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消息,人瑞人才联合德勤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发布《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以下简称《报告》),该报告聚焦数字中国建设,在国内首次对包括互联网、智能制造、智能汽车、人工智能、金融等11个重点产业的数字人才发展作出全面梳理与分析,并创新推出“井”型数字人才能力结构模型等数字人才发展解决方案。
InfoQ 极客传媒总经理/极客邦科技事业合伙人汪丹、人瑞人才科技集团CEO张建国、德勤中国合伙人陈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副总编辑童根兴(从左至右)
人瑞人才CEO张建国表示:“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而数字人才正是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关键驱动力。数字化时代需要人才的新标准,我们在《报告》中创新推出的‘井’型数字人才能力结构模型,可以助力企业实现‘人岗精准匹配’,让组织团队发挥最大的效能。”
德勤中国合伙人陈岚表示:“当前各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正在加速,企业普遍面临数字化转型意识不足、数字人才成本高、缺乏培育在职人才的必要内部技能和专业知识等挑战。《报告》力求从客观的角度分析,发现各行业数字化进程的特点和难点,以及各类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遇到的问题,总结归纳好的经验方法,并针对困扰绝大部分企业的‘数字人才不足与培养’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期望能助力更多的企业成功数字化转型。”
据了解,《报告》研究对象涉及政府、企业、求职者及高校多级主体,采用公开政策研究、头部招聘平台数据采集与分析、第三方报告案头研究、企业深度访谈、调查问卷等方法获取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问题及数字人才信息。这其中包括由公司决策者、业务主管、员工和HR填答的近 2500份调查问卷,以及与11个不同行业高管交流得到的近100份访谈资料。
我国当前数字人才缺口达到2500万-3000万
《报告》预计 2035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接近 16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 105万亿元。随着各产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更深的阶段,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相继涌现,相关行业对数字化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报告》估算当前数字化综合人才总体缺口约在 2500万至 3000万左右,且缺口仍在持续放大。在此背景下,如何精准匹配和吸引数字人才、加速数字人才的供给与培养是数字经济发展背景下的重大挑战,也是值得企业探讨的关键问题。
井型数字人才能力结构模型
数据来源:人瑞人才与德勤中国《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
数字化时代的人才新标准:“井”型数字人才能力结构模型
《报告》指出,数字化时代,企业与人才供需关系的主要表现特征是“结构性失衡”。造成这种结构性失衡背后的主导因素是“人岗未能精准匹配”——企业往往知道自己想要怎样的人才,但不清楚自己该用怎样的人才;人才往往知道自己想找怎样的工作,但不清楚自己适合怎样的岗位。在数字化时代,解决人才不足问题,首先需要考虑如何更有效的解决“精准匹配”的问题。《报告》创新提出数字化时代企业构建“井”型人才的理念,强调选才“精准”的第一步先从人才与企业对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的“科学、客观”认知开始,建立在合理预期的基础上实现“双向精准匹配”的人才选拔。
数字人才实训基地:人才精准、批量、快速培育新模式
《报告》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数字人才紧缺问题,必须要从人才培养入手。《报告》创新提出打造“数字人才实训基地”的人才精准、批量、快速培育模式。该模式充分考量企业、院校、政府、人力资源培训机构和个人在“数字人才实训基地”有效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优势能力组合所能创造的“聚合效应”,能更加有效,且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地解决人才培育难、培训慢等问题,并充分释放企业端的成本与精力,是单一任何一方都难以独立撬动的“共建、共融、共享”新模式。
人才生态供应链:实现人才供应的精准化、生态化
《报告》将人才生态供应链总结为“一核四环六角色”,即以人才实训基地为核心,围绕选、育、用、留四闭环人力资源环节,由院校、企业、人力资源技能培训机构、社会资源、人才、政府六个关键角色,实现人才供应的精准化、生态化。
数字人才生态供应链
数据来源:人瑞人才与德勤中国《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
未来社会化共享用工大平台:充分盘活人才资源,实现社会化人力资本的持续增值
《报告》预计未来的组织形态、用工模式、用工理念将会发生根本性的巨大变化——依赖于社会化共享用工大平台的建立,真正意义的多元用工将普遍化。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办公软件不断革新迭代,远程办公、视频会议、多地协同办公等工作组织形式得以实现和应用,加之不同群体的特性,推动灵活用工从基础劳力型工作向更复杂的技术性、专业性工作延伸。
社会化共享用工平台架构。
数据来源:人瑞人才与德勤中国《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
对企业组织而言,他将是一种更加灵活、敏捷、效益、科学的多元用工模式,可以极大限度优化不同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人才供需、精准匹配、组织能效、人才培养等方面问题。而从社会价值而言,他将打破现有的人与岗位的固化和僵化,打破组织的相对固化和僵化,致使就业模式从“组织 +雇员”向“平台 +个体”的转变,实现形式上“去劳动关系化”,在数字化时代背景下,劳动者从“单位人”到“平台人”的转变,是用工模式革命性的突破。而这些突破也将打破企业、劳动关系对人才的“时空、管理、工作条件、工作关系、工作模式”等的常规限制,最大限度的在“有效需求”与“匹配人才”之间实现高效链接,从根本实现“以任务为核心、以结果为导向”,充分盘活人才资源,实现社会化人力资本的持续增值。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中国联通研究院白皮书:WPS AI实现办公效率与质量的飞跃
- 传特斯拉任命品牌大使?特斯拉回应辟谣
- 惠普战系列激光打印机发布 适配原生鸿蒙等国产操作系统
- TechWeb微晚报:英伟达拟投资马斯克旗下公司xAI,苹果或将研发智能眼镜?
- 昆仑万维发布天工AI高级搜索功能,升级金融投资搜索等四大能力
- 苹果或将研发智能眼镜?代号Atlas
- 双十一促销过半,机构预测近年总销售额将温和增长
- 消息称赛力斯将开展人形机器人业务 官方回应来了
- 乘联会: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10月交付超6.8万辆,Model Y是今年国内销量最高的乘用车
- 10月新能源车销量:比亚迪首超50万辆,小鹏、零跑等再创新纪录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