户带来持续的惊喜。
相比于自动驾驶,用户对于大模型在智能座舱领域的应用则更加容易被感知。比如,极越汽车座舱内,就集成了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屏幕上的很多操作都可以做到“可见即可说”。
此外,语音助手也不像之前必须要说出命令系统才会执行,现在有了大模型的加持,系统似乎可以更好的领悟用户的思想。比如当你说“我有点热”,系统就会自动将空调温度调低。即使出现多人指令、连续对话等情况,大模型也可理解每人不同的需求,满足不同的操作指令。
极越首席执行官夏一平表示,极越车主目前对智能语音系统的使用率达98%,平均每人每天用60多次。
除了语音助手以外,目前大模型在座舱内的应用还包括舱内文生图功能,系统可以将用户简单的文字转变成图片;甚至可以实现为用户生成旅游攻略等更加复杂的功能。
北京车展大模型加速上车
从今年北京车展的观察来看,不少车企都官宣了AI大模型上车的计划。
在小鹏汽车的发布会上,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宣布,以天玑系统为入口全面接入AI大模型。在智能座舱方面,基于AI大模型的深度应用,小鹏汽车的生活助理——AI小P,将具备更高级别的理解能力,并能通过个性化组合100多项座舱功能。
在智能驾驶方面,基于端到端大模型,小鹏汽车的XNGP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将完成感知大模型升级和规控大模型上车。具体来看,小鹏汽车将通过2K纯视觉占用网络大模型上车,用超过200万个高精度网格重构世界,能清晰识别动、静态障碍物的每一个细节。
哪吒汽车则直接以“开启AI大模型定义汽车新时代”为本届车展主题,官宣了与360共同开发的大模型产品NETA“乾坤圈”即将在6月,通过OTA实现在哪吒L上首搭上车。
官方表示,大模型上车后,哪吒L可做到“一车分饰五个角色”,包括语音秘书、座舱保姆、增程管家、全能保镖、智驾司机,将让哪吒L的市场表现和影响力也将会更上层楼。
而在车展开幕前一天,岚图汽车单独举行了一场技术沟通会,宣布了与华为在智能座舱、智能驾驶领域的合作。在VCOS GPT大模型的支持下,车内AI语音的交互与感知更具个性与情感,可以根据用户的感受而非指令给出车控方案。
根据岚图官方给出的数据,语音交互方面,岚图新一代智能座舱的AI语音交互拥有98%语音识别率,对话应答时间仅为550ms,车控响应达到行业领先的1s水平。
此外,百度和腾讯也都在近期发布了大模型上车的解决方案。比如,腾讯发布的汽车行业大模型“全域智能”方案,不仅针对于智能座舱领域,甚至全面覆盖了从研发、生产到营销等各个环节。
除了国内车企以外,跨国车企、合资品牌也都对AI大模型上车表现的十分积极。
在车展现场,丰田宣布将与腾讯在AI大模型、云和数字化生态上围绕“软件定义汽车”进行合作。日产也同百度签署了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开展在人工智能与智能汽车领域战略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未来日产汽车在中国的车型也会搭载百度AI解决方案。
写在最后:
毫无疑问,大模型上车正在成为行业共识。但从长远来看,大模型能否为用户带来实际价值,为车企带来销量,还有待观察。
至少从目前来看,车企想要实现大模型上车,需要在硬件算力、软件研发等方面投入巨大,且回报周期较长。而对于很多用户来说,大模型上车提升的语音交互能力的确值得肯定,但其他很多更复杂的功能真的是实际需要的吗?比如,文字生图功能,在车内几乎没有使用场景,这些功能也并不能成为用户是否下单的决定性因素。
大模型上车能否重新定义汽车智能化,还需要时间检验。(萧健)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TechWeb一周热点汇总:双11全网交易总额超1.4万亿元,马斯克升级与OpenAI的法律战
- 阿里巴巴2025第二财季营收2365亿元 同比增长5%
- 2024广州车展:长安凯程品牌战略焕新,数智新能源商用车成焦点
- 2024广州车展:长城汽车全场景NOA全国开城
- 京东辟谣:无锡物流园失火仓库属存货仓库,无一部手机和任何快递包裹
- TechWeb微晚报:特斯拉市值已跌破1万亿美元,上海颁发首批无人驾驶车牌
- 宁德时代携手上海交大布局机器人领域,自研人形及四足机器人助力工厂智能化
- 以科技创新赋能高教职教新质人才培养 华为擎云亮相第62届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
- 郑州共享单车服务暂停,美团哈啰相继宣布停运
- 华为余承东广州车展透露Mate 70即将发布,担心新机遭偷拍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