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消息, 近日,合合信息旗下启信宝联合城市进化论推出《2022全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区域研究报告》(下称《报告》),系统呈现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概况、产业格局和地域分布。
《报告》对30省市“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进行了汇总。从研发环节、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新基建配套等不同阶段,这些激励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不限牌不限购等举措,为新能源汽车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通过解析中国2022年存续新能源汽车产业资本结构,数据显示,民营企业占新能源汽车产业比例高达87.86%,其次是外资企业5.48%,国资企业4.48%。
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可分为上游原材料、中游三电及零部件制造、下游整车制造及服务支撑,下游企业在疫情中增势迅猛。启信宝数据显示,2020年-2021年,受工信部《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2019年本)》政策推进及我国第一批电动汽车应用的动力电池面临退役等现状,下游服务支撑相关的电池回收新增企业两年内达到了7736家。
中游企业在融资表现上优势突出。2017-2021年期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融资次数5064起,融资企业数量2761家。电池管理系统(BMS)环节融资金额最多。该时间段内新能源汽车产业融资前三的城市分别为上海、长春、常州。
《报告》显示,从全国汽车产量来看,2021年排名前十的汽车产业大省(市)合计占据全国总产量的74.1%左右。根据省市已公布数据,上海、广东、广西、陕西和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居前。
《报告》显示,常州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游企业数量达到3440家,居全国第一位。尤其在动力电池板块,已经聚集起近50家规上企业,动力电池已建成产能达85.5GWh,居全国首位。
启信宝数据显示,2020 年,常州市汽车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跃上千亿元台阶。这是常州市装备制造业史上第一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近年来常州市新能源企业新增数量以中游表现最为明显,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2家。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