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来说,可穿戴设备和相关技术已经成为了最近几年各大科技厂商们最喜欢的项目,虽然全世界都普遍看好可穿戴设备的市场潜力,但是目前并没有任何一款产品为用户带来革命性的体验。
最近英国《卫报》特别针对目前火爆的可穿戴设备市场泼了一盆冷水,详细的分析了当前该领域的情况。文章认为由于目前的可穿戴设备不仅并没有明确的替代对象,同时在外观设计、使用体验和续航能力上也都具有明显的不足。根据一项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目前大约已经有三分之一的可穿戴设备用户在使用大约半年后就将其扔在角落中“吃灰”,并且彻底放弃使用。而这对于还处于萌芽阶段的可穿戴设备来说,并不是好消息。
文章内容如下:
在去年9月上市的第一代三星Galaxy Gear智能手表售价高达299英镑,而如今半年的时间已经过去,有人就已经将Galaxy Gear的价格下调了三分之二,标价仅为100英镑,相比你一定认为如此具有吸引力的价格许多人会对此非常感兴趣并且出手购买吧?
但是实际的情况是,这是一则在拥有1万名员工的非科技公司内部展示的广告,该广告对外整整展示了一周之后依旧无人问津。一位看过这则广告的人表示:“从来没有什么东西能在广告交易板上停留这么长时间而以失败告终。”
另外,还有第二块Galaxy Gear在该公司的内部进行销售,并且没有标记明确的价格,似乎有一些“给钱就卖”的意味。虽然最终这款手表已经被售出,但是从中不难看出,人们对于可穿戴设备的热情正在慢慢消退。
来自美国市场研究公司Endeavour Partners最新的报告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现象。该公司发现目前有三分之一的美国消费者会在购买可穿戴设备6个月之内停止使用该产品,同时尽管有十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拥有某种形式的运动追踪器,但多达半数的人们已经停止使用自己的设备。
以智能手表和健身追踪装置为代表的可穿戴设备的问题究竟是因为它们的概念过于超前,还是某些基本的问题没有解决才导致了这种热度的减退呢?
其实要讨论这个问题还真实有些复杂。首先当Galaxy Note 3在刚刚发售时,三星公司会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将Galaxy Gear与Note 3进行绑定销售。不过当消费者拿到Galaxy Gear真机时,就会立即觉得它太丑而必须尽快处理掉。
另外,对于那些真正打算使用智能手表的人来说,自己作为高质量的用户,同样会对智能手表感到失望。在今年2月份的MWC 2014大会上三星推出了第二代智能手表产品,这样就让之前拥有第一代产品的用户心里有些沮丧。“这是老款Galaxy Gear吗?”他们当中的许多人都被问到这个问题。
另外根据来自Kantar ComTech市场研究机构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英国的消费者一共拥有大约42.6万块智能手表,其中有13.6万块为Galaxy Gears,但目前已经有不少智能手表已经被用户弃用。在英国的eBay上搜索Galaxy Gear,能够看到将近900条结果,从中随便选一个就会发现类似的描述:“我在购买Galaxy Note 3时免费获赠了Galaxy Gear,但它对我来说没什么用。”
还有,另一家CCS Insight市场研究公司在2013年秋天对大约1500名来自美国和英国的消费者进行调查,其中有65%的用户听说过智能手表,有50%听说过健身追踪器。但在拥有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中,有40%已经停止使用该设备,有的是因为已经厌倦了此类产品,有的干脆就是经常忘记佩戴。
不过还是有许多对可穿戴设备坚定的支持者认为上面的数据都没有说服力,他们不会对此产生任何担忧。不过对于厂商们来说绝对是非常大的困扰。从理论上来说,通常这些购买之后又弃用的用户都是对科技产品乐于“吃螃蟹”的探索者,如果连这些专业用户都对可穿戴设备失去了耐心,那么未来普通消费者更不会对它们产生兴趣。
实用性欠佳
