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消息,据外媒报道,美国当地时间3月10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发布一份声明,硅谷银行(SVB)被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与创新部(DFPI)关闭,并指定FDIC为破产管理人。
硅谷银行美国第16大银行,专注于PE/VC和科技型企业融资,主要为创投机构支持的科技新创商提供融资。其客户高度集中在高科技初创公司,全美近半科技新创都与硅谷银行有融资往来。据悉,硅谷银行获利主要是给VC/PE提供短期过桥贷款,这项业务占比大概56%。
美国硅谷和金融界人士呼吁美国联邦政府在硅谷银行倒闭后,推动另一家银行承担其资产和债务责任。根据声明,FDIC将为每位硅谷银行储户提供25万美元的保险,但硅谷银行储户多数都拥有超过该数额的存款,其中包括大量初创公司。分析认为,硅谷银行破产可能引发科技行业的大范围倒闭和裁员。
随着硅谷银行的破产,国内很多创业企业也担心受到波及和影响。11日, 硅谷银行在中国的合资银行“浦发硅谷银行”紧急发布声明称公司有独立经营的资产负债表。
被挤兑提取420亿美元 硅谷银行一夜破产
硅谷银行的倒闭可谓非常突然。受业务影响,硅谷银行没有零售业务,并不接受个人储蓄存款,其对外贷款资金主要来自于风投机构的存款以及获得融资的初创企业存款。
美国时间3月9日盘前,硅谷银行发布了一则公告宣布将出售其所有210亿美元的可销售证券,将导致18亿美元的亏损,并寻求通过出售股权募资22.5亿美元。
硅谷银行宣布上述消息后,市场上出现了大量对硅谷银行兑付能力的质疑,有动作快的风险投资基金开始从硅谷银行取出资金。周四收盘硅谷银行股价大跌超60%。
3月10日美股盘前交易时段,随着投资者恐慌情绪的发酵,硅谷银行股价再度跌掉68%。硅谷银行随即宣布股票停牌,管理层试图通过紧急融资,出售股票等方式换取流动性来支付存款提款,但所有努力均告失败。硅谷银行在10日被宣告破产,FDIC接管。
据外媒报道,美国加州监管机构提交的一份文件显示,截至3月9日,硅谷银行客户总计提取了420亿美元的存款,硅谷银行的现金余额为负9.58亿美元。
硅谷银行的突然破产,让创投圈损失惨重,据媒体报道,有不少创投基金还没有来的及成功将钱转出。一旦创业公司钱没有及时取出来,可能发工资都有问题。
根据硅谷银行破产管理人FDIC发布的公告显示,所有投保存款人将在2023年3月13日(星期一)上午之前完全获得其投保存款。FDIC将在下周内向未投保的存款人发放预付款。未投保的存款人将收到未投保基金剩余金额的破产管理证书。随着FDIC出售硅谷银行的资产,未来可能会向未投保的储户支付股息。
另外,硅谷银行在加利福尼亚州和马萨诸塞州有17家分行。硅谷银行的总部和所有分支机构将于2023年3月13日(星期一)重新开放。截至2022年12月31日,硅谷银行的总资产约为2090亿美元,存款总额约为1754亿美元。在结算时,超出保险限额的存款金额尚未确定。一旦FDIC从银行和客户处获得更多信息,将确定未保险存款的金额。
浦发硅谷银行发声明
美国硅谷银行的突然破产,让国内,尤其是很多美元VC/PE、创业企业也担心受到波及和影响。
美国硅谷银行与国内上海浦东发展银行成立的合资银行“浦发硅谷银行”在11日紧急发布公告称:浦发硅谷银行成立于2012年8月,是一家在中国境内注册的法人银行。浦发硅谷银行拥有规范的公司治理架构,有独立经营的资产负债表。作为中国首家科技银行,浦发硅谷致力于服务中国科创企业,始终按照中国法律法规规范稳健经营。
据天眼查信息显示,浦发硅谷银行由浦发银行与硅谷银行各持股50%。
根据浦发硅谷银行发布的2021年报,其所服务的企业中约 98%为中国本土科创企业,截至2021年第二季度,该行共服务了超3000家企业客户。
目前,尚不清楚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对国内相关业务的影响。
有不少分析机构认为,硅谷银行的破产是在美联储快速大幅加息带来的高利率环境下,“借短买长”(即资金来源短期化、资金运用长期化)导致的期限错配(资产端期限与负债端期限不匹配)所致。
对于美国硅谷银行的突然破产,互联网投资人庄明浩在其微博发文称:“如果说过去的20年,互联网+VC相辅相成的爆发成就了硅谷,那么这种效用同时造就了SVB这家特殊的‘银行’。那么今天,整个互联网+VC的大叙事已经远去,所谓的互联网+硅谷的造富神话也开始远去。”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