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是我国家电行业经历“大变革”的一年,跨界竞争日趋激烈、电商转型紧锣密鼓、大数据带来全新挑战……由此引发的技术与产业革新,也让消费者对2015年的家电行业有了新的期待。在2014“渠道年”之后,行业预测家电产业重心将回归产品本身,高端、智能以及节能家电将成为2015年家电行业新的“风向标”。
最近,“有钱就是任性”成为了网络的流行语,而随着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的快速提升,在购买家电时,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有了“任性”的资本。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消费者愿意为高端家电买单,其中有68%的消费者认同是因为更新换代而购买高端家电,其他32%的消费者认可为提升生活质量购买高端家电。
在今年元旦期间,消费者只认高端的现象尤为凸显,在本市大多数家电卖场,大屏、4K、曲面等高端电视都备受消费者关注,从前少人问津的万元空调、万元冰箱,也都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各种高端产品已成为企业撬动市场的强力杠杆。
分析人士认为,高端家电在中国走俏原因有二:一是社会人文环境,不少中国人“好面子”,喜欢购买高端家电作为生活质量提升的“依据”;二是年轻的消费群体购买力大增,个性、时尚的高端家电成为了年轻一代的首选。
业内人士指出:2015年,产业升级将成为家电行业发展的主线,高端化则是产业升级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大众消费需求与产业升级压力的拉动之下,今年将有更多的“奢侈品”家电走进中国家庭。
智能家居期待爆发
家电行业的下一个发展方向是什么?现在答案已经基本明朗,是智能家居。2014被称为智能家居“元年”,可穿戴设备、智能厨电、智能盒子等新一代智能家电不断涌现,而在2015年,各企业针对智能家居的布局也将进一步“提速”,智能家居业成为2015家电行业最大的看点之一。
近年来,不少传统家电企业都开始了智能家居的探索,在探索面临瓶颈时,家电企业无一例外地选择了与互联网企业“联姻”,从最早的TCL联手爱奇艺,到不久之前的“美米”(美的小米)联姻,这些看似顺理成章的合作背后,暗藏着的是对于市场份额的渴求。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JuniperResearch的最新数据,到2018年,智能家居全球市场总规模将达到710亿美元,届时中国智能家居市场规模将达到1396亿元,面对这一片未经开垦的“处女地”,相信在2015年,将会有更多企业布局智能家居领域。
有行业专家指出:经历了去年的磨合期,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升级,如今的智能家居已处在爆发的前夜,如何解决智能家电“各自为战”的现状,让智能家电组成“生态圈”,将是各企业探索的主要方向。
节能家电“加速跑”
2015年,家电行业的节能风暴也有望再次升级。
1月8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印发能效“领跑者”制度实施方案的通知》,明确提出在变频空调、电冰箱、滚筒洗衣机、平板电视等品牌实施能效“领跑者”制度。这个历时三年才尘埃落定的新规向外界释放出这样一个信号,节能和环保仍旧是我国家电行业的发展趋势,低能效产品将难逃被淘汰的命运。
近年来,在政策与市场的双重推动下,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成效显著,仅以节能惠民工程为例,每年为国家节电30多亿千瓦时,折合标准煤超过100万吨,相当于减排二氧化碳275万吨,二氧化硫1.2万吨。对于消费者而言,电费支出的降低也拉低了节能家电的成本。
专家指出:自节能惠民政策结束以后,节能家电面临着一个尴尬的处境,在政策的真空期,各企业降价抛售低能效产品,市场上甚至一度出现了“开倒车”的局面,此时推出能效“领跑者”制度正合时宜。从短期来看,领跑者制度可能会增加企业的研发成本,但从长远角度看来,有助于使市场竞争更加公平有序,促进优势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进而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 比亚迪捐资30亿元成立教育慈善基金,助力培养卓越人才,推动中国科教进步
- 5年投入200亿打造飞行汽车!长安汽车布局万亿“低空”市场
- 英伟达涉嫌违反反垄断法 市场监管总局依法决定立案调查
- 上海敲定5G-A发展目标:到2026年发展500万用户,建设3.2万个3CC基站
- 中国电信注资10亿成立天通卫星科技公司,将推动卫星通信手机向3000元下探
- 上汽今年销量或会被比亚迪反超,痛失18年“中国车企销量冠军”
- 英特尔CEO基辛格名为退休,实为被董事会赶下台?
- 华为申请多枚鸿蒙办公商标,涉及办公用品等多个领域
- “数智化”登顶《咬文嚼字》十大流行语,数智技术应用深入人心
- IDC预计:2028年AI基础设施支出将超1000亿美元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