先来说说已经彻底成功的智能手机。当初在黑莓、Palm Treo、塞班或Windows Mobile等产品诞生初期,那些敢于尝试的用户并没有弃用新兴事物,并且体验到了诸如随时随地收发邮件、浏览网页等便捷的操作,因此这些人成为了早期智能手机的忠实用户。
不过对于现在这批“尝鲜”可穿戴设备的人来说,似乎情况有些不同。常理来说,健身追踪器拥有一些普通消费者所期待的功能,而实际上健身市场的发展潜力非常大。以英国为例,全英目前有450万成年人是各种健身俱乐部的会员,而美国的这一数据大约是英国的10倍,所以这是个非常可观的市场。然而,Endeavour Partners的数据却表明健身追踪器的用户粘性目前已经处于下降的态势。
这对可穿戴设备意味着什么?可能是因为它们太过原始,导致人们不得不放弃:这类产品的个头通常较大,而且没有提供真正吸引人的杀手级应用,电池续航时间也很有限。
在MP3播放器发展初期,你可以说这种产品是革命性的,因为相比于CD随身听而言,使用固态存储的用户可以很方便地切换歌曲。但问题在于,早期的MP3播放器空间有限,而且传输速度极慢。当时使用的USB 1.1协议速度只有12Mbps,USB 2.0直到2003年左右才开始广泛普及。
所以,这些早期的MP3播放器最终都被慢慢弃用,但这并未阻止该领域最终继续发展。我们已经从卡带随身听过渡到CD随身听,又过渡到MP3播放器。而现在,MP3播放器也已经整合到手机等其他设备中。
“集成化”才更靠谱
转播到腾讯微博
正是上面提到的“集成化”思路,将音乐整合到播放器的内部,而不会笨重的单独销售,拯救了数字音乐播放市场,具有更大的前景。
从目前来看,智能手表和健身追踪装置并没有明确能够替代的设备目标,因此这一点与音乐播放器并不相同。通常来说,一项全新的技术如果想要发挥作用,就必须能够取代或让某些过程简化,否则说服消费者去购买单独的设备并不是容易的事情。比如智能手机就是一种更加简便的电子邮件收发设备,同时也简化了电话和上网等功能。
尽管健身追踪器可以追踪用户的健身数据,但由于41%的人在跑步时都会随身携带自己的智能手机,所以只需安装一款追踪类的应用就已经足够了。至于那些号称能计算行走步数的设备都面临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当用户没有走路只挥动双臂,这些设备竟然仍能继续工作而导致结果失准。
从Endeavour Partners的调查结果和许多广告来看,其实目前最初的可穿戴设备并没有解决如何激发消费者购买欲的问题。无论是外观、性能还是电池续航,许多问题都没有解决,并且也没有杀手级的应用程序出现。尽管有些用户比较青睐智能手表的通知同步提醒功能,但是这并不能改变问题的本质。
而上个月谷歌公司正式发布的可穿戴设备专用操作系统Android Wear,它整合了Google Now、语音搜索及“卡片”模式,非常有希望打动对可穿戴设备感兴趣的第二代潜在买家,不过这一切还需要时间的检验。从总体情况来看,可穿戴设备还需要与消费者度过一个“磨合期”.
其实可穿戴设备目前在实用性上与消费者的预期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尽管科技界的巨头们都非常看好它的市场起来,但是从目前的状况看,感兴趣的消费者还需要谨慎思考自己究竟真的是否需要再出手购买。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华为徐直军谈鸿蒙生态:10万个应用是成熟的标志,未来半年到一年是冲刺阶段
- 我国已建近万家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 含421家国家级示范工厂
- 德国汽车业迎来严峻挑战:博世宣布裁员5500人,并削减10000人工作时间及薪酬
- Counterpoint报告:双11iPhone在华销量下降双位数,华为增长7%
- 2028年GenAI手机出货将超7.3亿部,GenAI成为中高端手机标配
- 中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全球第三,每万名员工配有470个,领先德国和日本
- 华为折叠屏最新专利公布:打破传统集中架构布局,将首发搭载华为Mate X6
- 《财富》全球商界领袖影响力榜出炉:任正非王传福雷军入选,马斯克排第一
- 周鸿祎“叫板”李彦宏:大模型幻觉是不可消除的
- Q3全球云计算支出820亿美元,亚马逊谷歌微软三家占比64%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