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消息,随着疫情常态化管控持续时间延长,企业进校受阻,今年校园招聘形势陡然紧张。据相关数据显示,全国约75%的高校已经停止线下宣讲活动,各省公务员考试时间也纷纷推迟笔面试时间,就业不确定性进一步增加。
新形势下的企业校园招聘如何提升体验、吸引人才?校招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哪些问题?如何提升对Z时代的吸引力?企业如何通过数字化系统提升校招的招聘效率?
对此,Moka通过采访调研的方式,并联合专注校招的校园招聘平台实习僧发布了《2022中国企业校招白皮书》,通过政策解读揭示3大风向,2大洞察,帮助企业剖析今年校园招聘新趋势,并提供4大攻略为企业数字化校招实操落地参考助力。
今年,国务院、人社部等多部门印发一系列政策意见,多种利好政策,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的宏观调控,指出要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坚持经济发展就业导向,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促进充分就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防范化解失业风险,努力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3大风向
风向一:求职峰值显现,招聘供需矛盾突出
2022年校园招聘注定和往年有些不同。一边是,23届高校毕业生人数再超1000万人,青年失业率达18.2%,考研、考公人数暴增也加剧了就业难度,应届生求职路上的竞争变得愈演愈烈;
相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毕业生简历投递量增长96.9%,而企业职位发布量仅增长38%,庞大毕业生和企业招聘需求缩减之间矛盾突出。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雇主将会收到比以往更多的简历,这对于系统自动化和批量处理等效率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风向二:产业格局重整,新兴产业人才缺口增大另一边是,受疫情影响,流量见顶,资本退潮,经济增长放缓,互联网、房地产、教培行业暂时步入下行轨道,增速放缓,人才需求也趋于谨慎,频频曝出裁员和降薪消息,表现在金融市场上是股价飘绿,表现在招聘市场上则是行业人才流动明显。Moka认为,有行业人才外溢,就有行业受到人才青睐。先进制造业、新能源、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速发展,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据测算,仅大数据产业未来就需要近2000万人才,远超出毕业生供给量。
风向三:红利逐渐消退,校招生求职“去互联网化”趋势增强
流量见顶、资本退潮、反垄断政策影响......互联网行业进入调整期,增速放缓,人才需求也趋于谨慎,频频曝出裁员和降薪消息,今年校招生对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求职意向减弱。
线上消费习惯逐渐养成,带动了新业态的发展,新零售、电子商务、物流等行业,就业热度大幅升温。随着国家“制造业强国战略”的推进,带起了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也促使新能源、汽车制造、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人才需求高涨。
后疫情时代,人们对医疗健康服务相关的产品需求进一步增强,这促进了生物医药、医药制造等相关医疗行业的发展,该行业人才需求出现了极大缺口。
2端洞察
Z时代求职新变化:求稳定
Z时代逐渐成为职场“新兵”的主力军,成为了移动互联网民中的新势力。作为互联网原生态居民,他们的社交联系非常紧密,对互联网也有着天然的依赖。Moka表示,这届候选人“慢就业”趋势越来越明显,在选择企业方面也越来越谨慎,特别是受疫情等因素影响,今年学生的求职心态也发生了变化,他们更倾向于寻找稳定、有保障的工作,公务员、事业单位、大型央企国企开始成为学生心中求职的首选,因此,企业端需要积极调整战略,拥抱校招新变化。
高校人才竞争激烈,雇主开始重视“全员体验”
在智能技术催动持续变革的背景下,各行各业为适应新的发展路径,不断拥抱新思维和新的工作方式,而知识青年无疑是企业推进重要创新和改变的中坚力量,校园招聘成为了企业补充人才的一种重要途径。
Moka认为,随着人才、资源的马太效应,各行业选才方式和岗位需求的高度重合,围绕高校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这对于企业的校招运营能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雇主急需开启全新的招聘形式,“全员体验”理念开始被越来越多做校园招聘的企业放到优先关注的位置,企 业开始重视提升HR、面试官、候选人、管理者等全角色在校招全流程中的体验,实现抢占人才,落地人才战略。
通过对不同行业校招做法的经验梳理,并结合对新候选人求职特点、雇主校招新趋势、如何高质量做好校招等问题的洞察,Moka本次发布的《2022中国企业校招白皮书》在雇主品牌建设、智能筛选、高效面试协同、智能数据分析等四个方面为企业提供了更深层次的解读。例如,在雇主品牌建设层面,企业可打造多端适合年轻人风格的招聘窗口,帮助企业树立更贴近候选人审美的雇主形象,强化个性化品牌,增强候选人的求职体验度;在复盘校招效果方面,校招项目组需要获取一些数据评估此次招聘效果的好坏,有效复盘并制定改进建议。以及通过数字化招聘系统,追踪全流程数据等等。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消息称赛力斯将开展人形机器人业务 官方回应来了
- 乘联会: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10月交付超6.8万辆,Model Y是今年国内销量最高的乘用车
- 10月新能源车销量:比亚迪首超50万辆,小鹏、零跑等再创新纪录
- 戴尔AI智能解决方案中心深圳揭幕
- TechWeb微晚报:懂车帝测试公平性遭质疑,巴菲特疯狂囤现金
- 曾红极一时的聚美优品官网打不开了 创始人已投身短剧
- 企业如何快速实现AI应用落地?红帽给出“三步走”AI部署路径
- 2024 TechWorld绿盟科技智慧安全大会 发布多款数据要素流通安全能力和大模型成果
- 刘东:隐私科技赋能数据价值释放
- 2024贝壳北京马拉松圆满完赛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