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通用电气将家电业务出售给伊莱克斯后,本周,欧洲巨头西门子中国公关部有关人士对本报记者证实,其已于上月初将家电业务卖给博世,彻底退出家电领域。而包括索尼、东芝、松下等在内的日系巨头更是争先恐后地缩减家电战线,种种迹象表明,曾经的国际家电市场霸主,正在经历一场加速去电器化浪潮。
西门子30亿欧元出售家电业务
记者了解到,1月9日,德国博世(BOSCH)集团宣布,完成收购西门子在博西家电集团持有50%股权,交易总价为30亿欧元。按照双方达成的协议,博西家电将成为博世集团的全资子公司,同时也意味着西门子集团将不再涉及任何家电业务。
西门子家电1994年进入中国,中国消费者也是通过家电产品认识西门子的,其旗下白电产品以及小家电产品一直深受中国老百姓喜爱。而信息时报记者走访苏宁、国美、广百等家电大卖场发现,西门子品牌家电销售如常,市民显然对西门子卖掉家电业务一无所知。卖场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在中国的西门子家电一直是由博西做的,该公司同时运作西门子和博西两个品牌的家电产品,而西门子也将品牌使用权售予了博世,所以在运作层面看不出什么变化。
无独有偶,去年9月,美国通用电气集团(GE)9月8日宣布,以33亿美元的价格将旗下家电业务出售给瑞典伊莱克斯,预计将在2015年完成,伊莱克斯将继续使用GE Appliances商标。当时,GE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伊梅尔特表示,GE之后的核心业务转向能源、医疗、家庭、交通运输、金融等领域。
西门子出售家电业务,也是差不多的理由,今后公司业务主要围绕着重工业、自动化楼宇、医疗、能源等领域,面向商用领域的客户。
亏损导致家电业务被边缘化
事实上,做家电不赚钱,业务体量太小,是上述巨头没说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去年,包括索尼、松下等在内的日系巨头深陷亏损泥淖,它们的扭亏举措首先就是拿家电业务开刀——出售、收缩、重组、裁员等等,更直言家电业务拖累公司整体业绩和盈利。
本周,松下(中国)公司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电视机价格竞争越发激烈,松下难以继续自行生产经营,宣布结束在中国境内已经进行了 19年的电视机生产。而夏普此前在CES展上也表示,将把在中国生产制造工厂回迁日本。之前的1月29日,东芝也宣布,由于电视业务持续亏损,3月起将逐步停止研发和销售面向海外市场的电视机,还在就如何处理印度尼西亚等地的海外工厂展开磋商。
家电业务不赚钱几成共识,“我们最赚钱的业务是电子芯片这一块,家电业务销售收入占公司整体销售收入不到18%”,东芝(中国)公司宣传部门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索尼(中国)公关部人关人士也表示,公司芯片、元器件业务收入可观,集团公司旗下的金融板块也是利润贡献最大的版块。
不过上述公司也表示,虽然中国的人口红利、税收红利在退减,但中国市场需求仍然巨大,发展机会多,即使生产不放在中国,中国仍是公司最重视的全球市场之一。
国产彩电应加速占领国际市场
欧洲和日本家电老品牌针对家电业务的收缩与消退,所空出来的巨大的市场空间,会不会成为中韩企业的机会?短短十年间,市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十年前全球日本家电一统天下,但是在五年前,东芝、日立品牌已经很少见,如今在连锁卖场,松下、索尼、夏普的彩电的产品阵容也日渐收缩。
对此,家电业观察人士刘步尘表示,目前来看,以三星和LG为代表的韩系家电巨头承接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尤其在高端市场。不过,我们也应看到,中国彩电市场正在进行一场向轻量化、智能化、以服务为盈利模式的互联网为核心的变革,变革的成功与否,为未来中国彩电发展留下了很大的想像空间。此外,中国彩电应该加速占领国际市场,在未来的国际市场,中韩彩电商将有激烈的争夺。
- 蜜度索骥:以跨模态检索技术助力“企宣”向上生长
- 从年产1万到1000万,中国新能源汽车,只用了12年
- 苹果遭4000万用户起诉,事涉iCloud垄断,索赔30亿英镑
- 英伟达展示八卡B200服务器,功耗高达8000W,一个小时耗8度电
- 每日互动大数据:华为小米占据AI手机第一梯队,两家份额超60%
- 全球第一!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
- Canalys最新数据:2024年Q3全球AI PC市占率突破20%
- 手机变贵原因找到了!600美元以上高端手机,增速远超整体市场
- AMD将裁员4%,以更好地与英伟达竞争,涉及约1000名员工
- 腾讯Q3净利润598亿元,平均每天净赚6.5亿
- 传苹果即将推出AI智能家居设备,或为全屋智能中控屏,华为小米早有布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